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区县网页 > 尖山区 > 新闻视窗 正文
尖山区建设和谐社区系列报道之二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9-03 15:28:25

  东北网双鸭山11月13日电 十几年前,原本住在平房的王坤英阿姨终于盼到住进了楼房,那高兴劲儿让她几天都睡不着觉,可住了一年后的她又多少有了些失落,因为爱说爱笑的她住进楼里后就变得寡言了,关上自家的门就再也不知道门外的事,没了邻里间的问候与说笑,也没了串门说话的地儿。而现在,王阿姨又说啥也舍不得离开她住的政府4号楼了,因为和谐社区的建设,让她不仅找回了邻里间的熟悉、热闹,还让她看到了邻里间不是亲情的亲情。

  王阿姨说:“这是楼院党支部的功劳啊,让我们邻里间团结得像一个大家庭,互爱互助,共同建设。现在,我们这个小院不但建的好,我们邻里的关系更好。”

  是啊,在全市建设生态平安和谐双鸭山热潮的推动下,尖山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双百”工程和“百千万”活动的要求,积极开展“双十”工程,在全区打造出了10个特色楼院党支部、10个特色楼门党员活动小组。党支部和党小组积极发挥他们身在基层的优势作用,将一个个楼院建设得“春意盎然”。

  尖山区“双十”工程的建设可不是只说说而已,他们真的下了工夫,设立了工程推进小组,组长是区委的主要领导,区组织部、民政局、教育局、文体局是推进组的成员,他们设机构、定制度、抓培训、搞活动,为的就是将和谐社区建设推向一个高度。和谐社区建设已响当当地成为了尖山区一项系统工程、基础工程。

  走社区,进楼院,居民自荐、社区推选、组织考察, 10个特色楼院和10个特色楼门脱颖而出。20名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热爱社区党建工作、群众威信高的老党员被选了出来,成为特色楼院党支部书记和特色楼门党小组组长。别看官不小,可这些“双十”的党务工作者们却是有名无实、没有报酬和待遇,有时还要自掏腰包建设楼院,可老党员们不计较这些,他们以一颗火热的心关爱着楼院里的居民、沟通着邻里的感情、建设着楼院的环境。

  住在建行大院71岁的王阿姨说:和谐楼院的建设,让我们看到了党组织的先锋作用。

  为使楼院党支部、楼门党小组这一新生的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出为民服务的作用,尖山区委还对基层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知识、居民管理方法、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课一堂一堂地上着,培训达到了160多人次。处理群众纠纷、化解群众矛盾能力的培训,使楼院里的党员们真正担起了楼院、楼门管理和服务的重任,成为了群众拥护和爱戴的党务工作者。

  “好邻居”、“好丈夫”、“好婆婆”、“好媳妇”、“好孩子”的五好活动,使楼院成了邻里团结、尊老爱幼的和谐大家庭;重大节日间的一份贺卡、一声问候、一台晚会,拉近了社区共驻共建单位与社区百姓之间的感情,也得到了共驻共建单位对社区建设的大力支持。

  党员奉献日、连心卡邮寄、帮扶的落实、文体活动的开展、平安活动的创建,百姓对尖山区委、区政府建设和谐社区有说不完的事迹,道不完的赞扬。

作者: 郑昌宝 郭凌霄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书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