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2月3日讯(记者 王司东 程名 柴双)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尖山区经历严峻考验,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全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解民忧,知难而为,迎难而上,开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班子精诚团结、民生持续改善、作风更加扎实的良好局面。先后荣获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区、省级法治创建先进区等20多项荣誉称号。
综合实力不断攀升
积极招引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全年共运作双鸭山煤炭文化观光园、格林农贸综合批发市场等千万元以上项目32项,项目总投资22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项,创历史新高。3个省级重点推进产业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9个市级重点推进产业项目,已有8个项目实现开复工。预计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53亿元、20亿元、3.77亿元、10498万元、23.96亿元、24465元、15418元,主要指标均位居四区之首。
发展步伐更加稳健
三产主导地位更加突显,联丰国际商贸中心、皇都国际广场等带动力强的项目加快建设,松江国际购物大厦提前竣工、开业运营,三产规模、档次、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创优晋位,无公害种植面积扩大到6000亩,农业科技示范园被确定为省农科院果蔬实验基地,安邦乡进入全省百强乡镇前20强。工业结构升级破题,新兴产业拓展加快,中小企业园区功能更加完善,区域经济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城乡发展提品进位
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植树绿化、冬季清雪“三项攻坚战”和“五清四改三化”活动,打造了5个绿化精品小区,5个绿化样板村,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100%。投资700多万元,购买了大中型清运设备,对双兴、公立等村的道路和自来水。
管网进行了改造。投资440万元,新修建了园馨路、轻工路等4条1623延长米的硬质水泥背街巷路。对双兴旅游示范园区基础设施、旅游景区及附属景观进行升级改造,双兴旅游景区成功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民生福祉明显改善
采取PPP模式,投资2500万元,完成二马路、富安两所标准化卫生服务中心整体建设。投资340万元,为建国等小学新建了2个舞蹈室、4个微机室;为逸夫小学配备了37台多触点书写电子白板,实现了交互式远程视频教学。一马路小学顺利移迁新址,第二幼儿园塑胶操场铺设完工,教学条件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投资100万元,新建了标准化的尖山区文化馆,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空间和平台。投资1800多万元,新建了阳光养老服务中心,对安邦乡福利院进行整体扩面改造,农村“三无”老人实现集中养老。城镇新增就业4128人,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安置廉租房200套,城镇医保达到8.3万人,城居保、新农保全面铺开,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应保尽保,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工作作风扎实坚定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级领导干部牢牢把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入查摆剖析,带头转变作风,认真整改提高,实现了由群众监督向自我监督、由制度约束向自我约束、由纪律规范向自我规范、由组织需要向自我需要转变。一年来,广大党员干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市委“两个一律”禁酒令等制度规定,腾退办公室24间、547平方米,“三公”经费大幅下降。累计开展群众性调研120多次,召开各级各类座谈会94次,梳理解决党政班子“四风”问题41条,梳理解决热点民生问题160多件,多次受到省委督导组、市委督导组和市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坚持五心抓整改”等做法在全市推广交流,得到了全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好评和欢迎。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扎实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累计开展各级各类政治理论学习500余场次,召开各类交流座谈会30多场次,党员干部“总开关”进一步把牢,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显著提高。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农村支部社区化管理新模式,全面加快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升级,基层组织功能和作用得到明显增强。注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担当意识明显增强。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开展“七查七治”、“正风肃纪专项整治”等活动,制定出台了“四风举报”、“公务接待”等21项制度,教育、监督、惩处机制和制度更加完善,共查处管理不规范资金26.7万元,查处吃空饷2人,给予党纪处分2人。高度重视和发挥人大、政协依法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全力支持人大、政协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重点工作第一线,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平稳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