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精彩人生 正文
“十不闲”范正安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7-09 08:42:03

在参加“齐鲁文化关东行”的艺术家中,范正安是最“忙”的一个:他表演的是泰山单人皮影,又叫“十不闲”——摆弄皮影人儿、唱词念曲、鼓乐伴奏……全由一人包揽,五官、四肢、头脑都不能闲着。

“来者何人?俺乃泰山石敢当!胆大的妖狼,竟敢在泰山上拦路吃人,俺岂能容你!”在十余天的“齐鲁文化关东行”活动中,范正安表演的泰山皮影《石敢当除狼妖》让观众领略到“天下一绝”的独特风范。

-这些皮影在我眼里就是真人儿

每次演出前,范正安都要拎着一个大提箱,提前到舞台上装“架子”,也就是演出台子——一个铁架子撑起的约两米见方的银幕。他说:“这箱子里边装着十几口子人呢。这些皮影人儿时时跟着我,在我眼里,它们都是真人,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

65岁的范正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泰山皮影这门民间艺术目前的唯一传人。和其他地方的皮影不同的是,泰山皮影是“单人皮影”,整台演出都是独立完成。“台前台后都是‘单打独斗’,会不会感到孤单?”记者问。“说内心话,有那么多观众喜欢我的皮影,我特别高兴,从来没有感到孤单。”范正安用他洪亮的声音回答。

-结缘皮影50年 温总理看过我表演

范正安结缘皮影,算起来50来年了。10岁那年,皮影艺人刘玉峰的“影挑子”来到范正安的家乡演出,把他给震了:还有这么好玩的戏呀,就一个人、一副挑子、一个“架子”,竟然把那么多的故事演得活灵活现!从那时起,他就迷上了皮影,几年后,正式拜刘玉峰为师,成为“单人皮影”的传人。

1965年,范正安应征入伍,不料退伍后,他以前所在的泰安县曲艺队解散了,为了养家,他无奈之下当了食品公司的驾驶员。不过,对于皮影,他仍念念不忘。50多岁时,他对传统的“单人皮影”演出方式进行了改造——将手击鼓乐改为用脚伴奏,增加了一门绝活。“这样一来,操弄皮影、唱词念曲、伴奏可以同步进行,表演情绪、现场气氛再也不会因伴奏而中断,戏的完整性和演出效果达到了新的境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娱乐方式的改变,泰山皮影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曾一度被冷落,观众稀少,范正安的绝技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2006年,泰山皮影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当地政府积极资助和扶持,为范正安创造了许多演出机会,他感到特别欣慰。“温总理也看过我的表演,给予很高评价,给了我很多鼓励。政府这么关心和重视民间文化,我看到了希望!”范正安激动地说,“作为一个民间艺人,我切身体会到现在这个时代确实是盛世。我师父他们演得很好,但没有赶上这个好形势,我赶上了。如果国家对民间艺术不重视,我们这代艺人还会和从前一样,一辈子默默无闻,更不可能登上大雅之堂。”

-正着手整理百余个皮影戏本

范正安表示,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不能光依赖政府,艺人自己也应该有所作为。他告诉记者,这些年,他正着手整理多达100余集的古今皮影戏本,“过去皮影演出都没戏本,全都是口头传,我要是再不整理下来,一些老戏就失传了。”每年,他还要推出几出新戏,吸收当今流行语言,以适合年轻观众的口味,“民间艺术也得跟上形势啊”。

“皮影戏大都是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故事,让老百姓在快乐中体会咱们中国人的是非善恶观念和最朴素的感情,这也是我特别热爱皮影的原因。”范正安说,“干了一辈子皮影,感情越来越深了,现在我演皮影的劲头越来越强了。”

在东北三省的演出中,很多观众请范正安签名,他总是一笔一画地写下“泰安皮影,范正安”,写完还总是说,“我没文化,没上几年学,字写不好。”

什么是文化?范正安并不擅长用理论去概括。他用身心来体会,以一生来演绎泰山皮影这门民间艺术的精髓与魅力。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