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传媒论坛 正文
赵本山《捐助》的是铜臭?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10-02-23 09:10:12

  春节晚会上,当最受全国观众期待的节目,由赵董事长本山先生领衔主演的小品《捐助》揭开神秘的面纱后,立即招徕一片批评和质疑声,其中被炮轰得最多、最猛烈的当属央视在小品里面植入的两则广告。而最让人抹不直的是,春晚总导演竟然毫不脸红地声称,植入的广告“很自然”,“没有什么其它的生硬东西在里面”。

  何谓“生硬”?《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很明确,即“勉强做的”;“不自然”;“不熟练”。从本山大叔他们的表演来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在“生硬”之列:其一,小品里如果出现一次广告语,那还能说得过去,但《捐助》竟数次出现某网站的台词,很显然是“勉强”塞进去的;其二,兴许正是广告词太多的原因,包括本山大叔在内,几个演员在“做广告”的时候都有点不好意思,不是含混不清,就是磕磕巴巴,自然不“自然”了。再加上小沈阳由去年的主角到沦落为“补充”的配角,在舞台上就跟“老蔫”一样蔫不拉叽的,对他“爹”的不满溢于表演之中;其三,还是小沈阳。也许是临时进剧组的原因,小沈阳的表演已经不是熟练不熟练的问题了,简直就是对艺术的亵渎,当本山大叔和另一个演主角的儿子说“悄悄话”时,他居然如局外人似的坐在那,好像忘记了自己在干嘛。

  当然,我说这么多,并不是想对“赵家班”的表演说三道四,而是想为广大观众,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观众说句公道话。

  春晚从鼎盛到充满沸沸扬扬的争议,一路走下来已有30多年,不仅陪伴了好几代人,给全国人民送去了欢乐,也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30来的峥嵘岁月。如今的春节晚会早已成为千家万户除夕晚上的一个保留节目,咱老百姓吃完团圆饭,都会围坐在电视机前,急切地等待着中央电视台为全国观众捧上的年三十最后一道精神大餐,而且不论节目好看与否,总要等到零点,放一串鞭炮,以迎接新年的到来。这已然成为民间过年的一种风俗习惯了。

  可就是这种除夕之夜的精神大餐,在老少边穷地区还有很多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和孩子们根本无法享受到!我曾经撰文批评央视某品牌文艺节目,一位网友看了后给我留了这样一段话:你们城里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就是这样在你们眼里不咋样的文艺演出,在我们大山里要过好几个月才能在电视上看到。山里农民精神生活的贫乏,你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了解!

  这话至今仍然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是啊,我们现在经常说要关注民生,实际上是单指老百姓的物质生活,而老少边穷地区老百姓和困难群体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匮乏,他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同样十分贫乏,但这一点至今还未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如果,老少边穷地区的人们过了几个月,看到今年的春晚,看到《捐助》节目时闻到的都是“狐臊”和他们闻所未闻的高档酒味,他们会怎样想呢?

  说白了,春节晚会其实就是全国人民共度除夕之夜的一个大剧场,她带给我们的除了欢乐还是欢乐,除了和谐还是和谐,其节目不论是高雅还是低俗,都不能离开这个主题。我们的编导始终要记住一点,那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春晚这道民生大餐变了味!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