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9月12日讯(赵宏伟 刘佩权 记者 杨军)“我们这坑洼不平的路面不见了,现在都是平整的水泥路和红砖路,清洁工每天都在街巷里打扫,脏乱的街道变得整洁多了,夜晚家门口亮堂堂的,明亮的路灯不仅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更照亮了我们百姓的心”。这是尖山区电大路居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的一段话。
倾心打造宜居区,提升群众幸福感。一年来,按照全市“一创两建”的战略部署,尖山区以打造宜居幸福中心区为主线,紧紧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大变样”的工作目标,大力推进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硬化“五大工程”,使城区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路宽了、景美了、城区绿了,老百姓高兴了……
A
面对历史遗留下的一些老旧小区、棚户区基础设施落后、存在脏乱差和行路难、排水难等问题的客观现实,尖山区按照“路平、水畅、灯亮、干净、整洁”的标准,深入推进美丽城乡建设。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召开了全区动员大会,落实三级包保责任制,成立了“美丽尖山”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年初,区领导带领建设部门在各办事处、社区的配合下,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所有区属背街巷道的摸底调查工作,按照责任划分,今年区里计划改造背街巷道291条。
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区政府将“美丽尖山”建设工作列入年度目标工作考核中,各责任单位将所承担的工作,分层次、有计划、按步骤、抓推进,实施网格化管理推进,将网格内的市场、学校、医院、商超、景区、广场及楼道、小区、庭院等全部纳入网络管理中,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填补空白,形成“网上有格,格中有点,点上有事,事上有人,人人有责”的管理平台。
B
尖山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全面做好背街巷道的治理工作,向宜居幸福中心区发力。
明确目标、合理布局。在2015年整体修复龙翔路、双合斜路、向阳社区旁路3条背街巷路的基础上,按照全市《2016年城区背街巷道改造方案》的具体部署,今年尖山区承担改造背街巷道291条。
建设部门充分发扬“5+2”和“白+黑”精神,采取领导包保办法,抢时间、抢进度,起早贪晚,加班加点,对要拆迁的小区巷道采用红砖铺设,永久路用水泥硬化施工。截止目前,全区累计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完成背街巷道计划的100%,面积21余万平方米,共4.7万延长米,清理边沟1.14万延长米。
同时,拆违面积约9000平方米,修建休憩凉亭1个,改造休闲广场1000平方米,新建垃圾收集点42个。安装太阳能、LED路灯74个,其中针对电大路与农行路连接处接电线不便利,安装了20盏太阳能路灯,在一些老街口安装射灯,实现了一盏灯照亮一条街。
“U”型设计、群众满意。由于一些排水沟年久失修,一下大雨处于低洼地段的居民家中容易进水,所以大多数居民不愿意将排水沟修在自己家门口。针对于此,在不耽误人车正常出行的前提下,采用“U”形设计,就是把排水沟设计在道中间,用锹挖、镐刨的方式,降低路面中间高度,再用红砖进行铺设,将水顺利地引入到城市地下管网中。为美化环境,在背街巷路闲置的裸露地方,砌成标准美观的花池子,种植灌木、乔木等花卉品种。
C
尖山区深入推进美丽城区建设,努力营造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宜居环境。
实施绿化、美化环境。2015年全区绿化总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巷道绿化面积约为6740平方米。共种植杨树等乔木400余棵,小叶丁香等灌木约7.6万株,种花约4000平方米,地被约1000平方米。2016年重点对4个小学、3个小区、14块地块以及双桦公路两侧开展集中绿化工作,共种植银中杨、杏树等乔木及丁香、五角枫1792余棵,红瑞木、金叶榆等灌木约14.1万株,种花约5万平方米,地被3.9万平方米,绿化总面积6.5万平方米。
其中,双桦公路是该区的窗口路段,道路两侧地表裸露,为了美化环境,采取乔木、灌木、地被三大类植物相结合的形式对该路段进行美化,努力打造一条春赏叶、夏观花、秋品果、冬赏雪的景观大道。
环境整治、净化家园。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针对一些弃管地带、建筑垃圾、常年累积的死角等进行全面的清理。组织开展全区大型环境卫生整治会战,全区干部职工连同保洁队共2000余人参加,共清除道路垃圾、绿地垃圾、建筑残土、残冰残雪等2000余吨;出动车辆200余台次,整治面积达300万平方米,清理“牛皮癣”小广告达4万余处,清理“超高土” 22条背街巷路,累计清理边沟2万余延长米,治理小开荒4513平方米。
下一步,尖山区将再加力度、再提强度、再抢进度,全力以赴加快“一创两建”各项工作进度,打造更多的绿化精品小区和绿化样板路,努力营造整洁、绿色、美丽、和谐、幸福新尖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