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哈尔滨市妇联举办的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论坛上,针对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哈尔滨市一位家庭教育与心理咨询专家指出,因为被父母逼迫一定要成为父母所期望的孩子,最可能成为心理病人,因为他就像盆景、病梅,可能表面精致但是却被扭曲。父母要适时理解孩子,并学会亲子的“相处之道”。
据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李英老师介绍,父母亲的生命状态、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和心灵状态统称为内在状态,往往决定了家庭的氛围。父母亲可能外在表现出来的是自信、进取、成功的,但是其内在状态却可能是焦虑紧张、恐惧和竞争,这样的父母常会带孩子学很多特长班,生怕自己的孩子各方面输掉,因此没有了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尽管有些父母亲外在可能无权无势、没有学历文凭,但他们的内在是踏实、安全和自信的,那么在这样的“窝”中最有可能飞出“金凤凰”,培养出坚强乐观生活的孩子。
李英说,父母亲的内在状态也决定性地影响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方式(特别是5岁以下),互动关系到底是安全、可信赖的,还是不安全、紧张的?这种早期关系互动模式会被反复地克隆到孩子与其他人的关系与互动中去,所以在安全可信赖的关系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交到朋友,有更高的自我价值感,更容易被人喜欢,因而不管最后成功多少,都会有更多的幸福感。
李英建议广大家长,不能固守父母就是一家之长的观念,既要吸取他人成功的教育经验,又要切实体会孩子的观点和意见,多向孩子学习。要接受自己和孩子的限度,如孩子无忧无虑的玩耍时,不要用父母所谓的“正经事”打扰他,不要“粗暴地”夺走他的小幸福、小快乐。在与孩子日常生活中,要恰当的理解和反思,不断地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孩子发展阶段的实际去调适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