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区县网页 > 尖山区 > 新闻视窗 正文
尖山区为新农村建设增光添彩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9-03 15:28:25

  东北网双鸭山12月17日电 尖山区结合实际,以人为本,从环境卫生治理、强化农民主体意识和产业结构调整三方面狠下功夫,使新农村建设再添“新彩”。

  今年,尖山区把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开展“讲卫生、爱清洁”的环境科学综合治理活动,重点治理村屯“人畜混居”现象。同时在各行政村成立村级保洁队,采取乡、村、农户三级联动,对农村垃圾实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改善农村居民环境卫生条件。根据季节,全年开展三次以上大规模农村垃圾清运大会战,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滞留问题。建立村民环境卫生公约、环境保洁门前三包等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评机制,开展卫生之家、文明户评比活动,促使村民形成“我爱美好家乡”的环保意识。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地参与到建设新农村的大潮中来,是当前培养新型农民的首要任务。为此,尖山区今年从强化农民主体意识出发,广泛开展新农村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及时传达中央和省、市的惠农政策,激发农民创业激情,使其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和生力军,努力形成区、乡、村三级调动,农民踊跃参与,人人齐动手,共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此外,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培养掌握一定技能的新型农民。采取农技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不断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提高他们从事现代农业的技术水平和本领,以适应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战略思路,依托地缘优势,按照市场规律,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全区种植业向绿、特、优方向调整,“一业”做强“乐万家”牌油豆角,种植面积突破2500亩。“多业”发展采摘提子、四海鲜桃、甜糯玉米、美国芦笋等优势产业,使其近销四区、四县,远销省内外城市,出口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棚室蔬菜在延伸产业链条的基础上,整合技术形成规模产业优势,在西山、双合、建胜等村建设反季果蔬基地,在双兴、原鲜两个省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建设林木基地,在公立、窑地等村建设奶牛、种猪畜牧基地,畜牧产业的比重力争达到55%以上。

作者: 韩敦友    来源:     编辑: 书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