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这个被称为“中国第一难考”的考试是每个法律专业学生的心结——通过司法考试,是当律师或进入公检法机关并在其中有所发展的一个前提。于是,司法考试成了法律专业学生的奋斗目标,不求职、不就业,全身心投入司法考试也成为不少法学专业毕业生的选择,有的甚至连考三四年……
背负压力前行
小肖是西北政法大学研二的学生,今年是他第二次参加司法考试。去年,她所在专业的55名同学只有3名通过,小肖以3分之差与胜利擦肩而过。
3分之差让小肖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不得不再次以司法考试为中心。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统统都被搁浅,连研究生阶段必须进行的学术论文也是草草了事,应付过关就行,至于逛街购物、娱乐休闲活动更是靠边站。她每天所做的事情几乎都以是否对考试有帮助为衡量标准,“甚至连睡觉、吃饭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学习。”
尤其是冲刺的这几个月,日子就像回到了高中时代。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平均有10多个小时全部属于自习室。复习量是巨大的,14门课,每门至少要看4本书,摞起来差不多有一米高。即使每天只睡6个小时,也要一个多月才能把所有的书看一遍,还要不停地和遗忘做斗争。“高考和考研的时候,我都没有这么刻苦过,大家都是这样,你要不努力,哪怕松懈一分钟就会有人考得比你高”。临近考试,小肖感觉压力越来越大。这次是她在校期间最后一次机会,“我从来都没有感受到过这种压力。虽然过了不一定就万事大吉,但过不了是万万不行的,毕竟学了将近7年的法律,我不想转行”。和小肖一样,所有参加司法考试的人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据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报考司法考试的人数近30万人,与去年相比,增幅为5.7%。而从历年的情况看,通过率基本稳定在10%到15%之间,因此,绝大多数人都不能顺利通过,要么放弃、要么重新再来。
一道必须越过的坎
为了准备司考,已经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了3年助理的小薛几个月前辞职重新走进教室。他说:“想吃法律这碗饭,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就是粮票,这是一道必须迈过的坎!”
小薛200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法律专业,通过亲戚介绍,毕业后直接进入一家颇有名气的律师事务所工作。当年,看着周围的同学不就业就直接准备司法考试,一直梦想着当律师的他很不以为然。“律师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我一直认为实践更重要,只要我有能力也会成为一名好律师。”刚刚毕业的小薛没有体会到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在律师事务所的工作美其名曰“律师助理”,其实就是打杂的。从打扫卫生、端茶倒水到复印文件、联系证人,几乎律师所里别的律师无暇干的“小事”都由他一人包揽了。渐渐地,小薛的勤快、懂事为他赢得了一些机会,但是,由于没有律师资格证,他始终无法独立工作,甚至连查阅案件卷宗这些基本的事情都没有资格去做。 3年来,虽然小薛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受到律师所同事和领导的一致肯定,但他无法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律师。于是,小薛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司法考试。
辞职后,小薛重新回到校园,过起了三点一线的学生生活。他十分坚定地说:“今年考不过,明年再来直到过了为止!”据了解,参加司法考试的考生中,有很多是像小薛这样破釜沉舟,辞职复习考试的。几年的工作经历,更让他们体会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对于法律从业人员的意义。因为没有资格考试证书你就无法从事核心工作,就意味着在法律这行没有太大的发展前途。对他们来说这是一道必须迈过的坎。
不可盲目参加司考
然而,通过司法考试,是不是前途就一片光明了?小魏2005年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就顺利通过,成为人人羡慕的幸运儿。但是,拿到职业资格认证的她在求职的道路上并没有一帆风顺。 2006年,小魏研究生毕业。当她满怀信心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什么优势。她先后参加过多场企业的面试,又悉数参加了国家、省、市公检法系统的公务员考试,均不幸败北。“通过考试的时候,你觉得自己荣幸地成为了少数人;可找工作的时候,你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绝大多数人中的一员。虽然我国目前持有司法考试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比例很小,但公检法系统每年的新增岗位更稀缺,每年那么多人争一两个岗位竞争何其惨烈。”
最后,小魏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然而,律师的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风光。由于是新人,案源成了最大的问题。没有案源,她只能做些例如法律咨询、代书业务等别的律师不屑于做的事情,收入微薄。再加上性格的原因,小魏觉得自己一点都不适合从事律师的工作,一点积极性都没有。
为了增加收入,小魏曾经在一所民办高校兼职了数月。可是,由于上研究生时学习的重心放在了司法考试上,疏于对自己的专业进行深入学习,在讲课时她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后来,她主动辞去了这份收入还算不错的兼职工作。
小魏坦言,自己现在丝毫没有了刚考过考试时的自豪感,对前途依然感到迷茫。有时候,甚至都怀疑自己当年穷其精力参加司法考试的选择是否正确。小魏提醒大家,对自己的未来应该有所规划,不要盲目参加司法考试。尤其是在校学生,不能为了复习考试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