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尖山区谋划发展新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生态平安和谐尖山区为总目标,以园区引领、招商上项目为总牵动力,“四轮驱动”实现了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尖山区新一届领导班子始终把经济工作做为全区工作的重心,通过寻找新突破口,打造新平台,构建新格局,努力推进富民强区产业实现战略升级。去年初以来,该区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发展大计,寻找经济工作新抓手,分析经济运行态势,还具体成立了8个重点项目推进组,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到人,努力实施“工业强区、城市兴区、生态立区、民营富区”四轮驱动战略,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生态建设等项重点工作。一是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该区突出上门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书记、区长曾亲自带队赴沈阳、天津、浙江、深圳等地进行大规模招商活动,举办了“尖山区(沈阳)招商引资推介会、尖山区首届经贸文化活动周等活动。在第十八届哈洽会上,尖山区签约额达2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在项目引进上,还严把立项、环评、安评、用能、规划和工地“六关”,着力引进产业带动力强、产品配套关联的“大高外”项目。同时,加快各类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抓好路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套完善供排水、照明、绿化、水系、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努力提高对各类项目的承载能力。目前,中国农科院双鸭山种植研发基地等7个项目正在进行施工建设;方达选煤、烽烨粮油等投资超千万元的骨干企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经济实力日益壮大。二是以抓载体为牵动力,推进“五大园区”建设。目前,尖山区“五大园区”即双福循环经济园区、城南生态工业园区、双兴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中植文化园区、物流贸易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尖山区城南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32万平方米,一期建设面积为22万平方米,已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完成了土地征用、变更,修建了6米宽、1491米长的建园1、2、3号白色混凝土公路,园区内现已全部实现了“六通一平”。投资8000万元的美国杜邦风筒项目的入园手续已办结完毕,将适时开工建设;双福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已经完成前期土地测量及产业规划;双兴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已累计投资1.2亿元,国家及省已下拔了一期项目资金250万元,将全部用于新农村产业项目建设;中植文化园区的艺术设计、书画装裱、艺术教育等文化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文化一条街”粗具规模,新一轮招商和资源整合工作正在全面启动。此外,物流贸易园区已完成选址工作,进入审批阶段。三是真心服务“三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该区实施党政领导干部“包扶村屯”工程,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去年,是该区乡村面貌变化较大的一年,市、区、乡、村四级财政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修建乡、村高等级水泥路20条30多公里,铺垫砂石路1万多延长米,安装现代化标准路灯80盏。在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四海仙桃”、“中德提子”、“特色花卉”等已成为优势产业。双富村甜糯玉米项目发展迅速,已趋于规模发展。原鲜新村和民俗风情园建设工作已完成选址,现进入报批阶段,并列入2008年全市重点工作。四是加强中心城区生态建设,绿化美化家园。最广泛地发动居民群众,对辖区内的山体、河流和花、草、树、绿地等进行培植和保护,对小尖山、翠峰山、云峰山实行畜牧禁放管理、养殖户搬迁和划线保护。在安邦河区域中心段,重点加强了两岸植被恢复,对沿河小开荒进行了重点治理,植树2.2万株,绿化面积7万多平方米,退耕还林105亩,安邦河中段污染得以有效控制。同时,承担起了全区背街巷路的卫生保洁工作,加大了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对社区内的“小开荒”、“篱笆墙”、“铁栅栏”、“砖头墙”等进行了统一清理。组织学校、村屯、社区植树8000多株,城区栽花种草绿化面积3万多平方米,中心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了根本好转,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
大举措带来大发展。截至去年12月末,尖山区实现工农业增加值7132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8.1%。;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176万元,同比增长24%;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40576万元,同比增长92%;新开工项目8项,竣工投产项目4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5813万元,同比增长79.5%;工业企业利税实现27611.1万元,同比增长7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0745.66元,同比增长24.74%,全区经济保持在高位上持续稳健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