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是岭东区发展极为艰难、任务极为繁重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工业发展空间受限等诸多考验,区委、区政府坚定发展信心,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引领、转型发展、民生优先、生态兴区”的发展战略,攻坚克难抓转型,全力以赴保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
1
提升产业 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东北网双鸭山2月26日讯(记者 王司东)农业经济逐步提升。落实各项惠农资金140万元,协调解决农业生产资金2400万元。无公害瓜果、蔬菜产量分别为5万吨和2000吨。东沟小米、东兴大樱桃已申请国家绿色标识,中国(东北)花菇已申办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一产增加值实增长23%。粮食总产量增长8.2%。
工业经济降速趋缓。园区建设速度加快,功能配套更加完善,天盛建材、盈运物流、双乐肉制品等11家企业入驻。
三产活力逐步增强。旅游业发展迅速,青山国家森林公园AAAA级景区、南湖(东湖)旅游度假区AAA级景区全年旅游接待26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2180万元,分别增长8.3%、6.3%。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亿元,增长8%。
项目建设加大力度。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对俄肉制品加工基地、长源矿泉水、中国(东北)花菇生产基地等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钒尾渣无害化处理利用、天盛商混等4个项目实现建成投产。组织招商活动10次,共招商引资新建续建项目16项,总投资29.9亿元,累计到位资金20亿元。
2
统筹协调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记者 王司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累计投入1303.5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5万元,完成市场路、公交路维修工程;投资180万元,完成兴东大道道路硬化维修工程;投资18.5万元,完成南山公交港湾建设及停车场平整工程。投资195万元,完成长安居住区场区及绿化工程,植树1万余棵,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投资355万元,为团山村、立新村、宏强村修建村内路、田间路、办公室、饮水井及安装净水设备。
人居环境进一步改观。累计投入1540万元用于改善人居环境。围绕创建“美丽岭东”和“美丽乡村”,投资400万元,完成城区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种植青白仟、杏树、柳树等树木2500棵,种植榆叶梅、丁香等灌木5.7万棵,种植波斯菊3万平方米,栽植花卉9万株。以东风村为试点,投资140万元,实施栅栏建设工程,完成石头墙砌筑6200延长米、安装彩钢栅栏6200延长米。投资1000余万元,购置环卫设备设施,实行城区垃圾定点定时清运,主干道清扫率和清雪率达到100%。
3
改善民生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记者 韩庆权)改善百姓居住条件。投资6.3亿元建设了惠民新城一期、博爱园小区二期、博爱园小区三期、长安居住区三期等工程,建筑总面积54.9万平方米,全年共发放廉租住房补贴361万元。
加强社会保障能力。深入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劳务收入4800万元。落实各类保障政策12项,发放各类保障资金5724.5万元。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提高27.3%,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提高12.7%;城乡低保救助标准分别提高13.6%和29.6%。
均衡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在市交通运管部门和区政府的共同推动下,2015年7月15日岭东至尖山区公交客运正式开通营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投资307万元,完成第一幼儿园建设,已正式开园,改变了岭东区没有规模性公立幼儿园的历史;新建的树人学校、第二幼儿园完成主体工程。全年共免除学杂费10万元。为农民报销医药费52.8万元。投资5600万元建设的岭东医院,预计2016年11月主体竣工。投资150万元,购置全市唯一具有资质的流动体检车,为辖区企业职工体检4000余人。同时,深入推进“平安岭东”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