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回”,父亲轻声呼唤着,隐隐约约,我听见了。在五年前,即使在我家门外,我都能清晰地听见父亲叫唤我的声音,而现在,他在卧室,我在书房。“什么事?”我循声而去。“如果你晚睡的话,麻烦在十二点半的时候叫爸爸吃药,在桌子上的头孢。”“你又有炎症了?”“是啊,老了,咳嗽老好不了。”“好,我会叫你的”。
十二点半,我走进父母的房间,开了灯,昏暗的灯光下映入眼帘的是母亲蜷缩的身影,脚上由于操劳而起的水泡格外显眼,年近花甲的母亲为了我的生活仍然坚持打拼,在我的印象里,母亲永远是坚强的,憔悴的。身体一直很健康的父亲这回被不停的咳嗽害惨了,他用颤抖的手肘支撑着身体把药吃了下去,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父亲重新躺了回去。我走到门口,回头看见的又是父母的背影。
父母的辛劳从不让我看见也从不让我参与,他们只是敷衍地抱怨着我的不懂事,却从不让我真正吃苦过,从小到大我只能从背影中揣测他们的劳苦。我真情流露的时候,好似总是背着他们,他们向我显明最深的爱意时,也好似恰巧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背影。我很少走进他们的世界,他们也总是徘徊在我很少对外开放的心门之外,久久不愿离去,却也不会贸然闯入。小学,中学,大学,作为男生的我总是执著地消化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不愿和父母交流,让他们共同分担。每当我踏入家门,父亲总是神采奕奕地在门口迎接我,仿佛在奢求着儿子一丝一毫的眼神交流,可我,总无情地走入书房,开启电脑。父亲失望离开的背影与我面对电脑的背影寂静地相对着,空白,一片空白。每当我周末回家,母亲总是忧心忡忡地问我想吃什么,我总没好气地说随便。殊不知没我在的时候他们的晚饭是何等简单,泡饭,饺子,包子,糯米粥。更不知一周没见我的母亲是多想听听儿子的声音,那份渴望,那种期盼,也许只有我当了父亲才理解得了……
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父母老了,岁月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痕迹。我坐在房间里,旁边就是父母的房间。此刻,我的思念像决了堤的洪水,咆哮而来,裹挟着二十几年的歉意与内疚,呼啸而去。父亲慈祥的微笑,母亲粗糙的双手,父亲的苍白,母亲的憔悴,父亲的教诲,母亲的唠叨,都如海上的巨浪,一次又一次冲刷着我80后的麻木与自私,净化着我被歉疚腐蚀的心灵。报答?感恩?我是该做些什么了。
80后的孩子都有大把大把的青春可供他们去闯,去挥霍。可我做不到。不是我懦弱,没有上进心,而是我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父亲59,母亲58,很多80后孩子的爷爷奶奶也许只比我父母大个几岁而已,我才只有大二。我要以最快的速度步入正轨,让父母不至于太操劳,让他们放心。儿子过得好,能够取得成功,才是他们此生最大的幸福与宽慰。我了解,我必须去做。爸爸,你爱戏剧,爱看书,我会尽量买到所有的戏票让你听个够;妈妈,你喜欢小狗,我会挑选个最适合你的,让它丰富你将来的退休生活!我必须去做。现在说一切都太早,一切都是虚无缥缈。就在此刻,我要求自己,必须实现!为了我最最深爱的父母!
不要抱怨父母的唠叨,这是天使的声音,少了它,你的人生将会缺失;不要埋怨父母做的菜肴,这是人间最可口的美食,它的配料是真情;不要避开父母的眼神,它饱含着这世上最深切的爱意,不含杂质,独一无二。为他们捶捶背吧,为他们揉揉肩吧,和他们谈谈心吧,这些轻而易举的小事是给他们最好的补品,他们会因为这些小事青春永驻。记住这些话吧,这是一个不太孝顺的儿子二十年来一点一滴总结下来的肺腑之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