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区第十七届爱心助学仪式侧记
东北网双鸭山8月6日讯(记者 贾塞阳)16年来,尖山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贫困大学生救助当做“暖心工程”、“爱心工程”来抓,始终心系寒门学子,经久不息,星火相传。
8月4日,尖山区第十七届爱心助学仪式在尖山区政府五楼会议室举行,市总工会分管负责同志和尖山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了仪式,由区总工会组织的此次爱心助学仪式,标志着尖山区第十七届爱心助学活动正式启动。
多年来,尖山区总工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6届爱心助学活动,截至2014年,累计募集并发放助学资金550余万元,使辖区内近2000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据了解,今年举办的尖山区第十七届爱心助学活动,将为200名贫困学生发放爱心助学款50万元。
孩子寒窗十数载,父母忧心最辛劳。仪式上,受助学生家长代表盖彤云进行了发言,说出了每一位贫困学子家长的心声,和所有的家长一样盼子成才的梦想,在这个充满温馨、令人激动的爱心助学活动中,寒门学子和他们的父母切实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与爱护,他们又将顺利迈过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又一道门槛。
多年来,众多莘莘学子在爱心助学活动的帮扶下,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爱的温暖中,这些寒门学子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在大学里继续磨砺自己,茁壮成长。为把这份爱传递下去,上届受助的学生代表韩丁同学在仪式上发表了感言,用自身经历对在场的学弟学妹们说:“学姐想告诉你们,能改变命运的只有自己,你现在所经历的苦难都是命运给与你的财富,不要嫌弃自己家庭的贫困,不要因为种种缺陷和不足而觉得自卑,不要和任何人攀比,要做最真实的自己,只要是凭借自己的双手打拼出来的都是最可贵的。”
贫困的生活并没有打倒这些有着强烈求知欲望的学子们,在这股温暖的力量的感召下,今年即将受到资助的刘筱琦、刘洋洋、贾振州和林千力同学依次做了演讲,用自己朴实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发自肺腑、真情流露、感人至深,听着这些贫困学子的故事,与他们一同感受爱,感受坚强,感受希望,在场的贫困学子、家长、基层工会干部都留下了感动的热泪。
尖山区教育局工会主席董玉娟被贫困学子们不屈不挠的毅力所感染,现场为就读于上海的韩丁同学,和今年以642分的高分被哈工大录取的刘筱琦同学共捐助1000元,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也怕孩子推辞,她留下了助学金,而本人匆匆离开了仪式现场,由区总工会主席李丽萍同志将助学金转交到了两个孩子的手中。
爱心助学仪式结束,区总工会组织同学们参观了市博物馆,在解说员的介绍下,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家乡双鸭山的历史、风俗文化,知道了自己的家乡也有如许多的文化瑰宝和值得骄傲的英雄故事。在博物馆内的360度环幕放映厅,同学们观看了环幕宣传片《魅力双鸭山》,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双鸭山的城市规划和未来的发展蓝图。区总工会主席李丽萍告诉记者:“希望得到资助的同学要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把今日的资助化作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动力,带同学们来市博物馆参观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双鸭山的过去与未来,也是希望他们学业有成之时,不忘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