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平
九月的中国艳阳高照、秋高气爽,草木葱茏、人民安乐,到处充满着欣欣向荣的景象。刚刚举行的九三阅兵,更是让世人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与强大,震撼人心的阅兵方阵、铿锵有力的前进步伐,不仅展示出中国强盛的国力军力,更让每一个倍感自豪的中国人看到了民族的前景与希望,我们深信中华民族复兴有望,屈辱历史一去不返!
然而,走进九月,置身于和平幸福之中的中国人,除了骄傲与自豪,是否还应该有更多的警醒与反思?历史不容忘记,强军任重道远。“九一八”以至,作为一名中国军人,今天我们再次回望84年前的那次事变,大洋彼岸的小小日本为何敢于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为何能够在有着四万万人民的中国大地上烧杀淫掠、恣意妄为,此时此刻我们该作何解答?
不可否认,旧中国的积贫积弱和政府患得患失给侵略者创造了可乘之机,但亿万民众精神的坍塌和对国家的麻木,恐怕才是中国最根本的至弱之源。今天,我们反复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成性、嗜血成性、掠夺成性,却很少思索:日本关东军为何敢于以1.9万人的兵力面对19万东北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华北驻军为何敢以8400人的兵力对约10万兵力的宋哲元第29军发动“七七事变”?
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不难发现,军阀混战、派系林立、四分五裂的国家状态和国民心中无国、心中无防,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无关,小集团利益大于国家利益的狭隘思想,怎能不成为列强屠宰的目标?怎能不极大地助长侵略者灭亡中国的骄横与癫狂?当日本人侵占我们的国土时,许多国人的奴性展露无遗,成千上万人卑躬屈膝,甘当走狗,以至把投降当汉奸认为是曲线救国。面对帝国主义恣意蹂躏我们的同胞,奸淫我们的姐妹,焚毁抢夺我们的财物,大批国民抱胸观看,甚至代为引路而无人愿意挺身而出,做出牺牲。著名抗联将领杨靖宇将军在被日伪军围困时,伪排长赵廷喜竟告诉他说:“我看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对投降的人是不杀头的。”
殊不知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当国家和民族受到威胁的时候,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挺身而出。如果我们身为中国人而不知保卫中国的话,我们还能指望谁?就像杨靖宇将军回答赵廷喜时说的那样:“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今天之所以还有中国,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群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在最黑暗、最困难、最无助、大多数人万念俱灰的时候,是他们用自己的灵魂和血性,支撑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时间可以流失,但历史不容忘记。国土沦陷,家园被毁……结痂的伤疤,无法抹去昨日的伤痛;缝合的伤口,依然残留着斑斑血迹。1931年的“九一八”已经走远,那时的记忆越来越模糊,当时的见证者越来越少,但我们决不能让它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渐渐淡化,每年的“九一八”仍是控诉罪恶警示国人的重要日子,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把日本帝国主义带给我们的苦难展示在国人面前,让从小衣食无忧、尽享太平的年轻一代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强化忧患、担责有为。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实现强军兴军宏伟目标,需要我们接力奋斗、永续传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这片美丽而富饶的黑土地,我们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一名中国军人而自豪,更感到了肩上担负的使命与责任。让我们时刻牢记习主席重托,带头倡导和培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把人民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立起来、落下去,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当兵不怕苦、训练不怕累、打仗不怕死,为祖国和人民站好岗、放好哨、戍好边,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时刻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