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喜
中秋夜,万家团圆时。而我,和我一线戍边的战友也只能是“独赏边关月,遥祝阖家欢”了。
难道是秋的时节非得让人想起这一丝忧思愁虑?回眸定睛,极目远视,龙江儿女更该为北国的秋天欢歌赞喜。于是,我拿起笔,移案窗前,竟然没有了古时文人“月浸诗笺泪几行”的乡愁,开始了唱响咱家乡的旷野秋歌——
一场细雨淋淡了夏的葱绿,一叶木落渲染了秋意。太阳用她喧嚣了整整一个夏季的热情,悄然绘出了秋的艳彩景致。与北方的秋天初遇,人都变得厚重成熟。秋天,虽然没有了百花竞放的绚丽,也少见了芳草碧波的荡起,但这多彩之秋,足以引发人们灵魂的震撼与绵绵心绪。
清晨,驻足乌苏里江岸,江水潋滟,晨雾氤氲,江面、大地、天空被喷薄欲出的朝阳映出淡淡的红色。黄昏,在大顶子山上西望,红彤彤的太阳慢慢消失在群山雾霭中,却留下高挂天际的绚丽晚霞。蓝天白云,疏风淡影。如羽似棉的秋云,似乎远离了夏季的燥热,悠然曼妙的丰姿神韵,静静地向世人展示着自身特有的轻盈、悠闲与浪漫。秋日暖阳穿过无穷变幻的云态,时如浩瀚的大海,岛列棋布,扁舟轻渡;时如草原的羊群,悠然自得,相互推拥;时如奔驰的骏马,昂首扬蹄,关山飞渡;时如淡雅的雪莲,疏花点点,闲适静婉。奇灿斑斓的色彩,如彩笔点绘,似水墨晕染。五彩的云在天幕上尽情舒展、随意变换,若孔雀开屏,似银鳞满天,铺展出一幅幅奇妙而灵秀的画卷,也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和久违的神怡。这美景,嵌进了人们的视野,更锲入了人们的心灵。
老话讲,“一场秋雨一场寒”。中秋时节,秋雨不再是那样的急骤与从容。偶有淋淋漓漓的小雨在天地间飘洒,更有湿润而清凉的风儿迎面扑来。那份清爽,轻抚着人们的肌肤,沁心、醒脑、净肺、润脾、入魂。雨后,秋的气息渐浓,伴着淡淡的思绪,袅袅升腾……。秋雨,真的引人联想,诱人心志,而又动人心魄。
兴安岭、完达山那郁郁葱葱的森林,也是一天变一个模样。天然混交林中的各色树种出现了不同的颜色,剪破了从春到夏纯净的绿幔。从一点樱红破绿而出,渐渐的把周边的绿染成了红。桦树变得杏黄,柞树呈现紫红,落叶松展现金黄,枫树则变成了娇红,唯有红松依然保持着四季常青的本色。多姿多彩的“五花山”,远近高低不同的山势与坡向,享受着不同的光照抚慰,各种深浅不同的金黄、杏黄、火红、紫红、翠绿,让五花山色的层次更加丰富妖娆。俨然就是一幅巨大的乡野油画徐徐展开,漫山遍野,层林尽染,独成奇景,赏心悦目。置身山前,物我两忘。攀峰鸟瞰,风吹林动。漫步林间幽径,赏多彩秋叶,闻百鸟欢吟,尝野果甜香,揽山壑奇石,观瀑布溪水,品清新空气,仿佛走进奇妙无比的世外桃源。
三江平原,长歌浩荡。金灿灿的秋阳光芒,大地也反射着金黄,人们的心境更被丰收的稻谷染成金光。金浪翻滚,空气里都弥漫着丰收的芬香。一望无际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如同要出嫁的新娘,浓妆而淡抹,欣喜而羞涩,低头弯成了镰,全身镀上熟稔的金黄,熠熠闪光。丰硕的玉米棒压弯了母亲原本健壮笔挺的躯体,微微地向外探望。大豆摇铃,在轻舞欢唱。北大荒一片片无垠的田野,更加显现即将归仓的金谷物华而殷实,灿烂而澄黄。收割机的马达轰响,一台台沿着万亩地号来回的跑动,似万马奔腾的激扬,奏响了北国一年只有这一季的秋收大合唱。刚刚收割过的大地,静静地展示着她的辽阔,散发出黑土地母亲特有的体香。
广袤博大的黑土地,英姿豪迈的大气概,这是我自豪的家乡。在诗意的秋天里,满目都是成熟的韵味,散发着成熟的魅力与光芒。为秋欢歌,唱着秋收的喜悦,收得是一份春来成果,获得是一份心悟寸得。
我从神顶峰走来,山谷间岩石横卧、溪水弯流,彩树叠韵;走进千鸟湖湿地的回廊,阳光清照,芦苇摇曳,水鸟竞翔;走到黑龙江江岸,月照江面,水天一色,相映成趣。
收笔时,已近子夜。仰望窗外,真的不愿停歇……
冰轮当空,乾坤分外明。黑土地又要迎来一个新的黎明。秋景如春梦!家乡的秋色,着实令人极目而醉,高歌称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