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双鸭山文化 > 散文 正文
雨水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2-22 09:50:50

孙凤山

  雨水时节来了,谁的心花都会敞开大门,就等着适时滋润。一滴水往往能够看到海洋,一缕暖阳往往能拓展天空,更何况尚未彻底摆脱寒风纠缠的正儿八经的雨水吶。的确,24节气是气象与物候联姻的产物,是太阳与农事握手的表现,是阴阳合历的结果。没有哪一个时节,不与太阳的运行规律与风花雪月休戚相关,不与气候温度与农事农活紧密相连,不与农谚民谣与风俗民情捆绑,不与世态人情和民间活动结合。雨水在24个节气中也是有模有样、有姿有色的,她明显裹着春意,带着温情,既然她兴高采烈来了,我们不妨说说她吧。

  先说雨水的小资。毫无疑问,她是拥有说不明道不尽资产的,这就是令万物艳羡甚至渴求的一滴滴雨水的,还有试探打理春天的暖阳,尤其是经过干涸和严寒双重考验的返青拔节的庄稼。虽然有雨,但雨量往往不足,譬如比起谷雨的雨量来就要小的多,也温柔的多。这也正好满足了很多庄稼的需要,譬如大小麦。因为大小麦此时恰逢拔节孕穗期,需肥怕水多。民谚有“尺麦怕寸水”之说。冷暖多变的时节,似乎对农事并不给力。这也使得她在24个节气中个性特征和作用功效显得有点局促,本身有点小资情调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好比她品着西方代表式的咖啡,却端着典型东方式的茶具,即便有点矜持另类,却不削减她的妩媚雅气。她虽然有点不思进取偷得闲适的味道,有点独善其身的孤傲,但她毕竟慷慨迎来立春,一起奔着仲春之美而去,带给我们的是生活品味。

  再说雨水的贤惠。一触及这个传统的大词,首先恐怕要感谢杜甫遍览山河以后,在春夜座谈会上的发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位诗圣级的人物虽然对官场有点刻薄,但总结自然镜像一点儿也不闪烁其词,更不吝啬。他把宽怀形象的美词送给了雨水时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潜”就足够辛勤了,再加一个“细”字,就把雨水的贤惠表现得细致、细心、细腻了。试问,还有哪个词能更好地反映出雨水此时的精神状态和辛劳付出呢?即便“麦子洗洗脸”,也能“一垄添一碗”,更不消说“春雨贵如油”了。

  还想说说雨水的德行。在经历着蔬菜农事、果树农事、畜牧农事、田间农事的同时,雨水丝毫没有放松修身养性。在雨水时节后期,寒湿之邪最易向脾脏发起攻击,还有“倒春寒”的袭扰,养生便庄严起来。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各种民间习俗召之即来。此时,尽管偶尔夹杂一两声闷雷,但总体来说,雨水美在深闺,自私闲适,羞赧谦逊,低调自信,不像惊蛰那样唐突显赫,把一角春天推出得如歌如诉;不像清明那样招摇猛烈,把一片春天演绎得淋漓尽致。当然,雨水还有许多兴趣爱好、操守修行和美好向往,我们不如留着以后再说吧。

作者:    来源:     编辑: 王不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