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双鸭山新闻网  >  双鸭山文化  >  杂文
床头的半架书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7-02-15 08:30:23

章中林

  这些年,我攒下了什么呢?低头想想似乎两手空空,抬头望望,眼睛却被堵得严严实实的。我没攒下什么吗?这半架书不就是满满的收获吗?

  从上初中开始,我就喜欢上了买书。那时没有钱,买书的钱都是从嘴里省下来的。虽然有时饿得饥肠辘辘,但是当那心仪的书捧在手上的时候,那种兴奋和满足却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怎样的一种感觉?是花儿绽开发出的欢呼,还是雏儿开口鸣叫的骄傲?好像有,又好像不全有,总之就是这样一种新鲜而畅快的感觉吧。

  有了书,人就有了精神,白天、黑夜,饭后、睡前,只要有一点空隙,时间就会被它塞得满满当当的。有时为了看一本好书,就是一两个通宵不睡,也不觉得什么。记得一个大雪封门的日子,我借到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看得两眼酸涩,连看东西都摇晃还不愿意放手,还是母亲起来烧早饭,才把我从火桶里拉上了床。而那时,已经是第二天早晨七点多了。

  这样读书,买书是很寻常的,但受经济所限,直到工作,我也没买多少书。工作后,房子小,书呢,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放。小书架上塞几本,床头一堆,写字台下一堆,条台下一堆。妻子为此常常对着我横眉立目。“也不知道你读了多少书,你要是不把书收拾利落了,我明天就把它烧了。”看到妻子作势要烧书,我只得从书里走出来,把那书收到小书架旁边堆起来。

  “这日子过的,连个书架也没有,还要不要人活啊。”“没书你就不能活了,那我们天天窝在这斗室里,你什么时候给我换个大房子啊?”看看窄小的空间,望望堆成小山的书,我无言以对。

  对于一个读书人,尴尬总是短暂的,一碰到书就什么烦恼没有了。摩挲着厚实的书,深闻着淡淡的墨香,聆听着另一个人在书中喃喃自语,什么孤独,什么寂寞,什么忧愁,都像羽毛一样抖落了。“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我想,于谦也是一个爱书成癖的人吧。不然,他怎么能把人和书的关系写得这样形象而贴切呢?

  进城之后,买了房子,我也有了自己的书房。对房子的装修,我是不上心的,但是书房,我却自始至终都用眼睛盯着。墙壁我选择了白色,书桌我选择了米黄色,而书橱我选择了深棕色。对此,妻子是有异议的,她认为书房应该选暖色调,人在里面才会感到舒服、安适,但是我却以为白色的主调让人冷静;米黄让人温暖;深棕让人踏实。选好了颜色,做好了书橱,我不顾妻子反对还在里面塞进了一张床。

  有了书橱,那些散落的书都有了自己的位置。杂志、报纸、名著各占一层,而我这些年发表的作品样书也占了满满一格。看着那挤挤挨挨的书,就像等待检阅的卫兵,我这统帅,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

  从此,一有时间,我就钻进书房里,坐在床上,一伸手就能拿到书。泡一杯热茶,拥衾而卧,捧书而读,枕着书香入眠,连梦都是甜的呢。

  “还不吃饭?书能当饭吃啊。”“当然。读书的人就是有乌云压顶,一本书就能推开乌云见太阳——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你就装吧。你真要那么爱书,那书上怎么总是灰扑扑的。”“你懂什么,那叫沉淀,没有岁月的洗礼,会是这样的吗?有灰,恐怕只有不看书的人才能看到灰吧;看书的人看到的到处是阳光。”“咦——?”

  床头有书半架,它陪伴了我的每个春秋冬夏。这是我一生的幸福,更是我人生的宿命吧——我想。

作者:    来源:    编辑:杨宏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双鸭山日报社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主办
本网站为双鸭山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