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8000万元拍摄的商战大片《白银帝国》将于8月21日全国公映。本报和郑州MK保利国际影城组建的大河电影评审团邀请20名影迷,昨天抢“鲜”观看了这部影片,看后观众见仁见智。《白银帝国》花了真金白银,有打造成“帝国”的雄心,但影片呈现出来的更像“拉洋片”,美则美矣,可惜总有一种接不上趟的感觉。
割舍不断的“关帝情”
《白银帝国》改编自成一的小说《白银谷》,以儒家文化为底蕴,晋商历史当基石,讲述了清末民初富可敌国的山西票号天成元父子之间的传承及一场三角恋情。中国华尔街传奇、金融风暴背后隐藏的是晋商心中割舍不断的“关公崇拜”。
在历代山西名人中,没有一个人比关公受到的崇敬更高。关公对山西人来说,不仅是守护神还是财神。当年,晋商的店铺里关公是必供的,全国每个山西商人的会馆都必定有关公庙或供奉关公的地方。他们在关公塑像前发誓,也在关公塑像前反思或忏悔。晋商对关公的崇拜不是一种仪式,而是把关公作为一个符号,代表他们的企业灵魂。流布天下的晋商“大义参天、至诚至信”的经商理念正是通过关公像前袅袅的香烟而薪尽火传。影片开始不久,镜头就对准了会馆内的关公像,影片中人物的言谈举止、行规帮规都或多或少地看出关公文化的影子。影片最后,康家人用无数的白银换来了让自己内心安宁的“仁义”二字,更是晋商“重义”的最好体现。影片《白银帝国》的投资商是台湾富豪郭台铭,身为晋商后代的他在数字化时代精心修建了一座晋商心中的“关帝庙”。
眼花缭乱的“拉洋片”
影片旨在体现晋商制度,发扬晋商精神,向全世界介绍纵横五百年的山西商业文化,想说的东西太多太多。影片人物涉足的区域从山西大院到北京皇城,从戈壁大漠到十里洋场,可拍的精美画面很多很多。时代跨度从清末到民国,八国联军、义和团、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都有涉及,商战、绑票、父子三角恋等商业片元素皆有,给导演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更重要的是剧组“不差钱”,远征山西祁县、太谷、平遥、榆次、灵石、晋城、沁水、陵川及敦煌、青海、天津、北京等22个景点拍摄,希望借由最磅礴的场景,重现此商业帝国昔日的荣光。在这些精美的场景中郭富城、张铁林、郝蕾尽情展演他们的商战传奇、爱恨情仇。影片每一个片段可以说都是精美的,不知是导演太爱惜自己的羽毛还是第一次执导电影剪辑手法还不够娴熟,《白银帝国》看起来如同“拉洋片”,美则美矣,可惜总有一种接不上趟的感觉。
见仁见智的观后感
观影结束后,大河电影评审团评审员大多给影片打了4分以上的高分,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他们喜欢这部影片的理由也不尽相同,各有各的兴趣点。杨志军认为,欣赏了阵容强大的明星表演,美丽的画面、精彩的商战故事,结尾时强调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很有教育意义。瞿莉娟则认为,在厚重的历史背景下,以晋商的仁义经商为线,围绕大国、小家、朋友、亲人、爱情、友情多线发展,让人看后深有感触。
郭富城在《白银帝国》中说:“知易行难。”《白银帝国》能拍成这样,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