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以公立村为试点,多措并举打造示范村,在全区新农村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头的作用。
一是领导齐抓共管,形成三级干部联动机制。实行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乡领导重点抓,包村干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包村,每周现场办公一次,半个月召开一次推进会,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每天驻村干部还现场督办检查,乡村两级干部齐上阵,合力推进。
二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为农民减轻负担。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采取区财政“拨”一块、乡财政“挤”一块、村集体经济“用”一块,区乡村三级联动社会“筹”一块,施工单位“垫”一块的办法,确保“三项工程”资金到位不浪费。对泥草房改造的农户,区、乡两级给予补助5000元,对拆除泥草房的农户给予补助2000元,对在改造资金上有困难的,乡政府协调银行提供贷款3万元,并贴息一年,各村还根据集体经济积累情况,给予每户适当的补助。
三是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在区委的号召下,区、乡、村各级干部深入百姓家中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经过引导,许多农民都主动拆除院墙、让出庭院,方便通村路建设。
截至去年末,区、乡、村累计投入公立村新农村建设资金600多万元,完成泥草房改造89户,村内7800延长米的巷路全部实现硬质化,建设了400平方米的两层村级活动室及1700平方米的活动广场。一枝独秀引春来,遍地开花俏争春,尖山区将以公立村为样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