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专题报道-双鸭山发展 > 经济发展 正文
双鸭山深圳合作渐入佳境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5-19 09:10:57

释放资源优势推动转型发展

  核心提示

  

  去年以来,双鸭山市通过推进“双深合作、南联北开”,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市场需求和口岸特色等优势,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主动为发达地区提供优质农产品和畜产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今年,双鸭山市进一步深化与深圳市的合作内涵,紧紧抓住与深圳市合作的历史机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两会期间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谋发展、做示范、促共赢,并以此为契机,推动资源优势释放,努力寻求自身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贾艳昕杨军本报记者刘晓云

  在日前落幕的第12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双鸭山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双深合作、南联北开”的总体部署,把参加本届文博会作为落实双鸭山与深圳双方之间一系列文化交流合作成果和展示双鸭山黑土文化风采的新机遇、新平台、新渠道。

  本届文博会是双鸭山第一次拥有独立展厅,实现了占地面积最大、文化作品最多、参展成果最优三个突破。通过举办以“黑土湿地之都”和“绿色生态之城”为重点的“双鸭山主题展览”以及文化产品展示、美术摄影展览、项目发布会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示双鸭山独具特色的“黑土湿地”旅游、绿色有机食品、原生态环境等特色优势资源以及独具魅力的挹娄、抗联、知青、北大荒、现代农业等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以文化发展助力城市转型。

  2015年10月20日,深圳—双鸭山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市隆重举行。签约仪式中,双鸭山市与深圳市签署了农产品粮食仓储、稻米加工、农副产品贸易合作、互派优秀干部挂职锻炼以及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等项目11项。目前,广东天盈塑料管业、深粮中信粮食加工项目已落地。

  “在深圳市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我们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市资源优势释放,并得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企业的大力支持。”双鸭山市委书记孙喆说。

  农业合作带动调结构

  “胡萝卜在咱们当地每斤能卖6毛钱,到深圳每斤运输成本3毛钱,但咱们的胡萝卜甜度高、个头大、品质好,在深圳平湖每斤能卖到1.2元,一斤就能多赚3毛钱。”四方台区太保镇昊天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白云龙激动地说,“我真没想到,咱太保镇的胡萝卜能卖到深圳的市场!”

  太保镇的胡萝卜能卖到深圳的市场,源于去年10月24日,白云龙作为双鸭山市到深圳市开展考察招商活动代表团的成员,到深圳平湖市场进行农产品对接。“我们的‘黑新田五寸人参’胡萝卜品种本身种植要求高、无化肥,所以品质高,卖相也特别好,受到了深圳百姓的欢迎。”他说。随后,昊天蔬菜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深圳前海农迈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合约,成为其农产品供应商。

  太保镇紧紧抓住促农增收的新机遇,积极搭建胡萝卜种植技术培训平台,去年种植胡萝卜400亩,今年扩大到1000亩。春节刚过,合作社就举办了胡萝卜种植技术培训班,村干部、各村种植户、村民代表纷纷前来参加学习。

  双鸭山市的农业目前正面临着种植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将全市的农业基础优势利用好,由传统农业逐步向具有规模效益的现代化大农业转变?太保镇胡萝卜的变化就是破题的一种方式。现在,双鸭山市大米、蜂蜜、黑木耳等优质农产品已在深圳海吉星线上电子商城——黑龙江双鸭山优质农产品馆中亮相,面向深圳市民销售。

  作为“绿色生态之城”,双鸭山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盛产水稻、大豆等绿色食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欧盟认证的有机食品基地,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面积达到1000万亩。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70亿公斤以上,仓储容量达到1300万吨。双鸭山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有全国最大的白瓜有机食品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目前已形成800万吨的粮食加工能力。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4个省级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双鸭山正努力实现由传统的原粮输出向绿色食品加工增值的转变和飞跃。

  今年,双鸭山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确提出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全力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聚集区的目标任务。抓住“双深合作”有利契机,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扩大高标准绿色有机食品基地种植面积,推动全市农产品提档升级。2016年双鸭山市以“真绿、安全、美享、时尚”为主攻方向,以7条现代农业示范带、8个高科技示范园区为引领,集中打造“真绿”有机绿色食品基地39万亩,努力培植以粮产品、畜产品、菌产品、山产品、果菜产品、水产品、蜂产品、药产品为重点的八大“真绿”产品基地。

  双鸭山市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积极对接发达地区销售网,深入推进双鸭山与深圳项目合作,签订粮食加工、食品药品等合作协议3项,深粮中信粮食加工项目已落地。目前,双鸭山的58种农产品入驻深圳绿膳谷体验馆,19种农产品在深农“海吉星”商城上架销售,深圳前海“农迈天下”电商在双鸭山建立了绿色食品直供基地。

  旅游合作引进新理念

  第12届文博会锦绣中华分会场上,新推出的双鸭山市饶河县精心打造的赫哲族主题馆,成为这里的新亮点,博人眼球。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一首耳熟能详的《乌苏里船歌》,让赫哲人家喻户晓。这次在赫哲族主题馆,有国家级非遗鱼皮衣,有天然的鱼皮画,还有神秘的萨满舞等,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了中国渔猎民族的古老文化。

  这是“双深合作”中,旅游资源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双鸭山是一座黑土湿地生态文化独具魅力的城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优越,这里四季分明,自然资源丰富。拥有86万公顷森林、26.3万公顷湿地、60余条大小河流、1300万亩耕地;拥有中俄界江——乌苏里江,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七星河湿地,“北大荒农垦的象征”——雁窝岛,“中国农业现代化领头雁”——友谊农场。这里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拥有各类古遗址1300余处,战国时期,是满族肃慎人生息之地;汉魏时期,是满族祖先挹娄人的发源地和挹娄国的王城所在;20世纪50年代,广大复转官兵、知识青年在这里创造了北大荒精神;乌苏里江畔的赫哲人把《乌苏里船歌》唱响全国。

  面对目前发展困境,双鸭山将生态旅游产业作为转型的突破口,把目光由地下矿产资源转向地上山水资源。在从“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中,该市提出以打造黑土湿地旅游核心区为引领,以申报北大荒黑土湿地国家公园为目标,建设国内外最为著名的黑土湿地旅游目的地,就是通过这一自然生态优势,在利用及保护中开发,让旅游业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要把加快发展旅游业作为推进城市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重点产业来抓,离不开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运作模式,这是双鸭山的短板。而深圳市旅游业非常发达,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拥有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运作模式和广阔的市场资源。

  双鸭山深入开展了对深圳旅游合作。目前,双鸭山市与深圳市旅游协会共同签署了《深双两地旅游客源市场互换协议》。召开了双鸭山市与深圳市旅游资源交流恳谈会,深圳市旅游行业专家考察调研团对该市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线路和产品宣传策划等进行了考察调研。与深圳商报达成合作意向,深圳商报开辟北大荒旅游专版,集中推出北大荒旅游资源和产品。

  今年3月14日至16日,由深圳市17名旅行社总经理及销售经理组成的旅行社考察团赴双鸭山市,对该市的特色旅游产品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团先后对北大荒农机博览园、挹娄文化风情园、友谊博物馆、四排赫哲族风情园、小南河农家摄影旅游基地、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纪念馆及珍宝岛等7处旅游景区进行了考察。大家纷纷表示,双鸭山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特色鲜明,下一步将对双鸭山旅游整体情况进行系统的规划,在已有旅游线路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整合,面向深圳市民推出代表双鸭山生态特色的旅游精品。

  同时,在深圳市旅游局的协调下,该市一千余家旅行社门店都已张贴醒目海报,宣传双鸭山市“湿地生态采风之旅、乌苏里江风情之旅、绿色农业体验之旅、城市近郊休闲之旅、俄罗斯远东之旅”五大旅游产品。

  文化合作拓展新领域

  5月10日,双鸭山市黑土地湿地主题风光摄影作品展暨双鸭山大芬美术交流基地揭牌仪式在第12届深圳文博会大芬村分会场举行。

  “双鸭山大芬美术交流基地”尤其引人注目。这个基地的建立为众多美术工作者、美术爱好者提供了艺术交流的平台、创造了更开阔的创作空间,它既是延伸“双深合作”成果、全面推进加强友好务实共赢的文化交流合作的具体体现,更标志着双鸭山的文化产业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实现了艺术服务于社会的功能。未来在这里,双鸭山与深圳大芬两地的艺术家将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和拓展文化合作领域。

  同日在大芬美术馆举行的“双鸭山市黑土地湿地主题风光摄影作品展”将持续到6月12日。摄影作品展分为黑土湿地情、神奇北大荒、梦幻乌苏里、山水生态城四个板块,展出双鸭山市数十位摄影家创作的80余幅摄影作品。

  而在5月17日,参加完第12届文博会的双鸭山市宝山区、饶河县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深圳会展中心双鸭山主题展馆前,与深圳大学城创意园负责人办理了转展交接手续,将本次参展的8幅北大荒版画和12幅鱼皮画作品转送到在该创意园内新建的“双鸭山工艺美术展销基地”进行长期展出,该市具有黑土地鲜明特色的绿色食品等也送到这里续展。

  此前“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业深圳站”已正式落户深圳大学城创意园。这是双鸭山市利用文博会平台,深入推进“双深合作、南联北开”,开展文化招商所取得的新成果。这也意味着,双鸭山民族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意产品将借由深圳海上丝绸之路港口效应,进行广泛传播、营销和产业化运作。

  据了解,未来“深圳站”的运营发展方向将瞄准文化艺术产业,包括出版印刷、创意设计、工业设计、美术设计、科技数码、信息广告策划等领域的物质形态,通过艺术与市场的对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为做强做大高端文化艺术产业描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对接的项目包括19个国家级传承项目,接下来将有6位来自双鸭山市的老艺人,常驻大学城创意园,对学生进行培训。

  另外,深圳大学城创意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还将在双鸭山建设深圳艺术家创作基地,基地投入2000万元,占地5000平方米,更好地通过深圳文创的先端性和模范性来带动双鸭山市的民族特色文创发展。

  双鸭山文化艺术、人文底蕴深厚,多样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别具魅力。书画、剪纸、根雕和桦皮、鱼皮、麦秆工艺品以及赫哲、萨满舞和挹娄文化等极具地域民族特色;“三江平原汉魏遗址”等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极富人文生态魅力。借助这些特有优势,该市全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双深合作”开展之后,市委宣传部与市文广新局多次主动与深圳市各县区及有关方面沟通联络,积极洽谈文化合作交流事宜,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本届文博会上,市文化主管部门积极牵线搭桥,使双鸭山本土美术文化工作者与深圳文化相关方达成了长久合作交流关系,让文博会在双深之间“永不落幕”,起到辐射连锁效应。

  位于本届文博会4号馆——“一带一路”馆的双鸭山展区。本报记者刘晓云摄

  在双鸭山市人民政府产业项目推介会上,与会人员在品尝赛福瑞斯米业的产品。本报记者刘晓云摄

  近日,5万只白额雁浩浩荡荡落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清县七星河湿地,场面极为壮观!七星河湿地保护区面积2万公顷,拥有河流、沼泽、芦苇、小叶樟、沼柳等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北大荒的核心区、三江平原上的“绿海明珠”。周玉兰马淑芬摄

  尤雪松(右)在文博会现场展示鱼皮画制作工艺。

  本报记者刘晓云摄

  文博会上参观者在双鸭山展区品尝黑蜂雪蜜。本报记者刘晓云摄

  在大芬美术馆举行的“双鸭山市黑土地湿地主题风光摄影作品展”。本报记者刘晓云摄

  乌苏里船歌。

  张仁才摄

  双鸭山市精心打造的赫哲族主题馆,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国渔猎民族的古老文化。杨军摄

  记者直言

  转变观念方可合作共赢

  □刘晓云

  双深合作大半年来,双鸭山市党政代表团赴深圳学习考察招商,既体会了发达地区强劲的经济脉动,也切身感受到了深圳市的党员干部和企业攻坚克难、逆势而上,齐心合力谋发展的精神状态。双鸭山市在向深圳市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习发展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更要学习深圳市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切实转变观念,学先进,比先进,追赶先进,方可实现合作共赢。

  双鸭山向深圳学什么?首要的是学习深圳勇于改革、敢于开放的思想观念,学习其不畏困难敢做善成的创新精神。昔日的小渔村,正是凭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前列。创新是深圳的基因,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创新要防止计划经济思维,不能想当然、乱定指标、瞎指挥。这就要求学习深圳创新文化,让思想成为行动的先导,为双鸭山植入真正的创新文化基因。双鸭山学习深圳创新精神,就是要通过积极培育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来摆脱落后僵化的计划经济思维。

  向深圳学习,就应该从落实具体政策、处理具体事情上做起,解放思想,变革观念,振奋精神。双鸭山与深圳的差距,表现在思想观念上,就是我们有的干部群众遇到问题或者困难时,还存在害怕挑战不愿争先的想法,怕被人说三道四,怕干不好挨批评,裹手裹脚放不开。敢为人先,才能走在前。在新常态下,双鸭山要实现转型发展,就要坚决冲破思想藩篱,敢拼才会赢,才有机会赢。

作者:    来源:     编辑: 杨宏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