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朝刚在介绍村务公开情况。资料照片
东北网双鸭山5月21日讯 冷朝刚,年逾花甲,少时挖煤落下尘肺病,身体单薄到肋骨突出。正是这副看似弱不禁风的身板,把一个人均纯收入不足700元的小山村带成了人均收入逾万元的小康村。
大家富才是富
有女不嫁青杠坝,红苕拌着酸菜下。10多年前,青杠坝就是一个贫穷的代名词,人均收入不足700元。
冷朝刚的家也不例外。1978年,刚满15岁的冷朝刚就辍学下井挖煤,承担起家庭重任。直到1993年,他用挖煤攒下的积蓄经营百货店、收购粮食,靠着吃苦本分,几年下来俨然已成村里“首富”。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青杠坝人,冷朝刚顶着妻子和亲戚朋友的不解,毅然放下红红火火的生意,参加村干部竞选。1999年,他全票当选村主任;2003年又被推选为村支书。
为了找到一条适合青杠坝发展的路子,冷朝刚白天上山下坡实地考察,晚上走组串户了解民意,空闲了就跑到远程教育站点收集市场信息、了解致富项目。“村两委最终定下了山上建生态果园、山腰建农家乐园、山下建蔬菜田园的‘三园’发展思路。”冷朝刚说。
生活靠种田、收入靠打工,这是青杠坝的老传统,不种粮食种果蔬,群众一时接受不了。“冷朝刚一家家解释动员,一天要走上30多里山路,后来还是他把自己的房产抵押出2万多元,买了250亩的大蒜、西瓜、辣椒种子发给群众种植,这才一步步搞起来。”青杠坝村主任赵晓虎还记得当年的情形,“结果种子种下去,当年每亩收入就比种粮高出600多元。”
随着群众收入增加,观念开始转变,冷朝刚的目光更远了。在他的引导下,10名返乡农民工做起了蛋鸡养殖,一批农业公司也进村建厂。截止到去年底,青杠坝村已种植果蔬近1300亩,建成两个养殖小区近200亩和一个50亩的农产品加工园区。
昔日地里不长庄稼只长石头的青杠坝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村里的事村民做主
腰包鼓了起来,曾经制约青杠坝发展的水、电、路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2008年,冷朝刚带头无偿让出自家的承包地用于村里修建公路,村里老少披挂上阵,出工出力,全村村组公路和入户便道全部实现了硬化,路两旁还栽上了树。2011年以后,村里又陆续安装了路灯,设置了垃圾池和垃圾填埋场,修建了村中心花园、游泳池,建起了能够容纳100余户群众居住的集中安置点。
经过几年努力,青杠坝的路变宽敞了,环境变干净了,村子变美丽了。今年2月28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上,青杠坝村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而冷朝刚本人也在不久前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在我们村,村里的事由村民做主,这是老冷立的硬规矩。”村民蒋中兵说,“凡是涉及到老百姓和村里发展的事情,都要召开村民大会一起商议,村里事情由村民做主。”
硬件条件改善了,生活好过了,冷朝刚琢磨的事情反而多了起来,“上任头几年,村里群众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扯皮。”于是,《村民自治章程》《青杠坝村村规民约》应运而生,规范村民环境整治、操办酒席、矛盾调处等行为,村规民约成为管理村里大小事务的“村法”。
走进青杠坝村便民服务大厅,只要拿出身份证在民生监督查询机上轻轻一扫,一本民生账就跃入眼帘。“以前总担心自己的危改、畜牧良种补贴等惠农资金被侵占,现在有了民生查询机,只要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就能够清晰地查询到自己的账户信息,再也不用担心了。”蒋中兵说。
老支书黎朝凤讲:“从2006年以来,我们青杠坝村没有民事纠纷,没有治安案件,没有违法生育,党员干部也不存在违法违纪现象,全村非常团结和谐。”
群众过得好他才安心
“不为群众办事,就不要当村干部,为群众办不了事,更不能当村干部。”10多年来,冷朝刚每天都要到群众家里走访。
“朝刚是忘了自家去帮助别家,那时我一个人既要下地干活,又要照顾小孩,还要养4头大肥猪,也是满肚子委屈。但看着他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也不忍心。好多时候,家里煮好了饭,左等他不来,右等他不来,生怕他身体出什么事。”冷朝刚的妻子田儒翠说。
2009年,为了推进村里的土地流转、建设大坝农业园区,冷朝刚连续几天几夜做群众工作,最后因尘肺病复发,在贵阳手术昏迷了一天一夜。“老冷醒来后问的第一件事就是村里怎么样了。”赵晓虎说,“他就是这样拼死拼活地为大家,才坚定了大伙跟着他干的信心。”
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但冷朝刚的家境却没有相应的改善。2000年修的新房,至今都还没有装修。“现在,村民们住上了小洋楼、开起了小轿车、用上了液晶电视、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而他原来漂亮的砖房成了村里的‘古迹’、最好的电视机成了‘古董’。”村民冷朝虎说。
“这些我都不在乎,最让我感到内疚的是没有时间陪孩子,生病住院的母亲不能亲自照顾,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只有群众过得好,我心里才安生。”冷朝刚说。
不图钱,不图权,他图啥?冷朝刚的回答简单而质朴——
做“村官”就是做百姓的“父母官”,走路就要走共同的致富路。生我养我是这片土地,育我润我是这里的山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把它变个样!
原标题:昔日石旮旯 今朝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