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双鸭山文化 > 杂文 正文
想起当年阅兵时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5-09-02 08:16:23

杨召仁 口述 王冬梅 整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打开电脑,各个网站关于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相关新闻成为单位同事们热议的话题,大家都有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期盼着观看9月3日的大阅兵仪式。

  说起大阅兵,二九一农场建场老人杨召仁给我们讲述了他1952年参加的建国三周年国庆大阅兵的经历,那年,他只有20岁,如今83岁的他,讲起当年阅兵的情景,老人又沉浸在那种幸福与喜悦中。

  杨召仁老人是北京人,1932年出生,17岁考入华北军政大学,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他们团从抗美援朝前线回国,进驻北京,担负保卫首都领空的光荣任务。

  那年他在华北防空部队高射炮兵五一三团一营一连当文化教员。国庆节临近,他听首长动员,让他们一营组成一个方队,参加国庆阅兵,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当时,大家都高兴得蹦起来。没过几天,他们全营就拉着火炮来到安定门外黄寺——炮兵司令部的大操场,接受两个月的超强训练。到了训练驻地,首先要组织编队,编队的人员的筛选成为最重要的环节。政治上有点儿问题的,五官不端正,身体不太好的都要落选。杨召仁所在的连部人员主要是搞好后勤保障,为部队服好务的。长得比较瘦小的他主动找到连长说:“想参加阅兵式。”连长看了看他说:“小鼻子小眼儿的,不行!”这可是百年不遇的好机会呀,杨召仁不肯错过,于是,他三番五次地找连长硬磨。连长也不是好说话的人,就对他进行了军事素质、队列动作的考核,结果,一考核还对他刮目相看了,觉得他很有素质,又是军政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就这样他通过了政审这一关。在编队中,他虽然不是编在第一列,但他还是心满意足了。心想:不管是第几列,只要能让我去天安门,能见到毛主席就行啊!

  训练开始了。立正稍息、队列整齐、举枪敬礼,像新兵一样,从基本动作开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高标准,严格训练。北京的八、九月份正是酷暑三伏天,烈日当空,气温三十多度,立正姿势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黄豆粒儿大小的汗珠子劈里啪啦地往下掉。队列里,不时有中暑晕倒的人。但他们被扶到帐篷里休息一会儿,又入列继续进行训练。在杨召仁炮兵部队挑选的人,在队列训练上都不算太好,但他们不服输,把在朝鲜战场上打美国鬼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拿了出来,加班加点训练,人家休息的时候,他们就抓紧时间训练,把人民解放军的威武雄姿展现出来。两个月下来,编队大变样,个个英姿勃发,做起动作来,整齐划一,精神抖擞。临近十一,他们的编队拉到西郊机场进行一次合练,又在夜间到天安门前进行两次预演,真正做到万无一失,无可挑剔。

  九月三十日晚间,杨召仁和他们的编队早早就来到天安门广场东侧。本来给他们准备好了休息的地方,但兴奋的战士们一夜也没合眼。把新喷好漆的汽车、火炮打上亮光蜡,一遍遍地擦呀擦,擦得光亮照人,一尘不染。十一清晨,他们换上用军用水壶装上热水熨烫过的新军装,脸上还擦了(万紫千红)香脂,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七点钟,整个受阅兵部队早已列队站好,步兵、骑兵、炮兵、装甲兵一字排开,排出去有好几里地长。每个人像钉子一样立在那里,纹丝不动,立正站好,一站就是两个小时。

  九时整,这庄严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朱德总司令在天安门城楼发出阅兵的口令。这时,杨召仁的心也紧张得快要跳出来了。只见朱总司令站在敞篷汽车上,自东向西徐徐驶来,当走到他们队列前时,他们行举枪注目礼。朱总司令呼毛主席万岁,他们响亮地应答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时天安门广场虽有受阅部队及游行群众数万人,但万籁俱寂,只有受阅兵队此起彼伏的口号声,这声音回响在天安门上空,惊天动地,震荡环宇!

  军乐响起,分列式开始了。受阅部队的方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走在最前面的是南京军事学院的方队,接着有步兵、骑兵、炮兵、装甲兵等方队。当时受阅部队展示的武器装备都是苏式武器。他们防空部队组成三个方队,一个八五高射炮方队把炮身都打成三个方队,一个探照灯方队。他们三七高射炮方队把炮身都打成75度角,炮口直指蓝天,显得特别威风,也显示出他们防空部队保卫祖国领空的坚强决心。

  当他们的方队随着《炮兵进行曲》的军乐声驶进天安门城楼时,只听连长一声“向右看!”杨召仁一眼就看到站在天安门城楼正中央的毛主席,他老人家不断向他们挥手致意。“我真想好好地多看几眼,但炮车一驶而过,连长一声令下:“向前看!”我只好摆正了头。”杨召仁老人讲到这里,流出了幸福的泪水。

  当年,防空部队虽说是个新兵种,但经过抗美援朝几年的实战锻炼,已经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队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坚强力量。

  他们的炮车驶出天安门广场,过了新华门,就以最快的速度驶出永定门,直奔南苑机场,立即推炮入阵地,弹上膛,人就位,进入一等战备。他们虽然没有像其他受阅部队那样参加晚间的天安门广场联欢活动,但他们担负起保卫首都领空,保卫国庆节安全的任务,也感到十分的光荣和骄傲。

  在这次受阅任务中,杨召仁既同战士一样参加刻苦训练,又在训练间隙教唱歌、出板报,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受到领导和战士的好评,因而被评为甲等练兵模范,出席了团里召开的工学代表大会。

  六十三年过去了,这段国庆受阅的往事仍让今年83岁的杨召仁老人历历在目,永久难忘。

作者:    来源:     编辑: 杨宏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