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服务指南 > 休闲 > 世界揽胜 正文
维也纳:为生活而艺术的城市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0-03-04 09:06:17


  建于13世纪的霍夫堡宫,至今还是奥地利的行政中心和会展场所,还有对于中国游客来说更通俗易懂的茜茜公主博物馆。城堡边矗立的是莫扎特像。


  始建于13世纪的哥特式的斯特凡大教堂是老城的制高点,做礼拜的人们不为来往游客而分神。

  有美泉宫、霍夫堡宫的皇室遗迹,环城大道上帝国时代的辉煌建筑,也有宣布与传统决裂的“分离派”的美术馆、画家设计的儿童画般的国民公寓“百水屋”、超现实主义色彩的垃圾焚化炉。

  爱护传统,但也热情地拥抱现代,这是维也纳人颇为自诩的城市精神。传统与现代怪物的矛盾,在巴黎会引发一场全民大讨论,在维也纳,新事物的登场所遇到的障碍要小得多。这座城市对最保守与最激进的事物都没有敌意。全城有2600多家咖啡馆,歌剧院一年有300个演出日,孩子们热爱音乐和滑雪,这座城市丰富的日常生活内容与感觉形式,是传统拥抱现代,艺术拥抱生活的必然结果。

  1 皇室生活:权力的艺术

  美泉宫的女性故事

  奥地利首席景点美泉宫的入口处,挂着哈布斯堡王朝的宗谱图,这个统治奥地利六百多年(1278-1918,直至奥匈帝国解体)、以与整个欧洲王室通婚来代替战争的家族,经历过众多世代,出了贤君,也出了傻瓜、疯子、自杀者,然而,最值得谈论的还是那些有故事的女性。比如这个家族最著名的媳妇———被称为“茜茜公主”的伊丽莎白皇后、最著名的“小女儿”———做了法国王后、被大革命推上断头台的玛丽·安东内特。导游在盘根错节的皇室宗谱图前给大家上了一堂历史课之后,总结说,“说得简单点,美泉宫就是两个女人的故事。”游客顿时卸下了知识的重负,在原始的好奇心的牵引下,开始参观王宫的1441个房间中对公众开放的40间。

  “两个女人”,一位是有奥地利国母之称的玛丽亚·特蕾莎,这位奥地利、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女王,生了16个子女,统治了40年,以智慧而不乏勇敢的女性方式来捍卫疆土、促进商贸、罢黜严刑,是帝国黄金时代的化身,其雕像至今端坐在自然史和艺术史博物馆之间;另一位,是女王的玄孙媳妇伊丽莎白皇后,也就是通过电影形象而引发全世界爱慕和感伤的茜茜公主。一位是君主责任和古典德行的守护者,一位是追求个人自由的反抗者,“两个女人”构成了一种对位关系,代表了女性生命的一体两面。但游客们听完女王的政绩、看过她和十几个子女的全家福后,停留时间最长的还是“茜茜”的卧室和书房,是不是这个充满矛盾的人物更接近当代人的心?

  皇室成员的设计实验

  大多数游客在奥地利游览的第一站就是美泉宫。对皇室生活的爱慕,这种古老的感情如同古老的家族,相互之间已经通婚。对皇室的好奇,或说粗俗一点,势利,是与对庆典仪式的热衷连在一起的,这又与爱美或想象力多少有点关系。美泉宫很多房间的内部装饰是皇室成员亲自设计的,至今保存完好,为人们对于皇室的想象提供了日常生活的场景与细节。

  40间可以穿行的房间中,有负责大型庆典的节日大厅、举行小庆典的典礼厅、镶满了印度宫廷细密画的女王私人沙龙“百万厅”、洛可可风格的桃木厅,还有用漆画和青花瓷来打造时髦的远东风情的“中国厅”。皇室成员的每个房间都是展示各自趣味与设计水平的实验室。相比之下,最勤政的皇帝、茜茜公主的丈夫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卧室最为枯燥乏味。电影《茜茜公主》中浪漫深情的弗朗茨,在现实中是一个执政68年、每天四点起床、过着枯燥生活的皇帝,卧室里放着一张他从小睡到老的军用铁板床,士兵型皇帝以自己的方式,守卫着走向衰落的帝国。皇帝私人空间的乏味,与皇后(茜茜公主)卧室和书房里充满个性色彩的细节构成了对比。

  霍夫堡的器物艺术

  美泉宫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宫,冬宫是霍夫堡。建于13世纪的霍夫堡宫,至今还是奥地利的行政中心和会展场所,有没有围墙的总统府和总理府,还有国家图书馆、西班牙骑术学校和博物馆。巴洛克式的国家图书馆是欧洲最大的图书馆,其大厅号称世界上最华丽的图书阅览室;西班牙骑术学校是世界上仅存的一所坚持以传统形式训练古典马术的机构。

  对于中国游客来说,西班牙骑术有些陌生,茜茜公主博物馆更通俗易懂。博物馆内,除了茜茜的卧室和书房,还陈列着她各个时期的画像和黑白照片,童年衣物,青年时代的白色衣裙,儿子自杀后一直没有脱下的黑衣,以及公布她在日内瓦遇刺身亡的报纸。一个女人命运中所能遇到的最非同寻常的经历,成为游客心中模糊的感慨。与茜茜博物馆里的游客相比,皇家银器博物馆里的参观者表情要愉快得多。皇室成员所用的餐具器皿极尽奢华,但游客的任务不是权力批判,而是审美。镶着象牙的银器,绘着希腊神话场景、动物、星座的盘碟,展示了欧洲器物文明的美学,也为权力蒙上了一层艺术的面纱。

  2 文化景观:艺术的权力

  守护传统:环城大道与大教堂

  像欧洲的许多名城一样,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的维也纳老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环绕老城的“帝国橱窗”环城大道,汇集了中世纪之后建成的各种风格的经典建筑,文化艺术类的建筑有国家歌剧院、自然史博物馆、艺术史博物馆、城堡话剧院,政治性建筑有古希腊式的国会大厦、新哥特风格的市政厅。漫步环城大道,眼睛比腿脚任务更重,建筑爱好者的拍照任务就更繁重了。但这条大道设计得非常体贴,走累了可以在咖啡馆或公园歇脚。

  在老城中漫步,无论从哪里开始,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大教堂前面,因为它是制高点、地标,从城中的每个角度都能看见它的身影。哥特式的斯特凡大教堂始建于13世纪,高137米,老城中的建筑都不能超越它的高度,维也纳人叫它Steffel。走进教堂,哥特式彩绘玻璃窗辉映着巴洛克圣坛,安东比尔管讲坛上的布道者尚未出现,但做礼拜的人们凝神端坐,不为这些转来转去,还不时发表议论的游客而分神,显然对此已司空见惯。

  拥抱现代:最激进的实验

  尊重传统,但也热情地拥抱现代,这是维也纳人颇为自许的城市精神。传统与现代怪物的矛盾,在巴黎会引发一场全民大讨论(比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的出现),在维也纳,新事物的登场要轻松得多。两个世纪以来,激进的实验从未停止过。19世纪末,一帮青年画家发动了“分离派运动”,宣布与传统艺术决裂,口号是“为时代而艺术,艺术获得自由”。他们的艺术果然获得了自由———作为“新艺术”作品的展览馆,通体白色、头顶金色桂枝的分离派美术馆,已成为维也纳及时拥抱现代的重要证据之一。

  当代艺术也在为生活服务。奥地利画家百水先生设计的国民公寓“百水屋”(建于1980年代),以砖头和废物为材料,以弧线、几何图形和色彩组合而成,外观如同一幅天真烂漫的儿童画。对面是百水先生的“维也纳艺术之家”,里头的海报画廊和云石酒吧是室内建筑艺术的杰作。他另一件深得民心的作品,是如同装置艺术品的垃圾焚化炉,这个超现实怪物负责维也纳1/3的垃圾焚化处理,产生的热水供6万户家庭使用。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林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