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区县网页 > 尖山区 > 新闻视窗 正文
尖山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巡礼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10-20 15:14:13

   东北网双鸭山10月20日电 漫步安邦河畔,你需要用眼睛来感受这里的现代人文,用耳朵来聆听这里的繁荣昌盛,用心来感受这里的和谐温馨,用呼吸来感受这里的文明气息……生态环境和文化气息,人文景观与自然风貌、传统道德和开放意识,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在这里都和谐地交织在一起。社会安定和谐、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让尖山区成为展示双鸭山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

  安邦河畔的阵阵春风,吹拂着千万朵文明之花在城乡大地竞相绽放。

  省级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区、社区建设示范区、卫生标兵区、读书教育活动国家、省级先进集体等30多项荣誉称号……为尖山区带来了精神文明创建的累累硕果。

  “文明是一个城市最具价值的品牌,一个城区的文明程度则是城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尖山区主要领导言简意赅地点出了创建文明城区的深刻内涵。

  创建的生命力,源于群众的共同参与。尖山区把传播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开展和谐创建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

  文明社区、文明乡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一系列创建活动的纵深推进,将文明创建与每一个普通百姓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让广大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到文明的熏陶,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尖山人与文明同行的热情。

  全区一浪高过一浪的文明城区创建活动,迅速演变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群众性运动,市民的文明素质和文明意识也在创建中得到了大幅提高。

  “爱祖国、爱小区、爱楼院、爱邻里、爱亲人”, “读书阅报进家、体育健身进家、普法教育进家、文艺活动进家、科普知识进家”等等活动吸引了全区参与; “绿色小区楼道”,让居民家的“客厅”变大了,邻里关系变和睦了;“文化文明大院”,让社区群众思想道德健康了、文化品位提高了。

  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文明城区创建的立足点,激活个个“细胞”。围绕“富在社区、学在社区、美在社区、乐在社区”,尖山区广泛开展了和谐社区“六个一”创建活动,利用载体,造势导行。”

  “富在社区”,拉动了全民创业热潮。仅今年上半年,全区就累计培训2180人,实现创业和再就业2906人。

  在尖山区,学习已深入人心,文明已成为一种风尚。

  目前,全区已有可满足不同层次群众学习需求的阵地近百处。有26个社区建立了标准的图书室、市民文化学校和社区文化广场。“绿地认养”、“公民道德评议”、“党员群众结对子”、“争当文明志愿者”……“美在社区”活动的开展,使蓬勃兴起的文明新风尚在尖山区大行其道。

  “每当夜幕降临,尖山区的各个休闲广场便会聚集一批又一批人,热情洋溢的人们跳着、舞着、唱着、笑着,乐中体现自己是城市文明的真正创造者。全区培育了中植艺术团、京剧票友协会等业余文化演出队80支,大秧歌队15个,书画小组100多个,各类健身操队30多个,3000余名文化活动协会会员活跃在各社区。真可谓,“天天有歌声、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

  徜徉而今的尖山城区,到处高楼林立,一派繁荣景象,朝着“小而美,小而绿,小而特,小而洁”的山水生态城方向迈进。

  市区联动,倾力打造靓丽城区。近年来,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城市建设资金达20多亿元,加强中心城区生态建设。新建了春晖、南山、冷库等小区以及人民广场、春晖小学等20多项市政工程,总面积90多万平方米。万余户沉陷区居民,迎来福祉,喜迁新居。

  城市环境是城市文明的衣襟,而城区的环境质量则是城区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因而,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成为了尖山文明城区创建矢志攻克的重点。针对环境的“脏、乱、差”,开展绿色家园行动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尖山区轰轰烈烈上演了一台改善城市环境的大戏社区保洁中心的300名社区清洁工,每天在分布在大街小巷,保持着卫生清洁。同时,专项治理辖区卫生餐饮、娱乐、洗浴业户,清理整顿锅炉烟尘排放、路边烧烤、污水排放、歌厅噪声扰民等。通过综合治理,城区内的污水纳管率达到80%以上,烟尘控制区和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分别达到85%和到68%以上。

  在市环卫处、市执法局的支持下,清运城乡生活垃圾、建筑残土近万吨,拆除乱搭乱建木棚、户外厕所130多处,治理乱堆乱放和小开荒680多处,取缔非法采矿7处,关闭煤矿9处,停产停业整顿200余家,整改隐患5000余条,行政处罚300余件。

  声势浩大、铺天盖地的环境综合治理革命,全方位改善了尖山城区环境形象。

  以山水为媒,在“绿”上下功夫,打造生态家园,是尖山区生态创建中的重要一环。2006年以来,尖山区累计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先后修整背街巷路138条近5万延长米,辟建绿地5块6000多平方米,植绿化树6万多棵,栽花种草10万多平方米,全区绿地总面积已达17.5万平方米,形成了春夏秋三季有花、春秋有景、冬季有青的独特景观。

  文明春风沐尖山,和谐暖流满人心。打造“诚信尖山区”,关注弱势群体,使尖山区人文环境更优化,社会更文明进步。

  全区工农业生产总值去年实现12.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近4000元。尖山区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为文明城区创建不断提供强大的生命力。“现在,我们是开门迎来好环境,出门拥有好心情,能有这么安心、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功劳当属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

  面对这一个个触手可及的变化,一件件惠泽百姓的实事,百姓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创建使生活更美好”的由衷感叹。这种满意,正成为尖山区30万群众的共同感受。

  文明创建不仅使尖山区自然景观与人居环境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同时也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创建中形成的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政务环境已成为吸聚投资者目光的巨大动因。今年以来,这个区已先后有10余家企业、集团落户,便是最好佐证。

  安邦河畔的嬗变,正是尖山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破陋习、清积弊、促发展,凝心聚力创建文明城区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作者: 杨军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书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