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宝生
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召开期间,教育界别政协委员中最受关注的非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莫属。朱清时成为大家瞩目的委员,也很阳光。
作为全球选聘的校长,朱清时筹办的南方科技大学已然成为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田”。在3月5日下午进行的小组讨论时,朱清时接受了新闻媒体的采访。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行政化是中国高校没有活力的症结。
“为什么没有活力?实际上就是因为高校行政化了。”朱清时进一步解释,现在大家都觉得“官儿”大才有用,所以很多年轻人不再去刻苦钻研学问,而是去走捷径想当“官儿”。实实在在来看,当“官儿”的都当上教授了。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本该纯粹由学者来担任委员,可现在都被院长和系主任取代了。这些,其实就是高校行政化的表现。
参政议政,朱清时委员算是一名叫绝的人,他是挑战教育改革、高校去行政化的第一人,是主张鼓励有能力的高二学生报考大学、不再浪费多读一年高中宝贵时间资源的第一人,也是呼吁取消重点学校重点班、教师的工资不得低于公务员的第一人,所言所行很有震撼力。
教育的陈年枷锁,在朱清时包含“999足金”价值提案的敦促之下,有所打破,我们收获了第一人的贡献,教育开始进一大步了。
专家治厂,教授办学,学者搞科研,本该是一片净土。但由于行政化的影响,更确切地说由于行政权力的刺激,使得这块净土发生了不该发生的变化。尤其是高校大院内,表现得更为突出。追逐权力,往官场里挤,行政职务、专业职称“一肩挑”,人为地分心分神分时,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到如何治理学校,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向诺贝尔奖冲击,等等,这些一时间被社会一些人看重的潮流,差点毁了高校,毁了莘莘学子的成长和前程。
万人奋考只有一个岗位的公务员,争走独木桥的那紧张一幕,我们真的感受到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当官,可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当官高”的价值取向所使然,让那么多的人迷失了方向。这可能是高校行政化愈演愈烈的结果吧?以至于那些“80”后、“90”后、“00”后们,声称自己上大学就是为了当官。
看来,朱清时委员力挽狂澜,倡导高校去行政化,换来学术一片蓝天。由此想到,不仅高校行政化应该去掉,那些与中小学教育、与科研单位、与教育培训机构息息相关的所有地方,也应该同样去行政化,让学术力量加油。比如:在科研单位,那种行政领导凌驾于学术力量之上的现象,实在是一种压抑。看行政领导眼色搞科研,势必跟着官话套话空话跑,岂能让科研结出硕果。
有一句话极具讽刺意味,讲的是在官场,行政领导没说的,你不能说,说了会找麻烦,当官的不高兴;在学场,别人没说,你可以说,说了会让人觉得你能创新。不过,只要官员插手,可以说,也要看人家的脸色说。这种“不能说”和“可以说”之论,从本质上揭斥了学术力量遭遇行政化压抑的悲哀。
还是朱清时委员说得对,将高校去行政化变成了国家意志。“这样的话,就可以一年一年地做下去,这样我们就有希望了,这个过程就开头了。”因此,我们也期待着高校带个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