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全国千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已经全面实施,这是一个令人振奋和鼓舞的消息。教育兴则国兴,实实在在的“惠教”措施颁布和实施,犹为教育界注入一支强心针。
如今,教育系统推行绩效工资,从国家政策到地方具体实施,因为地方财力、原有历史遗留问题、学校的理解和具体分配等差异,教师普遍呈既期待又观望的态度。比较突出的表现是生怕实施绩效工资之后工资不升反降,“用自己的工资来奖励自己”,福利津贴消失等等。
绩效工资,顾名思义,就是根据个人的实际“成绩”和工作效果来确定的一种工资,它是工资的一部分。我们当中的一些教师,往往只把目光集中到工资的升降,福利津贴的去留等“数字”变化上,却少有人去关注“成绩”和工作“效果”。
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认为,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大,教师的地位和经济收入也随着提高。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也使诸如股票、房地产、讲学等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在很多地方,尤其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和沿海地区,很大教师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购房、买车,置业等投资行为成了很多教师的业余“爱好”。一方面,这些业余“爱好”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增加自身价值和财富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些忙里偷闲的“parttime”又不可避免地使一部分教师责任心下降,“乐不思蜀”,本末倒置。
以怎样的实绩,怎样的教学水平,获得怎样的绩效工资,这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那么,我们究竟用怎样的责任心和“教师良心”,才对得起这份绩效工资呢?
首先,绩效工资是教师工资的重要部分,关乎着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的尊严,不能不重视,再热烈的关注和讨论都无可厚非。对于在实施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顾忌和不安,也是可以理解的。随着法治的健全和社会信息的公开,提高教师工资和待遇,相信已经不再是一句空话,逐渐提高,逐步规范将是教师工资和待遇的必然趋势。
其次,承担责任则意味着回报,同样也意味着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包括物质的,比如,教师工作所付出的时间、精力等;也包括精神的,如工作的压力、教育教学的各项难题等等。可以说,绝大部分的教师是充满责任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的。但是,正如前文所说,基于各种原因,有一部分“不务正业”者却背着教师的受人景仰的“教师的地位”,领着教师逐步提高的“教师工资和待遇”,却做着一些违背“教师良心的”教育教学工作。备课、上课马虎,不批改作业,学生思想问题不管,对家长和领导提的意见充耳不闻;办公室谈论是非,钻研“房经”、“车经”,诸如此类。
时代在变迁,已再不提倡教师“清贫”和像蜡烛一样的“牺牲”精神,但这不是说我们就不用干活了。“教师的良心”应该是一种忠守本职,钻研教学、教育学生、不断提高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固然有点利欲熏心的感觉,也是大众普遍否定和抛弃的。但是,我们在关注包括绩效工资在内的自身价值体现的同时,更应该赋予自己一份社会责任。误人子弟,不学无术,既是自身的无能,也是教育的耻辱。
在新的形势下,作为人民教师,理智和客观地看待绩效工资和利欲,做好本分,调整心理,化压力为动力,方为上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