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双鸭山文化 > 散文 正文
妈妈的手擀面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2-23 08:31:05

佳然

  弟弟最喜欢吃的饭是面条,几十年不变。记得弟弟小的时候,每逢感冒,妈妈都给他吃小灶——擀面条。那时,弟弟就目不转睛地盯着妈妈的每一个动作,从和面、擀面、切面到下锅的全过程,眼神中充满期待,更充满对美食的渴望。说来也怪,弟弟提里秃噜地把一大碗面条吃进肚,直吃得满脸通红、汗流浃背,感冒竟然不治而愈了。还是妈妈道出个中原委:是弟弟感冒初起,吃了热面,出身透汗,就把寒气逼了出来,才退了烧。但我依旧觉得有些神奇,因为,弟弟每患感冒,妈妈都会给他擀面条,而且一吃就好,屡试不爽。弟弟有些沾沾自喜,还故意馋我,我便有些嫉妒弟弟,有时甚至怀疑弟弟是因为想吃面条而故意小题大做装病号。因为弟弟是家中的老疙瘩,还因为当时毕竟是粮食紧缺的七十年代,粮食要按人口定量供应,尤其细粮少得可怜。

  记得那时每年秋天,家里都会买回四五千斤的窝瓜和几麻袋土豆,充当主食,弥补口粮不足。面的窝瓜人吃,不面的喂猪,挤出的窝瓜籽晾干了换钱。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几顿细粮,面条在当时绝对称得上美食。

  弟弟一年年长大了,妈妈越来越老了。后来,妈妈病了,而且一病十几年。再后来,妈妈病故了。妈妈的手擀面便成了弟弟永远的回忆和思念。

  据弟弟讲,现在有时感冒,也会吃热面,效果依然不错,但从没达到妈妈擀的面条那样“面到病除”的效果。

  我知道,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妈妈的手擀面能治好弟弟的感冒,不仅仅因为上述发汗驱寒的缘故,还因为有妈妈的心意含在其中,那是妈妈对子女无私的母爱。小时候我感冒高烧昏迷不醒,朦胧中曾听到妈妈喃喃自语:老天爷呀,病在我身上吧,别折磨我的孩子了……

  在我十二、三岁的一年夏天,林场家属队分给妈妈一百多斤麦子,顶当年的部分工钱(那时,妈妈在家属队干活记工分,年底结算)。赶上星期天,妈妈带我搭车到十里地以外的一个集镇去磨面粉。天近晌午,面粉刚磨过半,妈妈就借面粉厂的锅灶做了连汤的手擀面。其实,我陪妈妈去磨面,名义上是去帮妈妈干活,还不如说是给妈妈做个伴儿,活虽没干多少,面条我却没少造(吃)。跟在家里时一样,妈妈等我基本吃饱了,才把剩余的面条吃完。那是一箩到底的面粉,面的颜色虽然不很白,吃起来却很筋道。至今,我已记不清吃过多少种闻名遐迩的各地风味面条(包括国内饭店经营的意大利面),都赶不上妈妈的手擀面好吃。

  农历正月二十七,是弟弟的生日。民间俗称人日子,要吃面条,寓意缠住岁月的双腿,使人长寿。我顿开茅塞,原来,弟弟喜欢吃面条还真的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呢。在祝愿弟弟生日快乐的同时,自然也想起了妈妈。常言道,孩子的生日,母亲的难日。我想,弟弟也一定想起了妈妈,以及妈妈的手擀面。

作者:    来源:     编辑: 王不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