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0月14日讯(记者 杨军王司东)当下,人们可以欣喜地看到,我市中心城区几百条背街巷道崭露新貌:过去众多的“泥水路”经过整治,路面平整了,出行更加方便了;路灯亮起了,夜间更加安全了;排水畅通了,家门口更加洁净了;脏乱差现象少了,居住环境条件更加好了,居民的幸福生活已变得触手可及。
今年在背街巷道治理中,尖山区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先后整治改造背街巷道314条,并按照群众意愿和要求,精心打造了一批样板示范路。
在尖山区改造的小街小巷中,马鞍山社区矸石电厂家属楼周围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到居住在这里群众的广泛赞誉。
楼前铺设的水泥路面平坦洁净,新建的健身广场功能完备,8盏太阳能路灯分布雅致,广场四周安放着休闲椅子供居民们小憩,还有健身器材正在准备安装,北侧的墙绘艳丽夺目,感观就使人觉得和谐温馨!记者深深被眼前的靓丽环境所惊叹!
在此常年居住的丰配玲告诉记者,自1998年小区建成以来,楼前的道路一直是低洼不平,常年积水泥泞,雨天就更是出行难了。因为周边环境差,没有活动的地方,老人和小孩只能憋在屋里。自打这里改造后,自己的心情是格外晴朗。现在不但出行方便了,而且下楼就是新修的小广场,天天在这休闲锻炼,别提有多舒心了,真心地感谢党和政府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咱百姓解困难、办实事。
尖山区建设局工程师梁亚生介绍说,矸石电厂家属楼周边改造工程从9月初开始,历时一个月时间。投入100多万元,铺设了水泥硬质路面1条(面积528平方米、88延长米),整修土路4条(面积8793平方米、1803延长米);在主道路两侧修建了排水沟306延长米,绿化350平方米;修建了总面积3016平方米的健身广场,不但方便了电厂家属楼的居民,同时也吸引来附近长虹小区群众前来休闲健身。
一组组飘红数字,一幅幅生动画面,闪烁着尖山区全区动员、全民参战,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多姿风采。
位于合兴社区内的微循环路(电大路与农行路之间),原先是土路,坑洼不平,地下管网复杂,埋藏煤气管线和供热管线,而且埋藏的都比较浅,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尖山区积极与供热、煤气单位司协调,经专业技术人员测绘后,采取人工探测挖土的方式,将破损路面进行挖开,再用机械方式进行施工,保证施工安全有序进行,没有发生管道泄漏和线路破损问题,共铺设水泥路面1条,面积1500米、长度300延长米,在路两边砌花池400平方子,栽种花卉5000余株,拆除危墙3处。打通了电大路与农行路、合兴社区与九阳路之间的微循环,安装23盏LED投光灯,实现了一盏灯照亮一条街的效果。
豫园社区路位于城乡结合部,这条路道南多处是工程残土,最高处达7、8米,每到雨季,淤泥顺坡而下,进入地势较低的居民家中,居民难以进出,苦不堪言。6月10日,开始进场施工,深入金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宣传动员,企业老板主动投资20万元,出动钩机、轧道机、铲车等机械设备,大力支持背街巷路改造。按时间节点要求,加快施工进度,共铺设水泥路4条、红砖路4条、矸石粉路5条、土路2条;安装太阳能路灯8盏,种花141平方米;极大地方便社区居民出行,方便了企业运送原料和货物,有效调动了驻区单位积极性,实现了政企联动、共驻共建、资源共享。
建设路位于光明社区,属于60年代建设老旧棚户区,断头路多、违章建筑多、私搭乱建多,无排水、无路灯、无绿化,垃圾乱堆,道路狭窄,存在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尖山区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施工,把群众请到背街巷路施工现场,鼓励他们“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全力打造背街巷路改造样板工程。从4月25日开始施工,共改造背街巷道40条,其中:铺设红砖路面38条、砂石路面2条;安装太阳能路灯17盏,种花1826平方米,拆除违建920处,清理小开荒128处,帮助居民修建门前水泥小台阶、挡土墙、排水口1000多处;同时,在坡度大的路口、路段都采取了红砖立砖斜茬带角的铺设方式,增加路面摩擦力,保证能上去车。在每个大坡度路段修建了缓步水泥台阶,供行人通行,有效杜绝因雨雪天气路面光滑难以行车行人的问题,赢得了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
尖山区建设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按照按照全市的总体部署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再加力度、再提强度、再抢进度,全力以赴加快背街巷路各项工作进度,打造出更多的样板路、样板小区和绿化精品,努力建设整洁、绿色、美丽、宜居、和谐、幸福的新尖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