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精彩人生 正文
孟京辉:“玩儿”的境界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9-25 09:41:04

   

    “很好玩、很来劲儿!”对于这个要花去自己两个月时间的北京青年戏剧节,孟京辉“捯饬”起来倍儿精神。他对《青年周末》记者承认,自己办这个戏剧节,的确是有“野心”。

  不过他说,这野心绝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要去统领什么戏剧界,而是要让他心目中“审美的戏剧”,占领国内舞台最重要的位置。

 

“我是有一个野心”

  “有人说,你在青戏节上投入这么大的精力,是有着统领中国青年戏剧家的野心。你有这野心吗?”

  对《青年周末》记者这个听上去有些尖锐的问题,孟京辉立刻连声答道:

  “没有没有,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但我是有一个野心,就是让‘审美的戏剧’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占据特别重要的位置。”

 

 

  9月7日晚上7点半,北京蜂巢剧场,2009年北京青年戏剧节(以下简称“青戏节”)开幕式马上就要召开,《青年周末》记者在熙熙攘攘的剧场门口“逮”住了孟京辉。

  此时的他,仍然是那身松松垮垮的黑色休闲西服,招牌式的大波浪卷发,这些看上去都带着十分浓重的“孟氏标记”。他的头衔是“青年戏剧节艺术总监”,而在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头衔背后,他其实更像是一个把控全局的总导演

  从开幕式当晚现场的情形,人们就不难发现这一点。

  离开幕式还有5分钟,包括北京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中国话剧院院长周国强等人在内的诸多嘉宾名流依次来到。孟京辉一人站在楼梯口迎接,每来一位嘉宾,他就迎上前,或握手或微笑或点头,问长问短,一番寒暄。

  濮存昕一上来,就给了孟京辉一个热切的拥抱。个子比孟京辉高不少的濮存昕,热切地“挂”到孟京辉身上,像个孩子似的故意把全身重量都压了上去,一下子身子前倾,双腿几乎拖在地上。这个夸张的拥抱让孟京辉承受不住,抱着濮存昕连退几步,引起周围人一片笑声。

  此时此刻的孟京辉,完全是一位主人的模样。就如同《恋爱的犀牛》是他的孩子一样,大概人们也可以把青年艺术节看作他的另一种形式的孩子。

  参展的20多名青年戏剧导演,都是孟京辉一手挑选出来的,看上去都非常年轻,有些才从学校毕业不久。开幕式有一个环节是这20多名年轻人,依次站在舞台中央说一句话。这时站在舞台边上的孟京辉,关切地注视着他们,有几分担心。所幸这些年轻人的发言都相当精彩,每当一名年轻人讲完,观众席爆发掌声,孟京辉脸上绽出的笑容就含着几分欣慰。那神情,就跟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考了好成绩没什么区别。

  “这是一个开创历史的时刻!”主持人上来的这第一句话,也许正描绘了孟京辉此时的心情。

反对媚俗和媚众

  “究竟什么是‘审美的戏剧’呢?”

  孟京辉在“接客”的间隙中耐心接受了《青年周末》记者的突击采访,他回答道:“那些纯搞笑的、休闲的戏剧,我认为不能算审美的戏剧——最重要的是,所谓审美的戏剧,不是简单的娱乐,也不是简单的教育。”

 

  “我看着身边一个个叛逆少年变成温和的中年人,在街头大声唱歌的人现在安静地坐在桌角。”跟孟京辉长期合作的剧作家廖一梅写过这样的句子。

  而如今的孟京辉,外表看上去,早已经是一个温和、热情的中年人。在整个开幕式上,当其他人上台讲话时,他安静地跟其他工作人员站在台下一角,注视着舞台。人们欢笑,他亦欢笑;人们鼓掌,他亦鼓掌。

  只有当一干领导依次发表完讲话,到了最后的压轴时刻,主持人宣布请出“青年戏剧家的领军人物——孟京辉”之时,他才在全场热烈掌声的伴随下,跨出很大的步子,迅捷地跳上舞台。

  他用有力的声音宣布“9月是戏剧的月份”,宣布“我们要创造未来”。这个时候,你能看出这个舞台真正是属于他的。而在他那温和的中年人外表之下,已经隐隐然有一方盟主的气派。

  十多年前,排演《思凡》、《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的孟京辉还年轻,也远远还没有今天这样斐然的名声。那时人们去看孟京辉,似乎是一种品位高的表现。

  但现在不一样了,人们乌泱乌泱跑去看《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似乎不看孟京辉就成了“非主流”。他的新戏《堂吉诃德》,9月初刚刚在国家大剧院演完第一轮。明年初还要继续上演第二轮,地点仍然是在国家大剧院。

  此一时彼一时,孟京辉自己的一些观点也就难免发生某种微妙的变化。

  1999年前后,孟京辉在接受采访时还一再宣称自己“越来越意识到市场的重要性”。当时他这样说:“一个戏必须得有观众才能实现价值,戏剧是现场交流的艺术形式,它跟书不一样,有的作家死了好多年才能被人发现价值。但戏剧不行,现场非常重要,你要给观众的东西必须得在当时完成,因此你的戏必须让观众看懂。”

  孟京辉在戏剧中使用的手法非常典型。最近两年时尚界有一个词被用滥,那就是“混搭”。殊不知,孟京辉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大量“混搭”。包括中国元素的运用,方言、三句半、傀儡戏、白蛇传等等,被他信手拈来,戏谑感极强,让本来的荒诞先锋话剧快要变成了周星驰式的爆笑电影。观众的笑声越来越大,而聪明的孟京辉也越来越在主流社会里如鱼得水。

  10年后成为国内戏剧界翘楚的孟京辉,开始转而关注比市场更“高级”的领域。他在电视镜头前说市场就是臭狗屎;他说他从来不去取悦观众,他只做自己喜欢的戏,但观众反倒更喜欢他,因为他尊重了他自己;他说先考虑观众是非常可耻的行为,艺术家不能把自己当包子卖,而要做出符合时代的作品,要有真家伙……

  此时的孟京辉,旗帜鲜明地反对媚俗和媚众。

  9月7日晚的青戏节开幕式,从参展戏剧中精选了一些片段进行汇报式演出。这些片段中,有些还能让人看出一些朦胧的寓意,而有些就相当晦涩。走出剧场,一些媒体记者聊天,有人说自己“很困惑,不知道他们在演什么。”

  而这,也许就是孟京辉当下的口味所在。接受《青年周末》记者采访时,他更是将自己的关注点“升华”,指向整个中国戏剧界的现状。他反对如今舞台上那些单纯搞笑式、或者说教式的作品。他要推动自己心目中“审美戏剧”占据中国戏剧舞台的更重要位置,而前卫戏剧,就包括在他所说的“审美戏剧”之中。他对这一“野心”毫不掩饰。

“9月份就别干别的了!”

  “花这么多时间到青戏节上,不会耽搁你创作的时间吗?”

  “还好还好,也就两个月,就当玩儿了。”孟京辉笑着对《青年周末》记者说:“会付出很大精力,但是是值得的,很来劲儿!”

 

  “9月都别干别的了,来参加我们的青戏节吧,上午读读莎士比亚,下午听听音乐会,晚上再看一场演出,多么享受的事情啊。”孟京辉高调地为青戏节做着宣传。

  从筹备到完成,青戏节要花去孟京辉两个月的时间,可见孟京辉对这个戏剧节的重视程度。从相反的角度,或许也可以看出青戏节对孟京辉的重要程度。

  北京有“大学生戏剧节”的传统,青年戏剧节曾经是“大戏节”的一个展演单元。前两年,在北京戏剧家协会的推动下,青戏节从大戏节中独立脱离出来,成为新一批青年戏剧人呈现作品的一个舞台。去年起,孟京辉主动担任了青戏节的艺术总监,同时提供自己的蜂巢剧场作为场地支持。

  位于东直门的蜂巢剧场,前身是东创电影院,孟京辉把它接过来,改造成一个380多个座位的小剧场,据说是“亚洲最大的小剧场”。最重要的是,这是孟京辉“自己的剧场”。“从设计到运营都能自己决定,没人指手划脚。想挂画儿就挂,想砌墙就砌,不合适再拆了。”

  在孟京辉的旗帜号召下,今年的这一届青戏节比去年规模壮大了很多。

  孟京辉告诉《青年周末》记者,去年只选出了11部作品,今年一下子就22部。而这22部是从国内外80个报名作品中遴选出来的。光是挑选这些作品,工作量就相当大。

  “还好,80多部戏,挑挑就出来了。”孟京辉的字斟句酌中透着谦虚,“我们依据他们的作品展示,从人员才华、内容等方面判断,然后由我们评委会的一些戏剧家共同来把握。”不过他还是承认:“我基本参与了整个过程。”

  《青年周末》记者又问道:今年青戏节跟去年比,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从内容上来说更丰富了,原创的,国外的,越来越好玩了。” ——“好玩”这个词是孟京辉最近提及率颇高的一个词。

  前些天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称自己是带着一颗“玩心”执导《堂吉诃德》:“整个过程都很好玩,好多戏不是我导的,而是演员们自己玩着就排出来的。”

  也许,对孟京辉这样够“资格”的艺术家来说,“好玩”已经成为了一种更高的境界。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