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9月22日讯(记者 安丽)“从大学校园来到部队大熔炉,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锤炼,更是一种人生的经历。”2009年,蔡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边防警察。如今,经过七年的历练,他已经成长为双鸭山边防支队西丰边防派出所教导员。他始终能够把握好角色定位,做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连心人。
凝聚人心用心服务
以前联合村村主任在西丰镇经营蔬菜店,党支部书记在饶河县居住,二人很少在村里定居,对党务、村务工作有些“耽搁”,久而久之,部分村民对村两委失去了信任。
蔡伟辗转找到了他们,并向他们介绍了部队创建模范党组织生活活动的做法,组织二人参加警地支部联创联建座谈会、观摩了创建模范党组织生活活动试点单位的支部会、党员大会演示,参观西丰镇唯一的省级爱国卫生村、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河南村,通过参观学习,开拓了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联合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表示,将尽二人所学所能,充分带领好联合村集体走出困境,走向小康村屯、先进村屯。一年来,蔡伟先后解决了村农田路维修、村屯道路硬化建设等涉及村屯建设、村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事项12个,使村委的决策成为村民集体意愿和诉求的反映,让弱化的村两委班子又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西丰村61岁失去劳动能力的陈大娘与患有精神病的儿子马某某共同生活,仅靠出租24亩口粮田维持生活。今年5月,马某某病情加重并伴有暴力倾向,已威胁监护人及周围邻居安全,住院治疗又没有钱。蔡伟得知情况后,积极向西丰镇党委汇报,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发动警地党员为马某某捐款治病,协调沟通民政部门解决他的治病费用。事后陈大娘送来感谢信说:“没有西丰派出所,我的儿子可能就没了,一个精神不正常儿子根本无法生存,是你们挽救了我这个特殊家庭,你们就是我们的恩人!”
化解矛盾调处纠纷
以前乐山村案件、纠纷频发,是全镇有名的混乱村。为尽快改变村民各顾各,参与治安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的现状。蔡伟主动协调村委会,成立了警地党员义务巡逻队、村民治安防控队,推行了“邻里守望、警民互动、平安广播”的防范模式,建立了以警地党员为主、群众性保卫组织为依靠的常态化治安防控机制,强化村内重点地段的巡逻、防控,增强打击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今年该村未发生案件,群众对治安的满意率达到100%。
为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消除村内的不安定因素,西丰派出所党支部与该村党支部共同在村内设置了6块宣传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温馨提示牌,并于年初组建了警地法制宣传队和普法夜校,购买了100余套普法光碟和书籍,每月开办一次法律讲座,有效提高了群众的遵纪守法意识。
同时,蔡伟还利用入户走访的机会,挨家挨户排查纠纷隐患,并依托治保组织、调解组织、妇女组织建立了“警民1+3”纠纷调处模式,有效提高了矛盾纠纷调处率。共建联创活动开展以来,成功化解了乐山村矛盾纠纷13件,未发生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青春在热血中闪光,一串踏实的脚印见证了他从青涩走向成熟,如今,蔡伟依旧在坚定前行,践行者入警时的铮铮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