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侯志英家以邻相处二十余年,二十余年,我们和气致祥。古人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此言用以说明结交朋友和客观环境对人的品行影响至关重要。所以荀子教我们——“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今有贤士说——“天下有多少美好的事情,都因我们距离它近,习以为常,而不觉其美。”
有幸我居一善邻侯志英。
她青少年时很美,但她美的不张扬,很含蓄;她中年多灾多难,久病不愈,不幸丧夫,她一个病人上有婆母,下有三个孩子,她实实在在是在困苦中挣扎出来的;她晚年好红火,红火的就是一抹夕阳。
让不幸行远离我们,不再提那些不开心的往事。仅就志英古稀之年令人尊重,我将浓墨重彩几笔。
她信仰坚定,侯志英这位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未动摇过党的信念。她从来都是按时交纳党费;她从不缺席党小组会、党支部会、党员生活会(除非重病卧床,那也是要请假的);她从来对组织安排的工作没说过“不”;她无论是在社会、在工作岗位、在老年大学,她从没忘记自己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她热爱群众,总是将自己融入群众之中。这里我仅举两个例子——凡是她的左邻右舍、同学、同乡,遇上困难她都是走在前头,帮在实处。前不久,她为在北京工作的女儿打电话,她亲自跑她熟知的诊所,为邻居的大男孩问医、求药,并陪同家长亲自到诊所排号等候,并亲自到男孩家,劝说男孩的父母,要有信心、有耐心、有爱心,不要只看重名医,要记住偏方治大病……例子二志英读老年大学近十年,与同学、老师相处的十分和谐,没有忘记她的任课老师,没有忘记关心过她的同学。
2014年春节晚上,她没有时间看春晚,接到拜年电话多次,她做了一个统计,自三十晚上到初五共计87次个人来电贺岁,2015年春节有接到78次来电贺岁!
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教子有方,深受晚辈的尊敬与爱戴。
在京城读大学的小孙女,每当寒假、暑假回家都给奶奶买她喜欢的小食品,或者没吃过的小食品,自己不肯破费一文钱。朋友们,当下这样的孩子真的不多。孩子们对她的这份情爱,都是来自志英对亲人那厚重的、无私的爱。
我为有侯志英这样的善邻而庆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