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尖山区安邦乡敬老院
东北网双鸭山11月6日讯(记者 张敏 高龙)安邦乡双兴村东侧静静地矗立着一幢三层楼房,目前有34名老人在这里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在这里得到妥善的照顾,他们的疾病在这里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这里给这些老人像家一般的温暖,这里是他们爱的港湾,这里就是尖山区安邦乡敬老院。
老人就是咱爹妈
10月29日,走进安邦乡敬老院,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看到记者采访,院长富恩成说:“我们敬老院30多名老人平均年龄65岁以上,我和我们员工就是把敬老院的30多名老人当自己的爹妈来侍候,让他们吃好、住好就是我们应该做的。”46岁的刘月芳是敬老院的老员工了,2005年建院时就来了,负责院里的卫生保洁工作,还要帮助护理行动不便的老人,与老人们朝夕相处,感情也越来越深。刘月芳说:“院里的老人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我们处的可好了,我待他们如父母,他们待我像亲闺女。”护理员王强和卫生员梁秀艳是夫妻俩,每天护理行动不便的老人、帮助老人洗澡,他们和院里的其他员工一样,每在院里的时间比在家里的时间都多。富恩成说,敬老院的5名员工都是以院为家的人。
据了解,安邦乡敬老院现有院民34名,其中智障人员16名,还有卧病在床和其它疾病的。与院民沟通交流是件大事,敬老院的员工们用他们的真心和耐心打动了老人们,这些老人们知道谁对他们好,他们也知道对谁好。经常有老人把一些好吃的悄悄地给院里的员工留下来,院长富恩成和员工们一边接受老人们的好意一边告诉老人,这些好吃的不用留,都是给你们的,吃完咱还有。
365天照顾他(她)
富恩成常和员工们说:“咱们要把一年365天当一天过,每天都对院民一样好。”院民杨国玉今年71岁了,精神头十足,经常帮助员工打理打理菜园子,收拾收拾大棚,跟本看不出来曾经重病不起的样子。杨国玉曾经患病肺积水,市民政局农保科张玉与敬老院共同联系杨国玉亲属,送杨国玉看病并跟椐政策为其报销医疗费用。如今病愈的杨国玉逢人就讲敬老院和民政局对老人如何如何地好。89岁的王玉荣说:“富院长是我干儿子,他们都是我的干闺女、干儿子。”院民王有力是智障人员,从个人不会洗澡到现在帮助别人洗澡,又能帮助别人打水送饭,一些点滴变化让敬老院的员工感到惊喜,也感到从院长到员工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
养老送终是安邦乡敬老院对老人们的庄严承诺。今年又送走了两位老人,让富恩成和员工们心里空落落的。富恩成说:“每一位老人的离去让我们感觉跟失去自己的亲人一样难过,也促使我们更好地照顾老人。”
社会关爱力量大
安邦乡敬老院老人们的生活得到敬老院全体员工无微不至的照顾,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富恩成介绍说,每年都会收到许多来自社会的朋友们送给敬老院的衣物、食品和用品,一年四季的水果老人们都吃不完。富恩成笑着说:“我们现在使用的小洗衣机就是我同学送来的。”
采访时得知安邦乡乡长赵鹏每年大年三十晚上都来敬老院和老人们一起过年吃饺子。赵鹏说:“我们乡书记张春学当乡长时,每年大年三十都到敬老院包饺子、吃饺子,我也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一样,过年了回家陪老人吃年夜饭是我们安邦乡的传统了。”
市民政局农保科张玉介绍,每年市民政局为安邦乡敬老院解决专项资金的同时,还为安邦乡敬老院争取各项政策资金,保证敬老院的老人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2013年11月安邦乡敬老院被省民政厅评为“星级敬老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