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人生驿站 正文
鱼和渔竿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10-31 10:24:37

  “有一则小故事——在一个饥荒年代,两个即将饿死的行人路遇一渔夫,渔夫有一篓鱼和一根渔竿。善良的渔夫决定帮助这两位行人。行人甲向渔夫要了一篓鱼,行人乙向渔夫要了一根渔竿……”

  去年应届大学生招聘面试现场,我们把这则故事念到这里,故意停顿下来,抬眼看了一下对面的应聘学生。

  我估摸一下,约有八成应聘学生上当了。他们马上未问先答:“我会选择渔竿。我的理由是……”

  那些选择渔竿的学生理由无外乎:要有长远眼光,鱼总会吃光的,吃光了就会饿死,而有渔竿就能够去钓鱼吃,可以吃个没完没了。经济学、管理学知识扎实的学生,甚至还就此上升到理论高度来滔滔不绝论述。

  我们先后无情地打断了那些学生的侃侃而谈,微笑地说:“请听完故事再答题——得到鱼的行人甲,原地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转眼间连鱼带汤把一篓鱼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行人乙则提着渔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最后一点力气也用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啊?!”这个结果,让先前巧舌如簧的学生顿时懵了。其中胆小的学生开始紧张出汗,接着语无伦次;胆大的学生调整方寸后,方显英雄本色,声称即使饿死也要坚持选择拿着渔竿死,因为努力过就不后悔,人生只需享受过程而不在乎结果。

  面试评委之一的我麦铃心想,既然都是死,何不选择鱼,先吃饱了再死呢?但是,主张吃饱了再死的麦铃,并非事事没有长远眼光。

  比如,不会轻易得罪这些应聘学生,指不定过几年后,其中有一个现在啃着渔竿“英勇就义”的学生,到那时成了我的顶头上司,我还指望着他(她)给我等老员工提高点生活待遇呢。

  于是,麦铃和颜悦色地安慰这些选择渔竿的学生:“请不要紧张。这些非业务专业方面的面试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你们只要将答题理由表述完整就行,不要太在意答案的对错与是非。”

  应聘学生中,有一个女生耐心听评委念完故事后,用她训练有素的标准普通话,字正腔圆地回答:“类似的故事我在网络论坛上看到过。我最满意的结果是这样的——两个饥饿的人分别得到了渔夫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后,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期间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遥远跋涉,终于来到海边,开始过起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启示: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主观努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人生才能走得更远更成功。”

  这个漂亮又诚实的大学文艺晚会主持人女生,让麦铃等面试评委记忆深刻。

  记忆深刻的,还有一位学法律的男生,他是应聘学生中,唯一选择鱼的学生。这位思维敏锐的男生也是在没有听完故事的情况下就答题了,他选择鱼的理由是基于对拥有鱼和拥有渔竿哪个更占优势、更处有利地位的思考。

  他认为手中有鱼,就可以持鱼与拿渔竿的乙在合作谈判中占尽上风,可以胁迫乙与其合作并听从其指挥,一起去寻找大海。

  我对这位男生说:“你其实还没有听完故事,你只听了故事前半部分,就先答题了。不过,听了你的答题后,我已经没有必要再继续将这个故事讲完了。谢谢!”

  做了N年人力资源,我一直坚持这个观点:对于没有工作阅历的应聘学生来说,无论他们答题是多么严谨、多么理性,还是多么幼稚、多么不可理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否让面试评委感受到他们的真诚与可塑性。

作者:    来源: 浙江在线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