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双鸭山文化 > 杂文 正文
大海的情怀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9-07 09:59:12

程胜利

  徘徊在潮起潮落的海边,静听海浪涌起的舒缓节拍和骤然回旋,是一场气势恢宏的海魂交响曲,旋律音韵拨动心弦,愉悦情怀思绪起伏。极目远眺,散落在阳光普照,泛波大海和蔚蓝天空之间,绿色植被覆盖的大小岛屿,伫立礁石与锚泊船舶互映相伴,如同一座错落有致动静相宜,舟行其间的美妙梦幻般的山水之城,散发出绚丽多彩的光芒,充满神秘莫测的无限遐想。人间世外桃源许是那里,不要跨越这远视之美,愿其成为心中的海市蜃楼,时隐时现,婀娜多姿,愉悦暮年的暖情温馨。此情此景,让我渐入充满激情的青年时代,海上工作生活的清晰画面。

  记得读小学时,有一篇朗朗上口的课文,描写大海是这样说的:“海上无风三尺浪,有风浪头百丈高”。以我从小生长在内陆来说,直到领略过大海才见真实,并非课文所言那样。由此可见,文学的玄学,诗歌的浪漫,确实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以欣赏文学陶冶情操,可以吟诵诗歌闲情逸致。但切莫笃信,走入形而上,误人误己。真正的大海,有它暴躁咆哮桀骜不驯,带给你惊恐险象生死命悬;同样也有它水平如镜,似曲如歌,展示它广阔浩瀚蓝色之美。

  远洋海员常年航行在世界各个海区,对于大海的天性风情,变幻莫测,谙熟在心。人类的天性智慧使然,趋大海的自然规律之利,避大海的超长偶发之害。古今中外的航海家们,继往开来出生入死开辟海上航路,有带来野蛮杀戮、掠夺财富、贩卖鸦片劣迹斑斑的西方强盗;有中国航海家郑和,编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中国文化的友好使者。今天,现代航海结合先进的卫星电子定位技术和船舶的先进制造技术,船舶融合现代高科技为一体,增强抗御风险方面的能力,已是今非昔比。为海上航行安全,经济快捷的世界贸易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中国倡导提出的“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再现与繁荣,对于加强贸易往来,走世界共同繁荣之路的中国梦,一定会如期实现。

  海员的情绪心境如何,一部分因素源于天气海况的优劣。航行在海上,无论遭遇多大的风浪都必须前行,没有退路可以选择。近海的水深,在海图上有明确标记,而且阵列细密,大洋水深却以100M-标记,表示还有多深未知。在码头和锚地看到的军舰,商船有几千、几万、几十万吨位各类用途的庞然大物雄姿勃勃,似乎不可一世,一旦航行于汪洋大海,不过是一叶风雨飘摇的扁舟。虽然船舶在征服大海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善强大自己。但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浅显受限,不可预知的不可抗力灾害带来的灾难仍不可避免,从事航海事业的心理体魄必须乐观强大。常用成语“同舟共济,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运用在航行于汪洋大海的海员们确切恰当。同生共存的理念,植根于海员们的潜意识中,多数或是更多的海员都秉承礼仪规矩,宽容忍让,求同存异的思想,使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波逐流平安无恙!

  1980年5月,在香港,我登上正在航修,排水量9万多吨的“巢湖”号油轮工作。当时“巢湖”号在二战时期建造的排水量10万吨“中山号”浮船坞上。完成航修后,船舶租赁给美国一家经营石油的公司,航线是去波斯湾沿岸的伊朗装载原油,运至地中海土耳其。船舶在横渡印度洋和在波斯湾曾先后遇到不同级别的强风巨浪。经历一场大自然肆虐人类生命的博弈,感悟自然的肆无忌惮耍泼撒野,理解人类的千般智慧不懈抗争,让劫后余生的人类永远勇敢前行。我值班在驾驶台,配合船长指挥船舶在风浪中航行,亲历滔天巨浪,海天混沌,惊心动魄的过程。眼见280多米长的钢铁巨轮,竟然如同我们通常所见的扁担一样柔软,左右摇摆难以站立,手握把手指挥操纵。前后颤动头重脚轻,脸冒冷汗胃肠翻腾。偶尔可以听到钢板伸缩抻拉的吱嘎声音,几十米长巨浪,铺天盖地,从船头呼啸着狂扑过来,受到巨大重力的拍砸,船体前倾扎进海水之中。随着波浪经过船底产生的作用力,不时发出惊心动魄沉闷的巨响,船被抛上波峰,这种现象周期性地出现,并且持续几天,直到风力逐渐减弱而平息。这仅仅是我航海中遭遇强风巨浪的一例,可以附和“有风浪头百丈高”。

  1983年7月,我们一行17人,在广州乘火车,经深圳罗湖车站,去香港九龙“青衣船厂”,接收排水量为2万多吨,日本制造,美国一家公司经营的特型半潜船舶“沙河口”滚装货轮。中国远洋公司同时买入两条,一条“沙河口”,另一条“红河口”,称之为姊妹船。运载往返上海至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大型成套设备。

  1983年的上海宝钢,还没有投入生产。我们在宝钢矿砂码头装载大型成套设备。船舶启航从长江口入东海,经台湾海峡,中国南海,路过新加坡,从马六甲海峡出来进印度洋。由于运输大型成套设备,一改以往航行走最经济的恒向线,而是左转指向赤道,气象学上的无风带。无风带是海上航行的平稳海域,船舶航行这个海域的机遇有,但却不多。这艘特型船的速度缓慢,均速在一小时10海里(1海里=1.85千米)左右,抵达亚历山大港需要45天左右。

  船型特殊,加之日本船舶重生产、轻生活的设计理念,没有设计通常船舶配备的果蔬储藏间,而是仅设置立式可调节式冷藏柜,除去储藏冻货外,没有储藏果蔬的空间。叶类蔬菜、水果仅能保存有限的几天。可以长储的土豆、萝卜等茎类菜,当航行接近低纬度时,天气热起来,也难以长时间保存。45天的航程,中途不挂靠任何港口,不能补给,只能以肉禽类、海产品、干货、罐头、潮州酸菜、咸菜为主。缺少果蔬,胃口不佳,身体不适。有些人出现眼角、口角绉裂现象。事实证明,我们饮食结构,自然习惯不可轻易改变。有句俗话“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至此,我思索领悟,人以食为天,饮食结构自然习惯的微小改变,都出现如此反应和症候。何况,煞费苦心,使足劲试图改变江山、改变人性,只能是熬白头,不仅是徒劳一场,而是搭进卿卿性命。

  大自然有其自然之道。在诺大地球中,不偏不倚,设置一条宽大的赤道带绕行一周。让其闹中取静无风无浪,给人们广为利用躲难避险提供条件和可能。我们航行在赤道无风带,坐享大海的和煦温柔。天气作美,阳光直射,海面平静,海水湛蓝,看船艏轻柔划开海面,打破寂静,海水卷曲自然力分向两边,听到海水深藏韵律的哗哗响声,悦耳动听。瞧!船尾动力产生与船同宽的追迹流,似乎欢呼雀跃,恋恋不舍地欢送远行的朋友们平安。在驾驶室台上或散步在甲板,可以自由地放飞心情,观赏赤道带的海洋生物活动场景,感受海洋生物的自然生态和谐共生之美。有从海面成群起落,体态轻盈如燕展翅的飞鱼,甚或飞落在甲板上,可以捡拾做成标本;有在海族馆才能见到,一群腾空而起,姿势优美向你致意的可爱海豚;有难得见到的硕大身躯漂浮在海面,互相嬉戏追逐的海龟,龟背纹路清晰可见;瞧!远方有一束束穿天水柱,拿起高倍望远镜,或者使用单筒固定望远镜观察,可以看到黑黝黝的如同露出脊背的潜水艇似的鲸鱼群,那是海中的巨无霸,是海上的第一世界,令观者惊叹不已。太阳西斜,夜幕在火红的太阳渐渐落入海平面后的灰白薄云中降临,白天的一切景象都深藏在帷幕的后面,明天见!那刚好是一个满月的夜晚。唐朝诗人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此吟诵别有一番滋味。这时的我,看冷光月色下宽阔无垠的海面,泛起淡淡的金黄色的粼光,脑海浮现出家乡一望无边清风微抚成熟的麦田翻起的波浪,心绪行走在飘逸的麦田中,闻到熟悉的清馨麦香而陶醉。大家坐在甲板的椅子上,三三两两,喝茶聊天,欣赏着大海的皎洁月色,而心的归属不言而喻是在远方的家乡。这样舒适惬意,近乎于浪漫的赤道航行,横跨印度洋,大约是10天左右。然后转向东非海岸,经非洲之角索马里,进入红海,过埃及苏伊士运河,抵达本航次的目的地,大西洋地中海上美丽的名城亚历山大港。“海上无风三尺浪”是文学,“海上无风没有浪”亲见。

  说不尽大海的广阔无垠,道不完大海的百般风情。大海——人类的母亲,我人生永恒的情怀!

作者:    来源:     编辑: 杨宏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