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县区网页 > 尖山区 > 尖山区新闻 正文
尖山区:“十二五”成绩斐然 十三五再创辉煌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2-04 08:31:52

  东北网双鸭山2月4日讯(记者 王司东)“十二五”期间,尖山区立足中心城区实际,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创新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区、省级法制创建先进区和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区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目标考核优秀单位。

  这五年是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发展后劲进一步提高的五年。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235.8亿元,年均增长5.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2.2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7.8亿元,年均增长3.8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6.41亿元,年均增长1.34%;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完成103.8亿元,年均增长5.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了翻一番,分别年均增长8.66%、17.8%;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3%以内。

  这五年是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持续低迷、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等严峻挑战的五年。五年来,中小企业园区累计投资1200万元,实现了“五通一平”,已有跃晟机械、天佑机械等6户企业建成投产,年实现税收400多万元;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跃,累计实施联丰中俄国际商贸中心、大润发时代广场等千万元以上项目66项,其中超亿元项目15项;累计争取二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残疾人托养中心等国家各类政策性扶持资金达8000多万元,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这五年是各部门、各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区委战略部署,主动担当、奋力实现新作为的五年。五年来,开展了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评比工程,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所,有10所小学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在我市首开先河,开展了“十星级”文明社区评比活动,典型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成功举办了尖山区“首届安邦河文化艺术节”、尖山区全民运动会等大型活动200多场次。特别是开展了爱心教育基金募集活动,总额突破1400万元,为全区1.1万名小学生制做了春秋两套校服,为800名教师制做了一套工装,受到全市上下广泛好评。

  这五年是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最多、环境面貌发生巨变、形象大幅提升的五年。五年来,实施了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累计修建背街巷路41条、6898延长米,修通村公路15条、3.5万延长米,新建仿古特色景观亭13个,完成城区村屯绿化92.7万平方米,荒山荒地绿化2200亩,植树造林30多万株,栽花种草3.2万平方米,社区保洁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实现通村公路、电脑宽带、自来水、有线电视、农村远程教育村村通,农村砖瓦化率、农村书屋覆盖率分别达到93%、100%,城乡面貌实现了历史性改观。

  这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的五年。五年来,累计发放社保补贴3047万元18465人次,为265名自主创业人员申请创业贷款600多万元,有20118户困难家庭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有1545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新增就业人员21637人次,安置公益性岗位5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共参保9497人,低保、重残、五保户参保达到应保尽保;大力推进新农合、医疗保险扩面,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到8.4万人,参保率达到98%,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也是全面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区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全市建设“四大产业区”总体部署和转型发展主线,深入实施区委九届二次全会确定的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三产发展引领区、中小企业集聚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和创新服务示范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5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4亿元,年均增长4%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以上,到2020年力争突破1.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作者:    来源:     编辑: 王不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