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精彩人生 正文
万国庆:水利人生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8-07 09:31:43

  在我看来,不管历史上的“水利”或“水利”一词背后发生过多么汹涌激荡的人物事件、事件人物,目前通行的《辞海》对其作何诠释,现实生活中的水利一词确因司空见惯得失去动态而成为平静异常的名词了。在现今常人眼里,水利一词无论在什么地方出现,都是那么平常平静,根本激发不起你心灵之湖的些许情波。我是地道的平常之人,却因遇上了非同寻常之人,并受他的行为举动、思想情操的感染和冲撞,转眼就变得有些不平常了。

  让我开始变得不平常起来的非寻常之人,就是在任甘肃省白银市兴电工程管理处处长、教授级高级水利工程师的万国庆。让我目睹“水利”二字,便会天光云影、湖波水色、黄河远上地激情联想的则是他起伏有致、情波滚滚的水利人生。

  一

  明眼人一读即可明白,万国庆出生的吉日就是10月1日国庆节。一个水利世家后裔,共和国骄子的大名,就那么天造人愿地诞生了。而他的水利情缘之于水利世家潜移默化的熏陶,也决定了他的水利人生。

  万国庆的祖上原本是在安徽芜湖市,后来为生存逐水而居,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畔。但何年何月定居于黄河流经的甘肃靖远段,生息繁衍于会宁郭城、靖远糜滩三滩、景泰芦阳镇一带,他实在是一时两回还说不太清楚。但祖上接连好几辈都有能人因搞水利、兴农桑、丰稻米,造福一方乡民而有了大名堂,这却是方圆几十里老者颂之、史册上作纪的不争事实。他也不只一次地听人于讲说过程中的赞美之词,其中被乡邻众生美其名曰为“万水官”的祖上贤者,他应当称祖爷还是祖爷的祖爷,一概说不清楚。但每当有人对着他或他的万氏家族的任何成员,叙说那故事传说中的细节时,则无不甚感荣幸自豪。是的,靖远、景泰一带万氏家族是水利世家,他等是水利世家的后裔。祖上有过造福乡民的万水官名叫万世勋。

  光荣的业绩在祖上,祖上光荣的业绩要世传。乡邻众口的赞美,无疑给他闪光透亮的心灵从小打下了烙印,也是他水利人生光荣的源头,义无反顾的肇始。生命有约的是,他的出生地景泰县芦阳镇,虽不像先祖当年的居住地那么傍黄河之水而近,却依然距黄河不远。如果说仅仅15公里的距离,曾经确实对他们相互之间有过疏远的话,在与隔岸居住的亲戚、亲房的来往过程中,通过那羊皮筏、小木船的往来轻荡,便是他们早年与母亲河的相守相视了。之于他个人,还着实有过近乎零距离接受母亲河生死考验的经历。况且,他年纪轻轻时,不止一次地听见过,时而从天边来,时而又往天边去的黄河涛声。尽管高低不同,甚至多时是隐隐约约的。那梦幻般的黄河涛声啊,仿佛早年就在他灵魂深处留下了水利人生的良好基因。

  更为奇巧而又那么水到渠成的是,万国庆中学快毕业的那阵子,响彻西部陇中,炸响在腾格里大漠南缘的上马景电引黄工程的消息,大张旗鼓地开始宣传了。可不等他领上毕业证书,走出母校大门,便因引黄工程开工需要有文化基础知识的年轻学生而招工参加了工作,具体在水利工地接受锻炼,发挥知识青年的作用。从此开始,虽说以后有过走南闯北的人生旅程,工作调动阅历,但都不离开一个水字,甚至连他学习过的每一部书本的第一页的字里行间里,都能频频看见那个让每个人须臾不可不有的水字。水利让他的生活变得充实,让他的前程一开始就折射出了青春的光彩。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已在景电水利工地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的万国庆,考取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武汉水利水电大学。水利世家、农民的儿子、水利工地技术员、水利水电大学,多么溯本有源、自然天成的打造呀!仿佛上苍有眼,生命有约的必然安排!

  四年深造下来,不仅圆了他的大学梦,更圆了他以水为歌,兴水为民,造福桑梓的初步设想。

  少年有志当拿云。原本不甘寂寞的万国庆,此时因有四年大学生活水利水电知识为他编织的搏击风雨的翅膀,使其视野更宽阔,志向更高远,心怀更阔大。当时,作为理工科大学的毕业生,加上特殊时代的读书限制,他虽然不曾通过历史书,较为系统地掌握中华民族拥有的水利文明史,但不少水利人物的惊人业绩、动人故事大都牢记于心,而像《史纪?河渠书》有关水利的经典句章,诸如“穿渠”“溉田”“堵口”的思路要求,他已扎扎实实地付诸实施开了,而且,一经践行起来,就成了不肯改悔的终身事业。

  1971年年初,不满17周岁,旧衣破帽行装,言谈举止不乏西部落后地区农民娃的全部憨实,骨子里却潜藏着水利世家遗风气质的万国庆,在渴望吃饱肚子、干上国家公事的热切向往中,有幸参加了喝令三山五岳低头,手牵黄龙上山浇地,走川、穿梁、溉田的水利工程工作。从此与农业之命脉——水利,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起先是到距老家芦阳镇即原县城所属地不远的景泰川甘肃省景电一期引黄工地,继而景电二期,又而白银市水保站,再后又到会宁新堡子镇甘肃省靖会电灌工程管理处,直至目前在全国大型水电灌区——甘宁两省交界处的白银市兴电工程管理处任职指挥、处长,从普通的农民工、技术员,到科长、工程师、副处长、处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水利专家,征程岁月一路走来,风情水利写下华章。有一副对仗不太工整,但表达意思贴切到位的对联,对万国庆逐水而行,水利人生的半世沧桑,有成事业,作了高度概括的热情美赞:

  岁月有情,水墨画图,幸绘36载水利春秋,有为人生年华,云蒸霞蔚水中趣。

  事业留意,渠开诗眼,壮写99弯渠道风情,无不田园江河,天光山影日边来。

  读来倒也有味地过瘾,只是太诗意化了。于是有人便朴素而又文气地说:截至目前,在万国庆步入水利事业,义无反顾,一路走来的36个风雨春秋中,他把智慧才能辛劳的几乎全部,努力地投入给了兴利除害,为老百姓多产粮,解决吃饱肚子的大水利概念的壮阔动态中了,并且履痕显显地留下了他“用事者争言水利”的光彩业绩。

  在国家大型电力高扬程提灌工程甘肃省景泰川二期灌区,他负责完成的土壤普查、规划、施工任务,为他少年时光就有为于水利事业,留下了好学上进、勤奋作为的永恒纪念,也是奠定他水利人生的稳固基石。在白银市水土保持试验站的三年时间里,虽说专业业务与黄河水利多少有点游离,却是延伸水利知识、夯实科技技能、升华青春活力的关键年月所在。就在白银市水保站这个专业性很强,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岗位上,三年时日里,他主持完成国家水土保持试点项目“会宁县油房沟流域治理”和“白银区大苦水沟流域治理”任务,国际泥沙研究中心课题“甘肃省祖厉河流域白银市区域水土保持效益分析与研究”课题,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者常成。随着万国庆在水土保持领域的骄人成绩与大名远扬,便被甘肃省水保学会增补成为了理事,并担任白银市水保学会副理事长职务。实际上这也是社会对他从事水保工作成就的一个光彩认可。

  二

  行者常至。不断的追求,不断的起点,不断的成功。万国庆在告别一个个事业有成的驿站的同时,又迎来了一个个新起点的考验,从而打造出了他一往无前的神姿丰韵。在白银市兴电工程管理处一把手的职位上,写下了水利人生兴堡子川的灿烂篇章。

  1995年6月2日,对正逢不惑之年的万国庆而言,无疑是个幸福之日。可不,作为一名副手,在靖会电灌工程战斗了四个年头,现在接到了组织提拔重用令,怎能不为之振奋!

  现实,就那么复杂而简单,添喜又生愁地让他担起了全市三大水利灌区之一的兴堡子川电灌工程指挥部指挥兼管理处处长职务的全部重任。

  万国庆是在参与主持靖会电灌工程加强改造任务,完成《影响高扬程泵站效率的气蚀现象》等重要论文,并获得甘肃省灌区工程管理技术学术论文奖,以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迈向兴电灌区这一站的。然而,此时的兴电灌区的全部形势,除了十分广阔的有开发前途的土地和依然昼夜奔腾不息的黄河势能外,其余的大多并不看好!因之,他在享受到了官品提升而有的幸福的同时,重任压力所添新愁随之而生。真乃是机遇与挑战并行,掌声与乜视皆有,幸福与愁绪共生啊!

  这一天,不,是连续几天,让不惑之年的万国庆真还感受了一回使命在心,分量肩头的个中滋味!但也使他从中看到了黄河远上与千里灌区相连相通之下,15万旱区人民的生活前途,和自己已衷情半世的水利事业的灿烂明天。

  关于兴电灌区在万国庆率领四五百号人马,历经数年,于朝朝暮暮时、雨雪风云间、烈日骤雨中,追逐黄河水韵、渠道管口风情,所发生的今昔变化,在任管理处机关支部书记、办公室副主任张国琦笔下有过一首《鹧鸪天?创业》词,科技显效,人文生辉地综括了兴电的沧海桑田,辉煌业绩,读来很有兴味。全词曰:

  两省三县水相连,行水治贫志华年,诚心换来银河雨,兴川物华遇达贤。

  浪似律,渠如弦,已流青名沃心田。创业痴情如虹聚,老骥宏图更璀妍。

  词间的贤达,正是让兴堡子川变得更加物华富庶、人杰地灵的强者——万国庆的代名词。这就很见一个中层领导,也是兴电今昔巨变前后的目击者、参与者,对单位一把手才能与灌区面貌变化成正比关系的炯炯目力与真诚心志了。

  其实质是:一词新曲,一片心声,一个时代,一方画图。万国庆是这方画图,那个时代的主笔者,新曲、心声缘自兴电人的职业道德与艺术修养。

  然而,我们还是不能省略那段过去时,因为那过程实在有他精美的生命乐曲,经典性水利华章。

  那时,大红门不红,兴堡子川未兴。

  面对现实,万国庆多少有些受命于危难之时的感觉。

  靖会灌区与兴电灌区,都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大型灌区之列,但相比之下,靖会灌区的发展空间小于兴电,况且他又是前往副职转正的岗位,所以万国庆此去兴电,是带着一系列科研成果,踏着向上的台阶,伴随人往高处走的生命进行曲步调前往的。而敢于直面现实复杂矛盾的万国庆,此时已将兴电灌区整个摊子大而不佳所导致的愁,化为倒虹吸泵站般的强大动力了。所以,万国庆在兴电工程管理处和同志们相见时,讲给大家的第一句话是:

  “我愿同兴电的同志们一道爬山越沟,把兴电的事情办好,把兴堡子川人民的事情办好!”

  可没过几日,当他弄清楚旱坪川、大红门、兴堡子川这三位一线几百里,却因黄河牵涉得必然成为一体,而那广阔达几百万亩可垦可耕农田的兴堡子川,正是他幼年时期因父亲偷偷背米背粮的神秘行踪,而使他十分向往过的米粮川——东川时,震惊蹊跷之下,不免感慨良多。

  万国庆于伤情中全然进入了回忆遐想状态。

  万国庆想起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那段艰难岁月。才上学不几天就辍学了,根本原因是饿。饿字当头哪还顾得了去上学?父亲真好、真能,隔三岔五就出门找可吃的粮食去了。朦朦胧胧听说是到过了黄河不远的米粮川东川去要、去借、去换,但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来去的时间长短不一,每每总能背回来些,让他们全家人在半饿半饱中活了下来。从此,“东川”那名字那地方,在他心里变得神圣而又向往起来了。他甚至痴情地想:长大了一定要到那里去看看,去到父亲当年找粮寻吃走过的路上试试!

  万万没有想到,生命早已有约,梦中有见的东川,竟然会在自己忘却40多年的今天,十分意外地相遇。却是十一分的不识与十二分的拒绝。

  万国庆更没有想到的是,想象中应当是鸟语花香,碧草遍野,粮茂畜壮的东川,也是一片荒凉,荒凉一片;也是“滴水贵如油,十种九不收”的贫瘠之地。有一首打油诗不知为何人所写,却形象地概括了眼前的兴堡子川的形神地貌:

  兴堡子川、兴堡子川/遍地砂石碱荒滩/芳草不曾见/有雨蓬蒿芨芨地/盛日枯木裂石胆/一年四季少雨雪/十载就有九年旱/野兽存活也犯难/志士尚心寒//地广草稀少/水贫百姓寒/鸟飞春风折羽翎/月到中天云遮面/少见碧云天/庶民在搬迁//蓝天见,云雨鲜/地瘠薄,水稀罕/群众疾苦愁作难/空有百里兴堡子川/何日浇地有保障/百里荒滩米粮川……民生待改观!

  不几天,万国庆便深感,兴堡子川未兴,指挥部所在地的大红门无红色可言!

  所谓几百号人马的指挥部,建在远离村镇不说,还是在少有人家的一道大沟弯道处。国道109线虽说从大门不远的峡谷川地通过,但这里没有可以让车辆停留下来消费些什么的起码条件。这里只有单门独户的兴电工程指挥部。所谓办公场所,则是工程初建时期的临时工棚,设施大部分是当年当地各公社投工投料建设的凑合性建筑,简陋、落后是比较贴切到位的概括。残缺不全的桌椅、床架,却还都在将就中使用着;更有甚者,90%的办公室房屋墙体裂缝危及人身安全,每逢雨天,先是外面下大雨,里边下小雨,最后是外面停了好半天,里边还在下,闹得人们无处栖身,更不用说安心办公了。而裂缝中的风尘又是十分恼人的,每天的晚风都能让桌面上铺一层沙土尘灰,实在是……

  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一是机电设备严重老化,都在超期服役,急需改造;渠道使用年久,加固改造在即,却少有资金。二是管理体制僵化少生机,经营机制呆板无活力,人浮于事,人不做事,组织纪律涣散,无政府主义现象严重。三是灌区作物结构严重失调,供水矛盾十分突出,导致全灌区综合效益不高,灌区农民生活穷困。四是工程长期亏本运转,经费紧张,人心涣散,人心思走。正因如此,当时职工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职工办公是危房,家属喊叫要住房,企业职工缺口粮,孩子上学没地方,灌区群众少秋粮……”反映出的问题是:连工程处办公条件、生活环境都如此之差,而灌区群众的生活条件更可想而知了。

  让万国庆刻骨铭心的还有:职工普遍缺乏组织纪律性,工作上无责任心与紧迫感。机关、水管所的门难进,工作人员的脸难看,群众买水的事难办。连泵站上水期间脱岗也成普遍现象,导致压闸、跳闸、垮渠事故经常发生,却很少有人问津。似乎人人都过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和尚不撞钟的混混日子。原因是,大小领导,上上下下的人,都怕惹人!关键是领导班子的步调不太一致,处理问题轻描淡写,大化小,小化了,长期下来,包了疮、养了脓,导致整个肌体不和谐不健康。然而离弦没有回头箭。现在的万国庆,只有一步步朝前走下去了。义无反顾,在所不辞地朝前走下去。

  现在,经他率领指挥部一班人和灌区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搬迁新造、挖潜改造、科技打造、利率营造、精心塑造的兴电,管理赶上了,纪律严明了,效益增长了,旧貌变新了,环境改善了,事业发展了。机关上下,步调一致,百里灌区,处处生机勃发。

  对此,当年和万国庆曾在靖会工程搭过班子的在任兴电工程管理处党委书记赵海鹏心悦诚服地说:我是2004年7月到兴电做党委书记的。两年多的工作配合,对万处长及全灌区还是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兴电近些年的变化,足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万国庆指挥发挥了他超人的聪明才智。其成绩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一是以人为本,健全各类规章制度,以身作则,狠抓落实,把兴电带入到了上下一致,纪律严明的半军事化管理轨道,并已形成兴电灌区管理风格;二是以水为本,意识超前,扩展灌溉面积,已完成比原设计量翻番的理想计划,把原15万亩灌溉面积扩大至31万亩;三是科技领先,创新思维,率先在全国灌区系统实施了信息化系统建设,已经迈向数字化管理台阶。

  行政办公室主任王定宇、行政办公室支部书记张国琦等机关干部都是跟随万国庆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所以他们的体会深刻而又细节、细致,形象生动。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在人事用工制度中,他从1996年就推行了末位淘汰制,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竞争上岗,使许多年轻有为者脱颖而出,12名员工聘任到了中层领导岗位,对6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因考核居于末位而降职或诫免使用。推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化管理,建立试岗、待岗、轮岗等岗位交流制度。

  相比之下,张国琦书记体会尤为深刻,为我提供的经验性材料全面而扎实。他从劳动、卫生等规章制度谈起,根茎叶蔓、花朵果实及长势,既是为我写作提供的好素材,又是对他们的领导才能的艺术性评价。

  兴电职工的学习、工作、劳动和卫生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度之下都要评比打分,各部门有标准分,人人有责任分。就办公室,大的考核有13项,小的67项,考核末位者就要被淘汰,有的要扣年终奖金;如果部门整体倒数第一,干部就要被调岗。兴电的每个岗位,都有机遇和挑战。

  兴电灌区机关管理层,每年的劳动较多,包括植树造林、种花种草和家务建设等等。原则是美化环境,净化心灵,目的是锻炼人,培养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和快速反应能力。在兴电,现在每有抢险,只要在广播上一喊,100多人都会快速到齐,原先经常出现的这个有病,那个有事不在的奇怪现象绝迹了。

  兴电的各水管所、各泵站,都有自己的果园和菜地,夏秋之季均能自给自足。植树造林,机关科室个人都有任务,包种植包成活。还有大小草坪、花园、院落的环境卫生,都实行了分块包干,包括领导在内每个人都有任务,每周检查打分。一般是每天小打扫,每周大打扫,做到了无纸屑、无痰迹。时至10月有落叶时,各自都自觉地天天清理,随时打扫。对此,机关服务队、工会、办公室联合检查组,都会检查记录在册,加以评比,厕所脏扣0.5分,踢角线脏了扣0.5分。如果办公室卫生不过关受领导批评,一次要扣1分。而这些扣分都是量化评比的原始记录,到年底总结考评,如果不及格者将扣除年终奖金。

  如此种种,让我全然明白了兴电指挥部大院环境清爽宜人的根本原因。记得11月20日我初到兴电的那天,兴电的花草树木仍在葱郁争艳。千头柏、冬青的墨绿与秋菊的鲜艳是在季时之内,而月季花大量的存在让我吃惊不已。花工说,入冬天气未寒,所以还艳开着呢!可能要开到月底。不过,这样的月季花色在附近再没有第二家。

  提到讲究卫生,我目睹过这样一件事。那天平川区地税局小陈前来找我时所带车辆不知为什么车辙上的黑色油腻留在院子里了。送走客人,王主任当即安排办公室工作人员去拖。虽是小事一桩,却见兴电人的卫生意识。

  文章写到这里,觉得不需要我再一一报告当初的大红门兴电工程机关所在地危房如何的不堪入目,另造新址立项建造搬迁又是如何艰难;也不需要说制定《兴电灌区“九五”挖潜改造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是何等的雄才大略。从黄河边第一泵站黄湾泵站到宁夏中宁兴仁堡之间100多公里八个泵站的改造是多么宏大而又劳苦功高,单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大型灌区有名的“数字兴电”、“节约灌区”、“和谐灌区”和“小康灌区”的丰富内涵,就能说明好多问题的。那能说明好多问题的内涵实质,灿烂之处,有兴电人二次创业过程中形成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求实、开拓创新”的兴电精神,这精神其实也就是装点万国庆水利人生篇章中的经典句章或关键词了。

  2006年11月29日下午,我有幸受邀参加了兴电灌区“庆祝供水突破一亿立方米大关职工联欢会”。当我抱着放松心情、以欢除倦的心态与陪同的张国琦副主任轻松自如地跨进指挥部六楼会议室的瞬间,就被会议场景氛围感染了。当无意识中那醒目的会议横幅进入我的眼帘时,我被“供水突破一亿立方米大关”字样提供的信息冲击波所震撼!以致在观看节目的整个过程中,都在思考节水与供水、农田与灌溉诸问题,最终将我通过几天采写了解到的有关兴电灌区续建项目,近50多公里工程线路,几百条干支渠渠道、斗渠水口等对应联系后,有了如此广义上的意向性推导:一亿立方米供水,肯定与当年设计的15万亩农田灌溉面积被扩展到31.8万亩有关系;肯定与那八个泵站的能源单耗控制,好多条支干渠引进的新材料防渗水技术有关;肯定与15万人民的衣食住行奔小康的项目流程有关,而且是千丝万缕,百般密切的;肯定与420亩高新技术节水试验基地、7处蓄水点灌试验点、208座日光温棚、108座双孢菇菌棚有关;肯定与水费收入由“九五”末的1369万元提高到现在的2280万元,以及那0.5万亩新种草地、3.65万亩累计植树造林面积有关。概括起来讲,与实现节水增效灌区效益翻番有关。而关联的形象性结论则是:

  人气旺则水流旺,水流旺则百业旺。就这,也是与他们正在落实中的《节约灌区》、《和谐灌区》、《小康灌区》于主干渠道上是一脉相承的。

  三

  据说,万国庆自到兴电灌区主持工作以来,不管改革出新招,还是承袭原有的办法,都是围绕兴电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利益,因而讲得较多的一句话就是:“多增加一点流量,多增加一块旱改水面积,就会为更多的贫困农民带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而且,做了和正在做着一系列的践行工作。由此我对他水利人生的本真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原来多年来党和政府给予他的一系列表彰奖励,其光环下的色素都源自他生命底色上的农民根本、农桑情结,并因与民心的紧紧相伴而显得那么光彩照人。

  兴电工程是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为解决陇中干旱地区重点移民区兴堡子川而搞的移民工程。受时代眼光及各方条件的限制,规划面积小,灌溉能力低。但随着水地效益的逐年发挥,老百姓对水量的需求逐日上升。生活生产需要充足的水,事业发展更需要水量作保障。对此,万国庆看在眼里,想在心上:要全面提高灌区综合经济效益,改善灌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现状,必须也只能走节水扩灌的路子。

  万国庆结合灌区实际,日思夜想,反复思考,找老水利工作者讨经寻宝,酝酿再三,终于产生了切合发展实际的可行思路:一方面加大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投入,将铸铁叶轮更换为钢制叶轮,在使设备寿命比原来提高了3~5倍的同时,把出水率也提高了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打破旧的灌溉模式,改原来一年三季灌溉为四季灌溉,较原来年均超供水3000多万立方米,多灌地30多万亩次。同时,实行季节性浮动水价,促进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等链式措施,使工程的有效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5万亩增大到32万亩之多,产量连年突破亿斤大关,为灌区人民带来了实惠。

  为了灌区人民的利益,万国庆做过一次惊人之举,至今为同事津津乐道,赞叹不已。那是兴堡子川干旱时日过8个月之久的2000年6月9日。目睹全灌区长势喜人的禾苗,想着北干渠下几万亩田禾因水量小而减产在即的可怕现实,他心急之下,带领质检、工程、灌溉等工程技术配套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头顶烈日,徒步20公里北干渠,对每座渡槽、高填方渠道及所有供水设施做了详细考察后,毅然决策:将北干渠流量加至1.62立方米每秒。行里人明白,这比设计流量要多0.12立方米每秒的开先河之举,能行吗?敢吗?有人吃惊之余,劝他“稳妥些”!但他再次果敢地说:“就是睡在渠道上守着,也不能让灌区的粮食旱了。”事实证明,就是这20公里徒步下的考察之后的技术令,才保住了北干渠4.2万亩粮食的全面丰收。事后,有人多少有点后怕地问:“那你就不怕渠道上出问题吗?”他笑着答道:“不加大水量的平常时日,渠道上出问题是常事,但就那次加大水量,也还是有理论根据的,况且我们还做了实地考察……”言下之意,那次惊人之举其实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却正好应和了“艺高胆大”的谱,而曲谱之下的受益者当然是灌区的老百姓了。这也与他生命的本色相般配、相映衬。

  为了灌区的水田发展和综合效益,万国庆的努力与举措也是惊人的。惊人的另一种诠释是严字当头。严的结果是:事业单位,企业机制,半军事化管理。这一点曾让懒散惯了的一部分人大受难堪,也大为恼火。但竞争上岗制、末位淘汰制,串岗扣奖金、脱岗扣工资、旷工15天者开除公职的改革力度,确实把一个烂摊子整治得生机勃发了。如果说办公大楼是因为新造而干净而整洁的话,环境的所有布局设置、卫生等,那则是因人而异的管理能力与本事了。为节约笔墨,在这里我不想一一叙述他那些有章可循的措施制度了,我却不能不说说万国庆对兴电灌区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下职工们的行为了。是的,一日两操,早晨下午均出,且是铁打的。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初到兴电的第二天早晨,听见他们出操的脚步声,我甚为惊奇之下,站在接待室二楼,透过玻璃窗口,用好奇的眼光直看到他们做操完毕才罢。心细的我,真还数了两个早晨和下午的出操人数呢!第一天最多,是85人;第二天少了四个,是81人。我曾好事地问及办公室的张国琦副主任,“为甚不能统一了?”他冲口而出:“有出差去的,所以不可能每天都相同。”我又问:“有故意不出的吗?”他答:“没有!”我又问:“为什么?”他又答:“不敢!制度上定了的和工资奖金挂钩。不搞‘下不为例’,决不姑息迁就!”于是,我似乎明白了一切。可见,当制度的落实已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之后,那作风那环境上一个文明档次是必然的了。

  卫生的干净程度,就我工作大半辈子的经历中,还不曾见过。几百人的院子里,竟然有意识去找,一天半日也找不见一个烟头。厕所里的干净更是让现在号称为文明城市的诸多省城文明机关也无法比拟。那原本高档的设施下,大小便池里外竟也难见一丝半点便迹!老实说,在兴电上厕所也是一种短时间的享受。

  但话说回来,严字之下,如此工作环境,当然是有过代价的。可不,实行伊始,有人针尖对了麦芒;有人背地里搞小动作写小字报;有人还当面背后要挟,要如何如何……但一正压百邪下的气魄,硬是把懒散、乱脏的摊子收拾好了。当真的把旷工15天以上的几个有点“个性”的开除了公职时,你的工资奖金少了点、扣了点算个啥!要多拿就往好干,前面同样有榜样。诸如此类,都坚持下来了。坚持下来一切也就好了。因此,也就有了“铁面万国庆”的叫法。但叫法归叫法,一旦有了法律效应的制度,也就要依法执行了。开除的照样开除,表彰的年年都有,奖罚分明之下,兴电工程干部职工的风格随之形成。渐渐地,“铁面佛心万国庆”的叫法也有了。

  那年,当得知灌区第一泵站所在地黄湾小学建校有困难时,万国庆慷慨捐献价值50万元的水泥、砖块、钢筋等建筑材料,使学校顺利建成使用。靖远县北滩乡小红沟移民小学原来只有几间平房,缺少教学设施,孩子们上不了学,导致家长们迟迟不愿搬迁。万国庆又主持投资120万元建起了一幢教学楼。接着为了孩子上学方便,连带兴建了一片移民新村,一步步把他们引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大道。

  佛心不分大小,佛事有大小之分。佛事就是善事就是好事。好事自然是要得到社会和人们认可的。万国庆佛心之下对社会对人民所做的佛事,一一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表彰奖励。

  10年来,万国庆带领下的兴电灌区先后荣获市级“先进单位”及其他各类奖22项,荣获省部级“先进单位”奖9项;于2002年步入市级“文明单位标兵”行列,2003年被水利部授予“全国大型灌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他本人也被国家人事部、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和“全国大型灌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他还多次被中共白银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6年又被白银市委、市政府授予“白银市科技带头人”,光荣当选白银市五届、六届人大代表。可喜可贺的是,在前不久结束的甘肃省“高评会”上,万国庆以优胜的破格硬件晋升为教授级水利专家,这不禁使人想到他那水利世家的背景中曾经为人们称道的万水官祖上,和现实中的水利专家后裔,真有些祖上有灵和后继有人的良好承袭了。而这种承袭,其实正是传统中的光宗耀祖了。

  四

  2006年12月2日,因为接连五六天的停电,白日里少水无暖,我只能借晚来的光明,夜以继日地赶写了。好多时候,我是在力图揭开兴电宏图与万国庆之间的关系之谜而劳神。3日凌晨2时许,一杯清茶又少了味儿,一根笔芯也没了水墨,我有些生气地准备上床休息时,大脑里突然冒出了张国琦接受我的采访时不止一次地说过的道破天机的话:“我们万处长把兴电看得比家还重要,方方面面的事能不做好吗?”是啊,把单位看得比家还重要,真正意义上的爱水利如家,爱单位如家,甚至胜过爱家,那还有什么干不了干不好的呢?从而让我再次眉目清晰地窥见了万国庆水利人生的又一种色彩。

  已过知天命之年龄的万国庆,其孩子才上大学。这种现状的生育结构背后是否与他长年累月于公事在外有直接关系,似乎不好定论,可一首传了好久,出自妻子笔下为他画了像的打油诗,回答了我的不惑。

  “嫁女嫁给水利郎/里里外外自己忙/又当爹来又当娘/无人理睬无人帮//水利郎啊水利郎/有朝一日回家乡/背来一包脏衣裳……”

  听人说,小诗的写作背景是因工程工地的忙事,万国庆几度三番地上演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现代故事,逗出了激情幽默的妻子孙藏江心灵深处的闪电火花,从而一气呵成。结果真还写出了一个活脱脱以水利为家的人物形象,有一定的艺术品位。当然是建立在情爱之上的品位了。

  提到情与爱,万国庆的别一桩事油然而生于我的笔下。记得是在争取兴电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期间他先后十多次跑北京上兰州,无暇回家。万国庆知道母亲病了,但工程项目上的烦事就是不允许他抽身前往景泰老家尽一点孝心。时任党委书记的朱生珍善解人意,情理并重,在去景泰办事当中,专门看望了他那70多岁的老母亲。只见老人重病在身,吃不下饭,躺不住身,却喃喃念叨着儿子万国庆的名字。朱生珍善意地解释了单位一把手万国庆上北京办大事一时半月回不来的原因。老人是理解儿子的,儿子也真的是因为公家的大事而忙。但几个月后,母亲不幸怅然而逝的事实,让万国庆心中留下了永远的愧疚与疼痛。

  让万国庆有些慰藉的是,母亲向来理解他,他也理解母亲的心事:大孝是把公家的事办好,把老百姓的事装在心里。那些天甚至多少年来,他不是为公家和老百姓的事而忘我地工作吗!

  1995年至1998年间,在争取齐家大岘隧洞维修投资、解决景电与兴电粮援欠账,争取用电、机关搬迁项目、小水利投资及以工代赈投资等多项工作中,万国庆率时任党办主任杨志虎跑遍了省城兰州、市府白银两级政府有关业务部门单位,拜见了数以百计的大小领导,颇感办事难,难于上青天!然而难也得办,为大家办事就是难,谁让他肩负15万灌区人民生存发展的使命呢!下属杨保国曾跟随他几次三番碰钉子,受冷遇,劝他打退堂鼓,万国庆却说:“不行啊!这样回去了,15万人拿什么浇地,去哪儿找水呀!”

  为了赶时间,一碗牛肉面跑一天是常事。那是个比较特殊的秋天,限电的阴影让万国庆连日里愁眉不展。等是不行的,只有去跑,只能去跑……却又是相关的一连串的单位部门,而且在省市两级。这一天早晨,万国庆一碗牛肉面后就跑了省计委、供电局等三四家单位,才拿了希望的线索就又往白银跑,白银的事一办完,就打道回府,晚上九点到单位向有关人交待清事宜后才知还没有吃午饭,随从因太晚无处吃而发闷气,他则一包方便面了事而睡。

  2000年一年之内,万国庆带副处长王生全先后上了八趟北京,却一次没能去天安门,这让王生全至今有些不服,但就是没话可说。人生地不熟的,抬腿起步就是赶车转车,正儿八经的事没干完天就黑了,晚上还要蹲在小旅馆里熬夜整材料,哪有时间去天安门光顾呢。不去天安门也行,晚上整夜整夜地赶写项目报告的活罪实在不好受。一次,王生全实在顶不住得了病,万国庆就近将他送到了宣武区医院,王生全在病床上输液,万国庆跑前跑后伺候,从凌晨三点到九点,整整六个小时屁股没能沾床靠椅。

  目前,在兴电灌区,凡跟随万国庆跑过项目一起出过差的人都知道,万处长出外吃饭住宿相当简单,为了办事常常一顿饭就支撑一天,搞得手下人都不愿意一块去了,除非公事非去不可。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作风,忘我工作,一心为公的品德,就是那么日积月累,事事物物地渗入干部职工心田里去的。一个严以律己、一心为公的公仆形象,也就是那么塑造成的!

  一场大雪普降在了陇原大地。

  似乎是一夜之间,山川梁峁都银装素裹了,兴电工程管理处所在地当然不在例外。有些例外的是,一大早处机关的干部职工们都不约而同地院内院外地打扫起来了。我被他们嬉笑之中的打扫之声惊醒之后方知,接受大自然的恩赐原来是那么容易,不知不觉间我们都已享用其实了。而兴电所在地的陡城兴堡子川一带,老天已多年没有这么慷慨过,却能在今冬如此厚爱地恩赐,实在是一种好的征兆!我在瑞雪兆丰年的古语新韵中感知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

  不日,我接连读到了张国琦专车专人从省城兰州运回来的由万国庆处长主编的“兴电工程和谐灌区建设新闻集锦”《和谐灌区》《节约灌区》《小康灌区》等三部书。应该说因之而生的思考多于细读,那厚达14.75个印张的书本,即便有不足部分,可和谐灌区、节约灌区思路的形成和已有的实质内容,则是令人十分钦佩的了!况且,他们还有如此的补充说明:“和谐灌区建设新闻集锦”。这里的亮点在“建设”二字上,而通过建设拥有的亮点的广度及色泽,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在为其所作的序言中已有了这样的肯定与评价:“建设节水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要求做出的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过建设节水型社会,建立人水和谐关系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把节水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

  “兴电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十分明显的特点:一是坚持节水与经济发展相统一,水地由15万亩恢复发展到31万亩。二是坚持用水效率和用水效益相统一,单方水产值由1995年的0.92元/立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2元/立方米。三是坚持治水与兴水相统一,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一个个项目建设,使大部分设施实现了更新改造。四是坚持自主发展与争取社会支持相统一,通过‘内挖外引’,做到了工程自主管理与社会化管理的有机统一。五是坚持‘科技兴水’与创新发展相统一,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应用,提高了工程科技含量。

  “《和谐灌区》《节约灌区》集中反映了兴电人在‘人水’关系中的成功探索与实践。不但从技术上、制度上、管理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而且总结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从制度上、法规上、政策上、方法上,于国际国内的大舞台上进行探索总结,聚集了兴电人上善若水、兴水为民的精神风貌,读来给人以亲临现场,历历在目之感,是一本难得的经验之谈。”

  如此建设中的亮点,亮点中的建设,既是全国大型灌区——甘肃省白银市兴电灌区写在新世纪西部中国陇原画图上的重要篇章,也是白银市唯一一名教授级高级水利工程师——万国庆水利人生的辉煌篇章!篇章之下,肯定会给予这方山水之间的人民福祉与实惠的。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