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县区网页 > 尖山区 > 尖山区新闻 正文
三大战役 打造靓丽尖山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8-24 08:26:36

  东北网双鸭山8月24日讯(任赠璇 记者 韩庆权)惠民大举措,城区靓丽景。当下,生活在尖山区背街小巷中的人们,真切感受到环境综合整治给生活带来的愉悦。出行顺畅,脚不粘泥;排水畅通,不怕暴雨;街区绿化,生活幸福。“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生活环境已成为历史。

  解放思想,务实作为,持续发力,福惠于民。尖山区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委相关精神中,切实领会精神内涵,全面落实精神要求,增强全面振兴发展责任感,将环境整治作为惠民发展中的短板,聚力、发力,迅速行动补短板,提振全区人民谋发展的精气神。

  年初,尖山区按照市委市政府《2016年城区背街巷道改造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制定了《尖山区背街巷道环境整治方案》,汇聚全区人力、物力,在全区掀起环境整治补短板热潮。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办,区政府主管领导挂帅上阵,区建设局担纲整治重任,安邦乡、区各街道办、社区迅速行动,以“打通消防通道、清除违章建筑、开展背街巷道环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公安、城市执法等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在尖山区全面掀起。

  战役之一:

  环境卫生歼灭战

  历史遗留的狭窄小巷,历史遗留的城乡结合部,历史遗留的弃管单体楼,狭窄的街巷里,有着生活垃圾的多年沉积,有着积聚了一个冬天的污冰、残雪和居民生活垃圾,生活在这些区域的居民,无不为生活环境的窘境而叹息。

  群众的期盼,就是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的要求。

  3月18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主持下,尖山区正式拉开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的帷幕。担任环境整治攻坚任务的区建设局组织工程车辆,调集人员,实施了24小时大兵团攻坚战。

  建立长效循环环境管理机制,“地毯”式环境卫生清理。机械、人力齐上阵,挥锹举镐,人力手推车一路小跑,一条条窄巷的民居小路里,环境整治突击队的旗帜将街巷点亮。

  尖山区辖区内总保洁面积有80余万平方米,尖山区保洁大队140余名保洁员,承担着建设“整洁、安全、有序尖山区”这一重任,人均保洁面积达到了6400余平方米。

  单一的力量难以形成环境整治歼灭战的合力,必须发动全区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

  在区委区政府的号召和推动下,安邦乡、区属各街道办事处迅速行动,全区13个村、33个社区居委会积极响应号召,一支支义务环境整治小分队,投入到了环境整治歼灭战行动中。

  4月7日,区委、区政府组织全区干部职工,开展全区大型义务环境卫生整治会战,2000多名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居民志愿者参与其中,活动当日,全区共出动工程、运输车辆200余台次,共清除道路垃圾、绿地垃圾、建筑残土、残冰残雪等2000余吨,环境整治面积达到了300万平方米,清理牛皮癣小广告达4万余处,清理背街巷路22条,治理小开荒4513平方米,清理疏通路边沟1.14万延长米。

  历经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历经“地毯”式环境卫生清理,历经长效环境管理机制建立,垃圾清运歼灭战取得胜利。如今尖山区的背街小巷居民区,都呈现出洁净美丽的新容颜。

  战役之二:

  背街治理攻坚战

  日月更迭,岁月流逝。虽然城区棚户区改造脚步不断加快,但是,城区里依然有大大小小的棚户区块等待改造,街巷狭窄、私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排水不畅、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影响着群众的生活。

  坚决治理,迎难而上。在前期调研研判的基础上,尖山区制定了详细的背街巷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并建立了涵盖组织领导、推进实施、资金保障、工程监管、质量验收等环节的攻坚作战指挥部。

  攻坚,克难,惠民,发展。紧锣密鼓的备战。

  4月25日,尖山区背街巷道治理攻坚战号角吹响,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经过梳理,在尖山区背街巷道的518条非硬质道路中,有窑地社区、鞍山社区、社保社区、北秀社区四个社区的227条因征地拆迁改造和“两棚”改造等原因,将由市级部门统一规划设计、施工修建,而余下的291条非硬质道路,全部纳入到尖山区背街巷道治理改造攻坚战中。

  打通防火道,疏浚水流渠,按照路平、水畅、灯亮、干净、整洁的整治要求,尖山区依据城市改造计划,按照永久、短期、临时三个分级,对背街巷道实施了水泥硬化、新旧红砖铺设、煤矸石铺垫等治理措施。

  由于特殊“山地”地理特点,以及老城区、村屯累积的历史问题,出现很多施工难、群众不理解现象,担任攻坚任务的区建设局采用“U”形路面设计、多方协调等方法,抢时间、抢进度,起早贪晚,加班加点,保质保量推进背街巷道治理攻坚战进程。

  历经110个日日夜夜的紧张施工,尖山区实施背街巷道改造291条,工程面积21余万平方米,共4.7万延长米。其中,水泥硬化11条,红砖铺设57条,矸石粉、砂石铺垫224条。共计拆除违章建筑面积超过9000平方米,安装路灯74盏,修建休憩凉亭1个,投入改造资金超过1800万元。

  同时,尖山区还实施了长安村小南河、站前路城市防汛通道两项防汛工程。

  战役之三:城区绿化保卫战

  推进“一创两建”,建设美丽城乡,让城市更美,让人民生活更幸福。

  春节刚过,尖山区就针对城乡美化、绿化改造召开专门会议,提出“早谋划、早动手、突出亮点”的城乡绿化美化工作要求,确定了3个村、4所小学、3个居民住宅小区、14个地块以及双桦公路滨水大道段两侧,为2016城乡绿化集中绿化工作区域。

  让美丽的尖山更美丽,让绿树鲜花扮美城乡人民的生活。4月27日,尖山区环境综合整治第三大战役——城乡绿化保卫战打响。

  通过前期招投标、绿化设计等工作,针对绿化用地进行了垃圾清理、地面平整,1650棵银中杨、杏树等乔木被栽植到了绿化区域,14.1万株红瑞木、金叶榆等灌木担任了学校、居民区等绿化区域的重任,种下的6.5万平方米花与草,为城市的靓丽增添了春色。

  作为城区绿化重点之一的双桦公路滨水大道段,尖山区制定了打造一条“春赏树木、夏观花,秋品果实、冬赏雪”的景观大道绿化目标,采取了乔木、灌木、地被三大类植物相结合的绿化方式,对该路段进行精心打造。伴随着树木的栽植,伴随着灌木的修剪,伴随着花草的芬芳争艳,滨水大道正向绿色景观大道建设目标挺进。

  环境综合整治“三大战役”的实施,让尖山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现了三战三胜,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结束时曾说,“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振兴与发展的重要工作”,“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突出重点,针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发力”。

  尖山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落到了实处,解决了背街巷道的居民生活环境差、出行难等难题,不仅有力推动了“一创两建”工作的深化开展,惠民发展的“短板”不再短,更打造了尖山区美丽城乡的新形象。

作者:    来源:     编辑: 杨宏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