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深圳5 月12 日讯(首席记者 杨军)当天上午,2016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首次以独立展馆形式亮相文博会的双鸭山,围绕湿地旅游、绿色农业和特色文化等主题,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推介展示“黑土湿地之都”和“绿色生态之城”等文化资源优势。
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叫响地域文化品牌。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双深合作、南联北开”的总体部署,我市把参加本届文博会作为落实双鸭山与深圳双方之间一系列文化交流合作成果和展示双鸭山黑土文化风采的新机遇、新平台、新渠道,通过举办以“黑土湿地之都”和“绿色生态之城”为重点的“双鸭山主题展览”和文化产品展示、美术摄影展览、项目发布会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示双鸭山独具特色的“黑土湿地”旅游、绿色有机食品、原生态环境等特色优势资源以及独具魅力的挹娄、抗联、知青、北大荒、现代农业等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以文化发展助力城市转型。
与往届不同,本届文博会我市呈现出参展数量多、种类全、档次高、质量好等特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双鸭山市是黑龙江省除了哈尔滨市以外惟一拥有独立展馆的地市级城市。深圳文博会组委会为我市在4号馆安排了独立展区。据悉,4号馆以“丝绸之路文化带”为主题,主要为丝绸之路沿途国家和国内部分城市展示,重点突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的传统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及演艺等内容。我市能够在文博会设立单独展馆并组织系列活动,是“双深合作”的一大成果,是促进两市友好交流,培养和发展双鸭山文化产业的良好开端,更是叫响“黑土湿地之都”和“绿色生态之城”文化品牌的有利契机。
据了解,双鸭山参展团的独立主题展馆约200余平方米,重点展示了“黑土湿地之都”和“绿色生态之城”等特色优势资源。同时展出了集贤的麦秆画、草编工艺、剪纸,宝清版画院的版画和友谊、宝山的北大荒版画,饶河的赫哲族鱼皮画、桦树皮工艺,岭东、四方台的水彩画、国画,尖山朴明华民间刺绣艺术等特色工艺美术精品100余件,集中打造了“双鸭山工艺美术”品牌。
其中,中国孝文化剪纸艺术家、双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市工艺美术大师田承坤以“双深合作、南联北开”为背景创作的剪纸在文博会上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评审资格。同时,我市参展的被世人称为“天下一绝”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麦秸画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赫哲族鱼皮画以及现场展示的鱼皮工艺、刺绣工艺等,更是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并对此赞叹不已。此外,蒋庆北、王同行、李印3位在深圳的双鸭山籍工艺美术文化工作者也受邀送来参展作品,使我市参展作品更广泛、更具内涵、更体现包容性和地域特点。
文博会现场五彩斑斓、热闹非凡,令人无限期待。在双鸭山主题展馆主入口面向通道的正上方,我市设立了醒目突出的LED大屏幕,滚动播放双鸭山“黑土湿地之都”和“绿色生态之城”主题宣传片以及文化旅游和文化企业宣传视频,并发放了“中国黑土湿地之都双鸭山”、“双鸭山市文化产业项目宣传推介手册”等宣传资料。展会期间,我市文化企业代表还接受了深圳电视台、黑龙江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采访,深入宣传了双鸭山“黑土湿地之都”和“绿色生态之城”品牌及特色文化产品,扩大了双鸭山知名度和影响力。
展会期间,我市还举办了双鸭山书画艺术培训交流基地揭牌仪式暨黑土地湿地风光摄影展以及双鸭山特色产业项目推介会等展览、推介、洽谈、交流一系列主题活动。
开幕式当天,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殿军,省政府副秘书长邢爱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赵洪生等领导先后来到双鸭山主题展馆进行参观指导。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朱晓华,副市长马春波带领我市各县区宣传文化部门和部分文化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展会。
新闻背景: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着“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之称。本届文博会主展会从5月12日~16日历时5天,前面两天是专业观众日,后面三天为公众开放日。展会一共设9个馆,总展位面积10.5万平方米。主展馆设文化产业综合馆和8个专业馆,包括时尚文化馆、影视动漫游戏馆、“一带一路”馆、文化创客馆、艺术品馆、新闻出版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工艺美术馆。参展单位2297个,比上届增加11个;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国外参展单位115个,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文博会期间将策划各类活动超过700项,还在深圳各区设立了66家分会场,比上届增加5家,80%以上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涵盖文化创意产业各重点领域和“文化+”新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