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区县网页 > 尖山区 > 新闻视窗 正文
把握新常态 力求新作为 努力构建转型发展新格局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5-02-03 08:30:49

  东北网双鸭山2月3日讯(杨雨生 记者 王司东 杨军)新常态要有新追求、新动力、新作为。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新的目标任务、新的征程挑战。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加快转型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此,尖山区以成熟理性的心态适应新常态,用积极向上的姿态迎接新常态,不断强化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善做善成,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围绕壮大经济总量着力在提质增效上实现新作为

  第三产业是全区的优势产业,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空间无限,潜力巨大,是尖山区繁荣发展的“主力军”。打好“对俄牌”。占地21.9平方公里的“双鸭山中俄国际城”是中俄两国的战略合作项目,项目一期将于今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届时,将成为中俄贸易的陆路“桥头堡”和国际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将对全市第三产业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因此,我们要抢抓这个战略机遇,以联丰国际商贸中心、松江国际购物大厦等项目为依托,加快对接中俄文化物流经贸产业园,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做文章,积极搭建经贸物流、文化旅游、商务会展、娱乐休闲等产业交流平台,促进商贸流通和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打好“特色牌”。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生命力。要加快推进煤炭文化观光园基础景观建设,加快双兴旅游景区及附属景观升级改造,打响煤炭文化特色旅游品牌,努力争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要以安邦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业特色旅游,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努力打造宗教文化、煤炭文化、农业体验观光文化“三位一体”的旅游“升级版”,使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打好“多元牌”。准确把握政策市场走势,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研发设计、融资租赁、商务服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促进休闲健身、家政服务、养老医疗、文化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使服务业更具广泛性,更受百姓欢迎。

  围绕加快转型升级着力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作为

  以全市“2015产业项目提升年”为指导,用新思维、新视角、新思路来谋划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树立新的“优势观”。尖山区土地、粮食、煤炭等资源短缺,要素资源没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煤化工产业园等资源视为我们的优势资源,积极引进产业吃配套和产业链延伸项目,破解土地短缺等项目建设瓶颈,确保“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确保招商引资有的放矢。树立新的“招商观”。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全面推进中小企业园区二期工程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积极引进中小企业落户,努力打造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中小企业园区。树立新的“服务观”。努力形成开发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项目建设新格局。今年必保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13项、亿元以上项目2项,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到21亿元;必保8个以上项目实现开复工;必保4个以上项目实现竣工。

  围绕推动城乡统筹着力在强农兴村上实现新作为

  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三农”工作上水平。走体系创新之路。按照“基地型、集团化、品牌化、链条式”发展思路,鼓励农民开展联户经营、兴办专业合作组织,提升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管理水平。注重发挥公立、建胜、双兴“三个基地”的典型带动作用,突出“一村一品一特”,建立特色专业村。加快安邦农业科技示范园二期建设步伐,千方百计解决道路瓶颈制约问题,扩大果蔬种植面积,培育新奇特优品种,努力打造省级高科技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走致富创新之路。让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要达到4500人。走宜居创新之路。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促进城乡和区域共同繁荣发展。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幸福乡村”建设,努力打造1个省级文明村、2个市级文明村,让农业成为前景广阔的产业,让农村成为美丽宜居的家园。

  围绕夯实发展基础着力在社会统筹上实现新作为

  遵循“打造亮点、打造精品、打造品牌”的思路,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建设人性化社区。大力开展“百项服务进社区、农村社区三新主题实践”和“6+1”扶贫济困活动,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提升社区整体服务功能。

  按照典型引领、逐级打造的原则,制定社区用房三年规划,今年力争打造2个标准化农村社区,努力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办好特色化教育。今年投资480万元,完成师范附小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完成4所学校学生桌椅整体更换工作,为区属小学校安装200块电子白板。要突出教育品牌化、特色化,深入开展“品德教育”、“温馨教育”、“微笑教育”、“快乐教育”,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繁荣大众化文化。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入实施“四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道德模范”选树、“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等活动,全面彰显“崇德尚文,创新图强”的“尖山精神”,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和谐奋进的社会氛围。加强社区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今年要新建1个农村文化大院、5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7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争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围绕提升幸福指数着力在惠民利民上实现新作为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进管理精致化。坚持“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心服务”的理念,扎实开展“三项攻坚战”、“农村五乱”和“城区十乱”治理活动,努力打造5个绿色精品小区和4个绿化样板村。加快推进光明、朝阳等棚户区改造,力争全年完成沉陷区400户搬迁任务。推进保障优质化。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力做好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救灾扶贫、创业就业等工作,让全区人民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今年要新建尖山区首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4个社会养老中心;新增就业要达到4000人;二马路、富安两所卫生服务中心投入运营。推进维稳长效化。全面加快“法治尖山”、“平安尖山”建设进程。同时,提高执政能力,扎实开拓创新,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    来源:     编辑: 杨宏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