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2月25日讯 “宅男已经‘out(过时)’了,我是标准的‘被窝男’”。寒假已经过去大半,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的大一学生郑阳(化名)也修改了自己的QQ签名。“‘宅’几乎成了我整个假期的主旋律。”他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放假期间,他甚至有过吃、喝、睡、玩全在床上,而且连续两个星期的经历。“自己想来都觉得可怕。”郑阳说。
郑阳是知行学院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老家在湖北仙桃。1月21日学校放假后,他先是在家倒头猛睡了两天,以补偿在校期间的“睡眠不足”。为此他还放弃了与高中同学的聚会。“那几天天气很冷,我宁愿躺在床上不起来。”郑阳说,为了让自己休息好,父母每天都会将饭菜端到他面前,让他直接坐在床上吃。慢慢地,郑阳开始了在床上的“蜗居”: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后打开笔记本电脑,上网偷菜、浏览网页,或者是玩网络游戏,吃饭照例在床上,唯一下床的时候就是上厕所。“我就这样在被子里呆了两个星期,普通‘宅男’都没有我厉害。”郑阳说,春节外出拜年,他也是能免就免,一心一意地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上学的时候老盼着放假,可放假了又不知道干什么。”郑阳抱怨说,现在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他也越来越觉得假期过得索然无味。“拜年就是到各家吃吃喝喝,挺无聊的,我宁愿一个人在家玩游戏,可玩过之后觉得更无聊。”
郑阳这样的“被窝男”并不是个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寒假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学生并不鲜见。网上一项调查数据也显示,有超过85%的大学生寒假的大部分时间“宅”在家中,有58.8%的人是用上网玩游戏和看视频来打发时间。有人甚至还恶搞地把“宅男”、“宅女”改成了“毕加索(闭家锁)”和“居里夫人”。
“不是我想‘宅’,是我真的没地方可去。”江汉大学生物工程系大二学生小李说,参加同学聚会、出门逛街,一伸手就得花钱,自己还没挣钱,实在消费不起,还是待在家里最实惠。而湖北大学文学院大三学生小石则告诉记者,自己是不得不“宅”,“我马上就要读大四了,为了能找个好点的工作,假期里我几乎每天都在家看书,打算开学了好好考几个证书。”
对此,有专家指出,大学生太“宅”其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他认为,“宅”是下意识地逃避人际交往的一种行为,有可能导致自闭。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大学生不应跟风做“宅男”、“宅女”,而应该多走出自己的相对封闭的小空间,接触不同的人群。专家解释说,大学是人际交往能力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候缺乏与人正常有效的沟通,严重的可能会出现社交技能的退化,对今后就业、婚恋等产生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