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精彩人生 正文
雕漆大师文乾刚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6-19 08:59:5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系列:雕漆大师文乾刚

雕漆工艺传承人 文乾刚

文乾刚小传:

文乾刚1941年出生在山海关镇(今属河北秦皇岛),他自幼酷爱美术,5岁时就开始痴迷绘画,常常随手涂鸦。中学毕业文乾刚进入原北京工艺美术学校(现北京艺术设计学院)雕塑专业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雕漆厂工作。50年来文乾刚在雕漆艺术上做出了显著成就。

2006年雕漆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文乾刚被定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年,2007年,文乾刚被国家发改委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目前,中国的雕漆工艺美术大师仅有7人。

文乾刚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艺术家之一,2007年他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雕漆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文乾刚的雕漆作品在当代影响很大,不仅包揽了从2002年到2005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的金奖,而且很多作品被国家收藏:中南海怀仁堂里的雕漆大壁饰、发改委农业生态会议中心的壁画、中央军委摆放的雕漆瓶、人民大会堂接见厅的剔红“五龙闹海”盘等都是雕漆精品。在6月13日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的前夕我采访了这位著名的大师。

2009年6月2日中午我在北京朝阳区东风艺术区文乾刚工作室见到了文乾刚。东风艺术区原是朝阳区东风乡农场的货场,货场因历史原因废弃,但一直没有开发规划,改造之后成了现在的艺术区。工作室很简陋,门口只有一个门牌号:16—1,再没有其它任何的招牌。工作室内看上去则更像仓库,在被打了几个隔断之后形成了几个不同的工作空间,除了正在做的雕漆工艺品外,工作室内还陈列了一些成品、半成品。因为事先约好,大师知道我的来意,便聊了起来。说起“雕漆”、说起“剔红”大师滔滔不绝,所有的话语都渗透着大师从事雕漆近50年的感触。

别无选择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我以为大师可能是世家和雕塑和雕漆有着很深的渊源。但是大师说并非如此。他说只有喜欢画画儿是自己从小特别的爱好外,其他的经历都是自己别无选择的结果,就是自己画画儿也没有受到家里任何人的影响。

1941年,文乾刚出生在山海关镇(现属于秦皇岛市)。那时的中国战火纷飞,文乾刚的童年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在他的记忆中,童年时代除了战火纷飞、生计的困顿,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的涂鸦了。他说5岁时就对绘画很痴迷。画得最多的是武侠小说里的人物。没有纸,就在墙壁上、地面上画。当时人们的烟盒里,都有画片,他费尽心思的收集照着画。上了小学、初中一直在美工组学习绘画。1958年文乾刚初中毕业,由于历史原因,他不能报考中央美院附中,不过,还不错的是原北京工艺美术学校(现北京艺术设计学院)没有拒绝他,于是文乾刚进了这所半工半读的学校。1961年文乾刚从雕塑专业毕业后即被分配到北京市雕漆工厂工作。

文乾刚说,他进了工艺美校后,是被分到了雕塑专业的;从工艺美校毕业后又是被分配到雕漆工厂工作的,这些除了服从外他别无选择。

文乾刚进厂工作的第一年,是实习阶段,所有人都要到车间实习一年,文乾刚也不例外。到车间,拜了师,开始学习雕刻。每天8小时,就是坐在桌子前练习基本的雕刻。这一年,文乾刚学习了山水、人物、花鸟等雕刻的主要工序。一年实习结束后,文乾刚被分到了设计组。但是3个月之后,他又被领导派到了车间,一待就是3年。这3年中,文乾刚每过几个月就要换一道工序做。每个工序干不了几个月,刚熟悉、刚掌握,就又被派到下一个工序去了。三年下来雕漆工艺的每道工序文乾刚都干了一遍,掌握了雕漆的全部流程技艺。

这4年的工作的经历文乾刚也是别无选择的。但是,文乾刚后来明白了,自己在设计组工作的三个月,是领导发现他的美术基础不错,有意地把他放到每道工序上去学习,目的就是要培养一个全能的人才。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刚开始文乾刚也嘀咕:怎么老让我劳动呢?但是,文乾钢说,嘀咕归嘀咕、疑问归疑问,60年代初,那是一个特别的年代,提倡的是螺丝钉精神,把你放在哪里就“专研”到哪里,干什么干好,学什么学好,容不得半点马虎。领导的决策和文乾刚的认真使他从“杂工”做起,最终成为了雕漆厂总工艺师。

“别无选择”成就了今天的一位少有的雕漆工艺大师,文乾刚说他是幸运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作为一位“全能型”的雕漆工艺工作者, 文乾刚渐渐成为厂里挑大梁的角色。厂里新投产的工艺设计都由他来写工序、流程,包括产品用什么规格、怎么用漆等等,同时还要负责老产品工料定额的修订。

时代变化中丰富的“马圈”和“难产”的梅瓶

文乾刚刚到北京雕漆厂时,雕漆厂生产的漆器产品只有几十个品种。开始时,为了改良产品,做了大量的设计,有几千种之多,常销的就有几百种。后来文乾刚认为这些作品都是平面的,没有新意,就琢磨着开发立体雕漆品种。

在他设计的立体雕漆作品中,最出名的是仿唐三彩的雕漆马。刚开始,为了做好马的造型,他去东风农场、红星农场,还有灵山写生、画马,但是做出来的造型总觉得不够味儿,马内在的精神很难表现出来。后来,文乾刚想到了唐三彩,便多次参观中国历史博物。终于他找到了一匹让自己满意的马。在这匹马造型的启示下,文乾刚结合雕漆的特点,设计了一批大小不一的独具匠心的雕漆马。那时大约是在1977年的春节前后,当时正好北京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经理到厂里来,看到后惊叹道,“我攒了这么多马、卖了这么多马,这马最漂亮!你做多少,我要多少!”此后10多年的时间里,雕漆厂一直在做雕漆马的订单,当时平均工资不到40元,一件雕漆马就卖7500元。“马”成了厂里的主要收入项目。雕漆厂的角角落落摆满了“马”,文乾刚戏称雕漆厂“都成了马圈了”。

20世纪50年代末,北京雕漆厂是北京工资待遇最好的企业之一,许多人都托关系走人情把自己的子女安排进厂。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北京从事雕漆工艺的有1500人。月人均奖金就有1500元,这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难以想象的。文乾刚回忆说,当时不仅是雕漆,北京所有从事传统工艺美术品生产的工人日子都很好过。那时的北京工艺美术集团有自己的企业、学校,产品在国际国内屡获大奖,能获得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人光荣得不得了。大家好像根本没有想过生存、发展的问题,每天都有数不完的活计要做,而且都是要出口的。然而,进入90年代后,计划经济的弊端,使雕漆艺术陷入与市场脱轨的尴尬境地。尤其是90年代末期,北京雕漆厂的境遇急转直下,北京雕漆厂100多个技术一流的雕漆匠师中只剩下15人搞雕漆。

这时文乾刚明显地感觉到,老祖宗留下的手艺要面临严峻的考验了。于是他召集了一些人,决定做一系列工艺水准高的雕漆产品,目的不是挣钱,是想做一些真正的工艺品拿出去展览,要让圈外的人认识中国传统的雕漆工艺,让更多的人知道雕漆工艺是一个很不错的中国传统艺术品类。这一决定以及实践上的坚持,文乾刚达到了目的,于是有了一系列的获奖作品。其中获第五届西博会金奖的剔红《梅瓶》,就是其中的一件。完成这件作品的过程比较坎坷。这只梅瓶光是设计就花了文乾刚3个多月的时间。在进行雕刻这一工序时,因为当时正处于雕漆厂改制期间,工厂管理混乱,雕刻师觉得做出来也没意义了,就停止了雕刻。等文乾刚知道的时候已经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当他找到被丢弃在仓库角落里的瓶子时,漆的硬度已经不能继续进行雕刻了,这只瓶子就费了。好在设计还在,文乾刚就从头再来,前后历时3年,做成了一只中字造型的“剔红梅花瓶”。于是最初想做的一对梅瓶成了今天的一只梅瓶。这只精美的“梅瓶”,属于脱胎传统梅瓶造型,高100公分,方锦地上布满了梅花,朵朵盛开,韵律优美,雍容华贵。

   文乾刚工作室 打造精品雕漆

2002年文乾刚退休后成立了自己的雕漆工作室,工作室设在北京艺术设计学院。文乾刚说这所学校原本是以中国传统工艺起家的一所学校,随着发展变化,现在的教学与专业则转向了现代艺术,当时的学校领导想恢复一些传统工艺的项目,但财力不足,另外,即便恢复也不知道发展前景如何,于是在别人的建议之下成立了几个传统工艺工作室,作为试点来进行试验。这其中就有文乾刚的雕漆工作室,主要是供部分老师和学生参与一些教学项目,文乾刚还给学生开了一个关于雕漆的讲座,另外的作用是对外参观。

工作室作为试点并不属于学校的编制,但又需要一定的工作人员,他们是需要工资的,这样文乾刚就面临了经营的问题。2003年,由于技术工人逐年减少,产量连年递减,北京雕漆厂被迫改制停产。一些下岗的雕漆技师也来到了文乾刚工作室,或许主观上他们是为了“讨碗饭吃”,而客观上他们挑起了传承传统工艺的担子。工作室的规模在慢慢的发展壮大,最后工作室增加到了18个人。本来按照最初的设想,学校是准备加大力度发展这个试点的。但这所学校经历了并入北京工业大学和更换校领导的关键性变化后,最初的目标发生了变化,学校提供的40多平米的面积对于这项工艺来说实在是太小,于是文乾刚把自己的工作室搬到了现在的东风艺术区。

90年代雕漆厂效益不好的时候,文乾刚曾经出去跑公关,给工人找饭吃,文乾刚说那段日子让他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最重要的是认识到了雕漆在室内的整体定位。这对今天工作室的发展不无益处——文乾刚现在做的雕漆工艺品就是以室内装饰为主。

其实当年文乾刚成立工作室之时便是一脚踏进了商海,几年下来,文乾刚的结论是:现在国内对雕漆产品有需求,雕漆艺术的品质和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识,喜欢收藏雕漆艺术品的人也渐渐多起来。但是他也强调,市场需要的是精品,雕漆要发展还得走品牌经营的道路。他的这个工作室,走的是品牌之路,做的精品雕漆。

2006年,雕漆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这些文化遗产项目,国家将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文乾刚说他的工作室目前还不能享受这些政策,按规定他必须成立一个公司,有了营业执照之后才行。目前文乾刚正在向相关部门申请雕漆设计公司,预计年底可以正式对外营业,他说那时的工作室将有一个新的工作环境。

在一定意义上,现在文乾刚工作室已经成了他自己和一些雕漆技师赖以生存的一个栖身之地。2007年文乾刚被定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些,虽然自己成了继承人,那在自己之后呢?这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于是文乾刚和他的工作室也承担了培养继承人的重担。但是继承人能不能培养出来谁也不知道。

  雕漆工艺发展现状

文乾刚说中国的雕漆工艺目前还处于濒危期,这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从业人数极少。文乾刚说根据自己估算,如果把以赖雕漆工艺为生、把设计和雕刻作为从业标准来算的话,整个北京的雕漆从业人员不超过30人。他自己的工作室共有18个工作人员,实力最强,同时自己工作做的都是大型雕漆工艺品出售价格是最高的。

其二全国的雕漆工厂都已不存在。我国的雕漆工艺除北京之外,还有甘肃天水、山西新绛县、扬州等地都有雕漆工艺,不过风格各异。甘肃天水的雕漆被称为陇中雕漆,其历史不长,始于民国时期,根据其特点自称为“云雕”,其实就是剔犀。特点是:黑红相间,图案是云纹,又叫如意纹或灵芝纹。其技艺相对简单,但也是真正的雕漆工艺之一。艺人及工艺都以家庭作坊式存在。山西新绛县也有雕漆品,其发展状况和甘肃相似。扬州的雕漆工艺,和北京的雕漆工艺相比其漆结膜后硬度较大,因此雕刻速度慢导致成本高。

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与雕漆工艺的繁复性不无关系。

文乾刚是介绍说,一件真正的雕漆艺术品,要刷上15毫米左右的漆才能进行雕刻。一般来说,1毫米厚的漆要刷17遍。为了保证艺术品的品质能够久经岁月也不开裂,每一遍刷上去的漆,都只能在室内自然阴干,不能烘干或者晒干。天气好的时候,每天最多也只能刷3遍漆。所以刷15毫米厚的漆,需要近百天时间。

雕漆的雕刻则重在一刀到位。因为雕漆的雕刻材料软,这就形成了它用刀要求一刀到位,像写字一样,不能重叠二刀,重叠二刀就带有一定的痕迹了。那么应该说雕漆中雕刻的精度就是它的艺术水平。石刻、木刻若一刀雕不好,可以慢慢修,而雕漆要求不管多复杂的形象,雕工运刀要一刀到位,不能重刀,否则就是败笔。在《髹漆录》中,还具体描述了雕漆之四过:骨瘦,暴刻无肉之过;玷缺,刀不快利之过;锋痕,运刀轻忽之过;角棱,磨熟不精之过。其中骨瘦、玷缺、锋痕都是雕刻刀法不精湛所造成的失误。所以用刀准确,是雕漆工艺师傅一生的追求。一个高水平的雕刻技师,需要十多年的磨练。现在的雕刻技师,都是经过大浪淘沙般地筛选出的精华。

雕刻除了要求一刀到位以外,在雕刻技法上,还分上手及下手,上手专攻浮雕的表现,图案、花卉、山水、人物、动物、果品、草虫、房屋等等,一般工匠按描绘好的纹样下刀,优秀工匠能达到以刀代笔,直接雕出形象。下手专攻锦纹的表现,雕漆的锦纹有一百多种,优秀工匠不但能一一掌握,还能根据设计要求创新花样。可以说“雕”是最主要的也是最难的一道工序。

不过,文乾刚又说,雕漆工艺的灵魂并不在雕刻而在于设计。设计需要较为广泛的知识及艺术修养。设计时要兼顾作品的实用功能和文化功能。特别是文化功能,由于雕漆工艺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它的造型图案的形制、样式、主题都有很深的传统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念。雕漆艺术要想发展,传统文化的内涵一定要全面继承,但艺术形式要能够被现代人所接受,美感要符合现代人的喜好。所以,文乾刚说,一门艺术想要长盛不衰,必然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敢于超越自我。但是,无论怎么变,都要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雕漆最传统的操作工艺不能更改,而其余的都可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进。

在等待中寻找雕漆接班人

北京雕漆规模最大,技艺传承最完整,是雕漆艺术的典型。就目前来看文乾刚所做的雕漆工艺,尽管从业人数很少,技艺也还是比较完整的。但是他说不知道自己之后雕漆工艺的发展会怎么样。因为自始至终的完成一件雕漆艺术品,必须有一个以大师为中心的精诚合作的团队。大师负责设计策划,雕工负责雕刻,还有些人做其他的工艺。一般来讲,大师也都会雕刻,偶尔也雕些东西,但仅靠一位大师,是很难完成一件雕漆工艺品的。而目前年轻一代人中能将雕漆工艺全程做下来的人几乎没有。同时,要想一名雕漆大师,除了具备基本的素质之外,最重要的是踏实肯学,耐得住寂寞,不为名利所动,因为很可能他在学了几年后仍未有独立的作品出现。如此一来,能否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依然是大师的难题。

文乾刚说目前中国的雕漆行业不是靠别人给钱过日子而是靠自己挣钱过日子,一件雕漆成品做出来不仅要能卖掉还要能卖高价才行。虽然雕漆工艺的设计策划是整个工艺流程的主体,但是在策划设计之后,雕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如果雕的不好,那成品做出来也卖不上价,也很难生存。只有挣到钱了,大家才能团结在一起把这项工作做下去。

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是有区别的,文乾刚举了一个印象深刻例子。10年前他参加过一个艺术类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英国一个做玻璃工艺的艺术家也参加了这个交流会,这位英国的艺术家说他的国家有7个基金会为他做的工艺提供资金,条件是他必须真的在做这项工艺。可见其是为了将一项人类的艺术流传下去,不是为了生计而作。但我国的雕漆工艺是被划入工业系统推向市场的。

我想关于雕漆工艺前途可以这样来理解文乾刚的意思:艺术可以成为人赖以生存的工具,只是当艺术仅仅是人赖以生存的工具时她就有可能走向灭亡。但是当人摆脱了生计之苦,为了艺术而艺术的时候,艺术便有机会得以重生,这需要艺术家的兴趣、理想和激情。

文乾刚说建国后,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怀仁堂)、紫光阁内都陈列有大型雕漆工艺品。这项民族艺术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形象的名片,他认为当雕漆工艺过渡到了公益性后,就有希望延续生存。

同时,文乾刚也在有意识的培养年轻人,他说工作室里现在的老技师大都50岁左右,都有自己精通的一门手艺,想让他们再象年轻人那样从头开始已经不可能。所以必须要从年轻人入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找到了。去年文乾刚为自己的工作室招到两名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自己也不遗余力的去培养他们,就象当年自己刚去在雕漆厂那样。不过程序上有所不同,文乾刚先教他们雕“下手”,也就是锦纹,现在这两个学生的锦纹雕刻已经基本出徒,然后准备教他们雕造型,等造型这一关过了之后再说设计等等其他的步骤。文乾刚也有自己的担忧,因为雕漆的手艺是磨出来的,需要漫长的时间,他担心这两个学生是不是有这样的耐性,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急于出去挣钱。去年因为没有进到合格的大漆,工作室目前处于半停产状态,因为没有活干,那两个学生也一直没有来上班。不过文乾刚说,漆马上到货,开工以后会及时通知他们来工作,只是不能决定他们还肯不肯来。

如果他们不肯来了呢?文乾刚还是乐观地说:“我还会去招更年轻的人,只要能赚到钱,我相信过几年之后会有人继承的,这个我依然别无选择”。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