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5月19日讯(记者 张 焱)友谊县牢固树立绿色的发展理念,依托丰富的黑土地资源,大力推进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今年,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这一战略列为该县“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来落实,在原有绿色、有机食品已见雏形的基础上,将重点建设“真绿”水稻基地,进一步促进农业资源优势转换,不断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打造友谊绿色、有机品牌战略。
今年,该县已将芦花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水稻基地确定为绿色、有机食品基地。芦花村是目前该县唯一一家种植、生产绿色有机大米的企业,其生产的“莹特”牌大米已连续多年被评为绿色、有机食品。近日,记者在位于建设乡芦花村的水稻基地现场看到:一辆水稻筑埂机正在作业,黑色的土壤在机器的搅动下不断翻滚,筑出的田埂结实,形状整齐美观。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种植的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是有明显区别的,有机食品的要求会更高,完全不能使用农药、化肥、食品添加剂及转基因物质。他说:“种植绿色食品相对来说还容易些,种植出有机食品就不容易了,尤其是到了除草的季节,这里的3000亩有机水稻地只能靠人工拔草。”记者留意到:这里的土壤要比其它地块黑一些,土质也松软一些。原来,有机食品的认证还受土壤、大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改善土质,真正做到将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化肥分解掉,一片地要达到有机标准需要几年的时间,更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绿色有机食品基地负责人刘洪涛说:“我们这基本概况就是整块地,比较完整、规范,水渠、田间道都是比较规范的。有机食品基地有个标准,必须离城市20到30公里,因为城市有污染,所以必须远离。有机标准还有一个是水源的问题,水必须是井水、地下水。地下水没有污染,要是河水就不一样了,咱不知道哪个地方来的水会有污染。这块地从绿色开始已经养了10年了,绿色种了几年以后,3年前开始转化成有机,从绿色商标变成有机商标。”
据了解,目前友谊县已完成3.3万亩绿色有机水稻基地的建设工作,这项“真绿”水稻基地创建工作由县农业局负责。他们成立了绿色基地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工作重点是按照绿色基地标准化生产要求加强生产监管,企业将按照统一的操作规程加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质量可追溯。县农业局总农艺师赵宁说:“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品牌战略,加强对绿色食品品牌产品的保护、管理、宣传和推介,通过创造和借助良好的品牌,扩大市场,发展壮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并积极申报创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奖励项目,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形成高质量、高规模的绿色基地。同时,严格监管农药、肥料等农产品投入品的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