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3月31日电 知青博物馆和生态文体中心建成后,将给友谊这块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热土赋予新的文化内涵,这也是友谊县、友谊农场着眼于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联手打造“文化软实力”的真实写照。
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友谊地区硬实力打造、有形资产积累、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相形之下软实力发展相对滞后,这引起了同在一个区域内的友谊县、友谊农场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转变资源观念,整合现有文化资源,开发潜在文化资源,打造地区软实力,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增添后劲,友谊县、场高层形成了共识。
从2005年开始,县、场共同加强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形成了文化资源共享、文化设施共建、文化平台共筑的新格局。为推动友谊地区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县委、县政府把2008年作为友谊的“文化建设年”,进一步挖掘、利用好“五地文化”资源,加快文化名县建设步伐。
结合特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文化资产、文化设施、文艺人才共享。友谊地区是“挹娄文化发祥地”、“中苏友谊见证地”、“北大荒精神发源地”、“现代农业示范地”、“民族风情展示地”。近年来,友谊县、场共同投入资金,增加了对友谊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为凤林古城旅游、现代农业观光、民俗文化开发打下了基础,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全体友谊人民共享。
今年,在农场的配合下,友谊县将依托挹娄文化基础,举办全国规模的满族民俗活动。以知青下乡40周年为契机,举办由转业官兵、北大荒知青和援建友谊农场前苏联专家后代参加的北大荒精神研讨会,在省市乃至全国媒体打造声势,提高友谊文化知名度。
“国家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在友谊地区落地后,县、场人民一同享受。2007年,县、场共同投资3万元完成了送“国产新片进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使基层文化生活再添光彩。县文化生态公园成为县、场群众的主要观光休闲健身场所,农场俱乐部则成为友谊人民的主要文化娱乐活动场所。
场、县文艺人才相互交流、共同培养、共同使用。友谊县艺术培训基地吸收农场子女参加,农场出费用送县属文艺人才外出学习,共同培养文艺人才。场、县联合举办歌手大奖赛,共同选拔文艺人才。场、县开展文化活动,共同使用文艺人才。
转变思维,共同投入,搞好文化设施共建。2005-2007年友谊农场共投入800多万元,建设了8个管理区级文化休闲广场,18个作业站级文化休闲广场,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去年,友谊县投入资金20万元,为农场第五管理区建成了文化站。今年,县政府计划再拿出60万元,为农场3个管理区建设3处文化站。两年来,县文化局投入10多万元为农场基层作业站建设2处室外篮球、乒乓球运动场所;县财政局、民政局等部门投入20万元为基层作业站建设5个文化书屋,共有图书近万册。
本着现代实用、简洁大方的原则,建设生态文体中心和知青博物馆工程,打造友谊标志性建筑。如今,这两个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中。
文化平台共筑,友谊到处洋溢着开放、多元、包容的文化气息。2007年至今,友谊场、县共同为全民健身广场文化活动进行了启动仪式,投入资金15万元联合举办了3次大型秧歌队比赛,场、县群众一起参加的武术队、剑术队、太极队、功夫扇队,表演出了团结友谊。
每年春节期间,农场和县都投入资金举办两台风格不同的春节晚会,友谊人民节日期间的文化生活因而丰富多彩。去年“十一”前夕,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58周年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场、县共同举办了有10支党委级代表队参加的大型歌咏比赛,上至友谊场、县领导,下至职工群众,参加人数近2000人。
为纪念北大荒开发建设60周年,黑龙江农垦电视台、垦区红兴隆分局、友谊农场、友谊县联合举办了“魅力北大荒——走进友谊”大型广场文化活动,自编自演的节目吸引了13000多名观众,其中优秀节目还参加了垦区文艺汇演。同时,大力开展绿色田野、激情广场放歌、欢乐大舞台等主题系列活动,推动各项文化活动向纵深开展。
如今,友谊县、友谊农场正以海纳百川、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胸怀和姿态,努力增强区域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人文环境的感染力,着力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并使之成为友谊发展的动力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