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双鸭山文化 > 散文 正文
爱的力量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6-01-05 08:36:57

连秀艳

  在很多人看来,当今社会是拜金的、自私的、乏爱的。也有人认为一个人的爱或者一群人的爱,对于苦难深重的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而那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里我要用一个身边的故事告诉人们,爱无处不在,爱的力量是巨大的。

  前年暑假期间,金霞钢琴学校校长姚金霞带几名学生,去看家住宝清县七星泡镇西太村的钟晨小朋友。那时他10岁,因患“自闭症”一直没上学。他父母怕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所以才没让钟晨上学。

  大约是在钟晨五岁的时候,父母发现他有点不对劲,当时以为是智力方面有问题,后来在电视上看到有关“自闭症”的报道,发现钟晨有些行为与“自闭症”的症状相似,于是就带他出去检查,结论是肯定的,遗憾的是发现的有些晚了,所以治疗和康复的效果很不理想。

  钟晨虽然一天学也没上,只是在治疗过程中,经历了大约一个月时间的文字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打那以后他就慢慢开始学字,有时母亲也教他认几个字,但由于农村家务多、农活忙,母亲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教他。他更多的时间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境况下,远离正常孩子的生活,虽然父母有时间会特意带他出去接触外面的生活,但多数时间他都是待在家,这对自闭状态下的钟晨更加不利。看到这些情况,大家都很同情,也很着急,但又不知道怎么帮助钟晨。通过观察发现钟晨除了一些“自闭症”症状以外,他喜欢所有的银行,每次来县城都要去一家银行看看,不去他就拗着不回家,每去一次,他就记住了这个银行的电话,以及宣传广告语,你可以随便问他哪家银行的电话,他都会告诉你。一些商店的广告语他也知道。

  姚金霞校长还发现,钟晨对音乐的感觉不错,就邀请他来金霞钢琴学校学习,并承诺全部教学过程不收费,想学多久就学多久。他立刻就答应了,可是母亲并没有打算让他学琴,她不想给金霞学校添麻烦,但是钟晨却惦记着,天天闹着要学琴。说实在的,就是学校几年都不收学费,单就是跑几十上百里路来县城学琴,对钟晨来说本身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别说还要让人家费那么多心血,又是免费,钟晨妈妈下不了这个决心。在姚金霞校长多次诚恳邀请下,钟晨妈妈才答应带他来试试。

  刚来的时候钟晨坐不住,五六分钟就会大喊大叫起来,他的手指也不太灵活。姚金霞和老师们都很担心,但是他对音符的记忆能力很强,这给大家一个信心。第一次上乐理课,他控制不住,老师说一句他就跟着重复一句,独立练琴时会情绪烦躁。老师反复耐心地说服引导他,母亲也耐心地陪伴。因为在来之前老师和同学们讲了钟晨的情况,并邀请同学一起帮助这个“星星”的孩子,所以尽管钟晨大声说话,随便下地走动,没有一个同学歧视他,还主动和他交流。在老师耐心引导和同学的帮助下,一周之后,他的情绪稳定多了,也能像同学一样正常听课,和同学一起读谱,能独立在琴房练琴。到后来他可以正常上完一个半小时的钢琴课。在练琴过程中,由于他手指有些僵硬,钟晨就得练四五十遍,甚至更多,多数时候他都练得手指痛手腕痛,妈妈就鼓励他再坚持一下。一节节课,一首首曲子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这期间,姚金霞及所有老师都给钟晨提供了方便条件,钟晨同学随到随学,但他每年也仅仅有三四个月时间能来学琴,但他非常珍惜。

  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学和家长以及钟晨的亲友都明显地看出他的变化。听钟晨母亲说秋收时,钟晨因为着急来上学,第一次主动帮父母干农活,并说:干完活好学琴去,他还对妈妈说想要一台钢琴,妈妈说买一台“电钢”吧,他说“电钢”不好。用钟晨母亲的话说:他有思想了。现在他来学校时会主动向老师问好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2014年元旦年会时,钟晨独立完成了《数鸭子》的钢琴演奏,博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2015年他又在“宝清你好”文化宣传活动“金霞学校演出专场”中自弹自唱《小松树快长大》让知情的人感动的落泪。前几天钟晨母亲高兴地告诉姚金霞校长,钟晨在家没事的时候,利用他所学到和掌握的初级乐理知识,给从电视上学到的儿童歌,写出了钢琴谱,这是姚金霞校长没想到的事,老师们也没想到。“钟晨太棒了!”也许音乐是打开钟晨心灵的一把钥匙吧,那一个个音符,一首首旋律,一次次陪伴,以及在键盘上的反复敲击,让他的大脑灵活起来了,也让心灵得以开阔了。而父母亲人的陪伴,金霞校长和金霞钢琴学校老师的耐心引导教育,以及同学的关心,让他跨越了一次心理障碍,是这些朴素的爱给了他另一份别样的温暖。爱是一种力量,帮他推开了一扇心灵之窗,也许音乐与爱会为他插上一双翅膀。

作者:    来源:     编辑: 王不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