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双鸭山文化 > 散文 正文
秋韵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9-21 08:29:28

石青

  白杨长到极致时,转眼已是清秋了,虽然还能倘徉于那暖洋洋的氛围中,但不免觉得心绪已幽幽地黯了下去。白杨极不情愿地褪了满身浓郁的绿意。一抹金黄悄然无声地染上了枝头。渐觉得阳光沐浴下的白杨消融在一片光亮的透明之中,还有那不甚高远清澈的天际,只见一缕缕淡淡的云纱,如一抹水痕,流尽最后的一丝温柔。

  这一切,只消透过那扇小小的窗棂便可以感受得到。即便是不经意间的一瞥,也足以将这些景况尽收眼底。

  起风了,把衣领揪得更紧些,我只是呆呆地仰望着头顶上空偶然掠过的小鸟。它们试图努力用自己尚未丰满的羽翼划破这份即将来临的萧瑟的沉闷,然而却未留下任何痕迹。这不由我忆起“雁过留声”来。是啊,那么渺小而短暂的生命如何在这广阔的苍穹留下自己欢快的印记呢?

  杨柳岸边纱漾起,原来静如止水的湖面也荡起层层涟漪,向湖心弥散。太阳似乎离得很近,又似乎遥不可及。流泻的阳光,一如既往地安详而恬静。温暖依旧,柔柔的。我将目光死死盯住,要将这一切不能带走的东西看过透彻。再过不久,这份美好就会逝去。我做最后的惜别,无奈的离别。愁情顿时被扯得千头万绪。于是又想起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一句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为什么秋天总是和离愁共生呢?清秋不也是禾熟的季节吗?我久久地等待着,似乎要挽回失去的时光。为了等待风力的微和,我几次朝空中伸出手去,指尖却毫无所触,与心底那一缕水样的清灵保持一点不可触及的距离。

作者:    来源:     编辑: 王不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