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贴心牵手解急难”志愿者服务站,借助公众微信平台让爱心志愿者及时了解扶贫信息,使困难群众得到更有效的帮助,尖山区在精准扶贫工作上又探索出一种新途径——
东北网双鸭山3月25日讯(记者 白晓东 杨昕宇)23日上午,尖山区兴华社区居民王成和等几十名贫困群众一起,来到尖山区“贴心牵手解急难”志愿者服务站,领取爱心捐助物品。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就挑选出了家中急需的日用品和衣物。同一时间,在临街的宣传牌前,过往的爱心市民正拿出手机,用微信扫描“贴心牵手解急难”公众微信号,申请加入“贴心牵手解急难”志愿者服务组织,奉献爱心。
这是尖山区开展精准扶贫解困工作的又一条有效途径,通过积极引导、鼓励、发挥慈善组织、企事业单位、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者、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开展“贴心牵手救急难”志愿服务,创新建立“贴心牵手救急难”公众微信号,为辖区困难人群搭建起求助平台。
据悉,年初至今,全区为贫困户、低保户、优抚户、老党员、空巢老人、贫困儿童、大病救助人捐献衣物就达1500余件,购买水果、日用品、米面油等折合10万多元。与此同时,根据需求,还为特殊受助者提供生活帮扶、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等非物质援助服务。
“我们把新建立的一个‘贴心牵手救急难’公众微信号的二维码,在新闻媒体及辖区内醒目位置张贴公布,使广大爱心人士和困难群众可以通过手机扫取二维码方式添加微信,形成供需互动。”尖山区委宣传部部长韩炳义介绍,进入到尖山区“贴心牵手解急难”志愿服务微信群的爱心志愿者和困难群众,能及时了解服务平台的善人善举、捐助信息、热点事件等情况,对于困难群众需求可通过提供的电话平台予以交流,使其尽快得到帮助。广大爱心志愿者也可通过平台将自己的爱心捐助物资送到指定的爱心服务站,专人电脑登记,分门别类放置,建立专门台账。
“我们近期开展的‘贴心牵手解急难’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对低收入群体及其他居民因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暂时出现困难的群体,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生活救助的机制。”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朱春艳详细向记者介绍了救助范围和救助事项。“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凡是持有尖山区户口或者是居住的常住人口,均属于解急难的救助对象,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城乡低收入家庭;因家庭和人员陷入紧急、危难的困境,依靠自身能力不能脱离困境的城乡其他居民以及持有当地居住证,或在当地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人员,以及政府确定的其他困难家庭和人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