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八旬的外婆不识一个字,但却能讲出一些让人顿悟的故事来。
五年前,我下岗了,整日抱怨命运的不公而生闷气。外婆捎话说想我了要我去看她。进门后,外婆正在摆弄豆芽,外婆最大的爱好就是生豆芽了,她照料出的豆芽在屯子里出了名,可我看到的一罐豆芽却是又枯又黄不象样。我问外婆是不上了年纪有点走手艺,外婆笑着说手艺比原来还好,这点豆芽就是专门给大外孙生的。给我?我疑惑不解。外婆又打开一个罐子,抓出一把豆芽来个个白白胖胖惹人爱,真是天壤之别。面对两罐豆芽,外婆又笑着问我知道是什么原因不知道,我摇摇头。外婆掀开装着白胖豆芽的罐子,指着压在上面的一块石头说问题就在这里,身上压块笨重的石头,豆芽为了长大,就得与它抗争,必须用力吸取营养让自己越来越有能力,自然就长的白白胖胖了。外婆又指着那些枯黄的豆芽说,这些上面没压任何东西,没有压力自然没有动力,也不去用力充实自己,最后只能是细细黄黄的了。我一下子感到了外婆生豆芽中的一片苦心,明白了处于压力下应该怎么做。从此,我就把自己当成一棵豆芽,不断地与“下岗”这块压在身上的大石抗争,做推销员、勤杂工,后来终于考取了公务员。人生像豆芽,有压力才能茁壮成长。
小舅的工作不松不紧,工资不高不低,拥有高学历和多年工作经验的他总认为自己应该有更大的发展,但目前的工作又觉弃之可惜。一次他说起想换个工作时外婆看出了他的心思,问他记得小时侯家里养的几只鸡不。小舅说当然记得,还说那时侯咱家的鸡听话从不往外跑。外婆说你不知道,那时咱家的鸡进行过“专业训练”才听话的。训练鸡?小舅听着新鲜。于是外婆讲了“训鸡”的故事:鸡都喜欢往栅栏外跑,很容易丢,外婆便想法弄来几块大玻璃,将玻璃与栅栏挡在一起。于是,在鸡想跑出去时,便一次次的撞到玻璃上,可鸡不知道有玻璃,只知道外面的世界光看见却出不去,哪怕有的鸡犟脾气来了碰的头破血流。几天后,鸡们彻底打消了出去的念头,等撤去玻璃,它们依然老老实实的在栅栏内活动。为什么呢?外婆说,是鸡们已经在内心适应了自己的活动区域,玻璃没了后,尽管栅栏有的缝隙很宽,但它们也没有试一试。小舅顿悟,自己多次想着该做点什么,可就是迟迟没有行动,原来是被现状所困,他很快下了决心,后来事业有了很大起色。对于人生,你想有多大的空间就有多大空间,只要不墨守旧境。
外婆还有一个亲身经历“以强制强”的故事。一年,生产队满满一库房的米糠因房子漏水倒塌被掩埋,当时外婆和几个姐妹负责把挖出来的米糠晾干。由于潮湿,她们发现米糠里面生了许多类似蚯蚓的小虫子。这种虫子看似柔弱,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想一条条拣出来根本不可能,米糠要喂牲畜又不能用药,更可气的是,想打死它时,它竟打成两段变两条,打成四段变四条,反而越打越多,让大家头疼不已。外婆经过思索发现,米糠是遭了水才生的这种虫子,可见这种虫子喜水,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奇怪的办法:给这些米糠继续喷水,索性让虫子喝个够。结果,这些屡杀不绝、愈灭愈勇的虫子得到了它最渴望的水分后疯狂吸收,两三天下来,竟然享受不了如此待遇,活活被“撑死”了。尽管有点不可思议,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件事物最强大、最不可战胜的一面有时反而是其致命的软肋。外婆说,面对强大的对手,在用常规方法不能奏效时,何不“以强制强”来个“正面突围”呢?
真正深奥的哲理不是所谓先知、圣人们研究出来的,而是来自丰富的生活实践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