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很长的过去,但只有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心·坐标——当代心理学大家》(荆其诚、傅小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八位心理学大家的人生经历、突出的人格特性、活跃的学术思想,全面刻画出他们的学术生涯。本文选自该书。
除了在心理学史上建立了卓越的丰碑之外,弗洛伊德还是西方文学艺术界所极力崇拜的重要人物。他一手构建精神分析理论对文学、现代艺术、电影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弗洛伊德与文学
弗洛伊德与文学的结缘早在童年时就已经埋下了种子。早年的弗洛伊德常常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而废寝忘食地飨读古今文学名著。成名之后,他一方面一直保持同文学界的联系,并参加到文学创作的实践之中。这一切使得他对文学理论、文学史以及写作方法问题,都有很深的认识和造诣。在1930年7月,为了奖励弗洛伊德对文学创作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德国歌德协会专门为其颁发了文学奖金。
弗洛伊德本人的写作能力很强,文风优雅、朴实。他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既要表现浪漫和想象的色彩,又要通俗、简朴,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和理解。这种基本观点与弗洛伊德研究精神分析学的态度是一致的。在他看来,一切精神科学以及与此有密切关系的人文科学,都必须反映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只有这样,写出的作品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弗洛伊德从20年代起,便开始与罗曼·罗兰、托马斯·曼、斯蒂芬·茨威格等文学大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常常探讨他们所共同关心的文学问题。早在1915年,20世纪初最著名的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就曾到维也纳拜访过弗洛伊德,并在弗洛伊德家度过了愉快的时光。里尔克的象征主义文学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是有密切的关系的。弗洛伊德的理论为文学家开启心灵的大门提供了钥匙,但不同的世界观的作家可以沿着这条道路而达到不同的终点。其中象征主义文学流派就是在尼采的悲观哲学的影响下,片面地应用了精神分析学的成果,从而产生了一大批脱离现实、悲观厌世的文学作品。
1924年,罗曼·罗兰在茨威格的陪同下拜访了弗洛伊德。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三个人各抒己见,探讨着文艺创作和人类心理活动的关系。当时罗曼·罗兰能同茨威格一起访问弗洛伊德,并不偶然。三人很早就建立了书信关系,罗曼·罗兰就曾写信给弗洛伊德说,他非常感谢弗洛伊德对他的赞赏;他还提到他已经有二十年的时间一直在阅读弗洛伊德的著作。茨威格也在给弗洛伊德的信中表达对弗洛伊德的敬仰,他写道:“我认为,你必须为公众树立起你的形象,因为你已经通过你的生活给这一整个时代留下你的印记。”弗洛伊德从心理学的角度构建了自己的一套文学理论。他认为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心理活动确实是异常复杂的。作家可以在心理的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进行活动。文学作品,从其表现形式来看,与哲学这门科学的表现形式有根本的不同。文学形式必须富有戏剧性,富有幻想或想象,生动而具体。这和梦所表现的潜意识活动形式有很大的相同点。因此弗洛伊德说,在文学创作中,恰恰需要放松意识和理智对于潜意识的控制力,使潜意识获得任意驰骋、自由联想的机会。弗洛伊德在自己著作中,反复强调了潜意识在文学创作中所起的作用。例如,他在《梦的解析》中指出歌德等大作家都是以潜意识的活动来构思,然后在他们的创作活动中把有意识思考同潜意识的灵感相结合。
1928年,弗洛伊德发表了论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名文章——《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弑父者》。这是弗洛伊德论文学心理学的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弗洛伊德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是文学史上三部表现俄狄浦斯情结最典型、最优秀的作品。
弗洛伊德与现代艺术
在文学领域之外,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学说同样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瑞士及其他国家的美术界先后产生了达达主义。达达主义对于文化传统、现实生活均采取极端否定的态度,反对一切艺术规律,否定语言、形象的任何思想意义,以梦呓、混乱的语言、怪诞荒谬的形象表现不可思议的事物。1924年之后,达达主义中的不少重要人物由于受到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都转变成超现实主义者。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兼作家安德烈·布雷顿,在巴黎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标志着超现实主义的诞生。布雷顿在这篇文章中宣称潜意识领域、梦境、幻觉、本能是创作的源泉。
与超现实主义相类似,以瑞士的保罗·古利为代表的抽象派画家主张让自己的创作思想畅游在人类精神的“前意识”领域。古利等人认为,“前意识”是潜伏于内心深处的“意象”或“记忆”的残痕,它是外界事物对于艺术家的印象在头脑中积存的“感知记录”。有些艺术家借着“前意识”领域的探寻,使某些幻境与心灵的自我暗示状态得到自由伸展,产生出艺术上的童话与神话的幻想世界。
弗洛伊德与电影
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法国电影界人士最先开始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电影创作、导演和评论工作中。其中,勒内·克莱无疑是这个新兴的艺术运动的箭头人物。克莱拍了不少超现实主义的短片。其中一部是描写一匹骆驼拖着一辆丧车穿过林荫大道。他还拍了许多描述梦的世界的片子,他用慢动作拍一个人辛辛苦苦地滑过无穷无尽的路,或是拍人变成动物,动物又变成人。拍这些镜头,没有别的什么目的,无非是要表现潜意识的活动。
受到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法的启发,克莱创造了“联想溶化”这一当时非常新奇的银幕表现的方法。比如说,他们把腋毛“溶化”成蚂蚁的土堆。在如今的故事片中,联想溶化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继法国导演之后,英、美两国的导演们也开始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指导电影导演工作,其中最成功的当属著名的悬念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在《三十九级台阶》中,有一个女人发现男人尸体的镜头。银幕上现出那女人张开口大声惊呼,但是我们却听见火车头的吼声,接着又看见一列火车驶进一个山洞。希区柯克用这种方法加强了恐怖的印象,同时又把观众一直带到下一景去,加快了戏的速度。
至于1939年的另一部电影《走投无路》,就几乎完完全全地把精神分析学通过电影这一媒介直接表达出来。这部片的基本情节是:一个暴徒被警察追赶,他躲进一个精神分析学家的家中,宣称要开枪杀出去。心理分析学家看出他是被噩梦迷住了,马上对他进行心理分析,让他想起那使他成为杀人者的一段童年经历。等警察最后赶到时,这暴徒明白了一切,已经没气力扣动扳机了。
1945年二战结束,电影之都好莱坞开始把镜头对准了恐怖心理片。这类影片描写的都是催眠者、酒徒、精神病者或心理变态的人的冒险和经历。崩溃的意识、现实的丧失、幻觉的状态——这些都变成了好莱坞的剧作家和导演们的宝贵材料,让他们拍出了无数风靡一时的“心理分析片”来。这期间的杰出作品包括弗里兹·朗的《窗中妇人》以及希区柯克的《深闺疑云》。凭借着这些影片的成功,各种千奇百怪的释梦的说法,潜意识和下意识的作用,以及弗洛伊德的大名渐渐成为美国人的口头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