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徐德龙,1952年生,甘肃兰州市人,博士,长期从事硅酸盐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推广和教学工作,是我国该领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图为徐德龙。
■大学要有创新精神养成氛围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缺一不可
专家、校长、院士……徐德龙的称谓有很多,但这些光环丝毫没有改变他淳朴的本色,谦虚低调,平易近人。谈人才培养,谈自主创新,徐德龙有一肚子话要说。
我是一个不愿墨守成规的人
记者:你出身农民,后来当兵,现在成了院士、校长,反差如此巨大!
徐德龙:呵呵,是吗?我中学没读完,初三就赶上“文革”,当了5年兵,但我在部队没放松学习,自学了高中的课,最后幸运地上了大学。
记者:看来,你很好学。
徐德龙:是的。很多时候为琢磨一个问题百思不解时,连做梦都会想,梦到一个灵感,赶紧爬起来写下,生怕忘了。所以,这么多年,我攒了几本名曰《拾零》的小册子,记的都是些灵感和想法。
记者:听说你在南京化工学院读研时很不“安分”,是这样吗?
徐德龙:“南化”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研究生开题须经由一流导师组成的考察组答辩论证后方可进行。可我是一个不愿墨守成规的人,在学术上总爱另辟蹊径。所以,当时大胆地按自己的想法提出了一个研究方向。谁知导师们听了后很高兴:“科研的实质就在于不断创新,搞学术研究的人如果不敢于向权威挑战,不敢于超越前人,超越自己,就绝不会有进步。”此后一年,我用大量实验和理论研究,就粉体工程领域课题写出8万多字的学位论文。答辩时,专家们给予了很高评价,他们还将论文推荐到国际干燥会、流态会议和知名杂志上发表。
大学之大,在于大气之大
记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一所工科院校,要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作为校长,你怎么营造大学文化?
徐德龙:每个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特色都不相同,文化也不相同。我常说“大学之大,在于大气之大”。人的全面发展要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大学要营造一种“宽松、大度、大气”的文化氛围。工科学校更要强调文科和理科的支持与互补。
记者:你认为人才培养应注意哪些方面?
徐德龙:培养人才有两条很重要:一是人才培养与产品生产有相似之处,对过程的环节、关键点的把握上,都非常强调控制。二是对尖子人才必须因材施教,否则就容易扼杀其创造力。大学应当营造一种使创新精神“不学而能”的养成氛围。
记者:那你和你的学校为此做了哪些事?
徐德龙:2002年,我们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工程,一大批发明创造协会、计算机协会等纷纷建立。另外,我们特别强调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去年首届全国大学生文艺展演中,我们得了全国第五。
记者: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徐德龙:我们学校学生的创新精神一直较强。1983年,学校就在UIA国际建筑师大会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是中国高校中最早在世界上获奖的学校。到现在,我们一共拿了6次共14项奖项,在国际同类学校中也是获奖最多的。
记者:为什么你们能在国际上频频获奖?
徐德龙:在我们学校建筑学院,有一个好的传统,就是实行“师傅带徒弟”制度,使他们较早地介入实践。当然,归根结底,学生的内因最重要,要启发他们主动创新,激起他们的兴趣。另外,老师授课时,不能把理论讲死,因为理论本身是发展着的,创新无止境。工程类学科的规范很多,但不能用规范把学生箍死,我们不是为了培养匠人。
记者:你现在既是校长,也是专家,怎么处理两者之间的时间冲突?
徐德龙:担任行政职务肯定对专业有冲击。我当时从没想到过当校长。全校3万多名教职工、学生的事都是大事,我必须全力以赴。这样,我只能在晚上10点以后或者利用周末时间来搞专业,这些年过得很苦、很累。当校长前一根白头发都没有,现在已是满头白发了(笑)。现在有个不好的倾向: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往往就主动或被动地走上了行政领导岗位,这是一个人才误区,希望学者还是回归学术。
科研要有韧劲,也要贴近实践
记者:这些年,你在创新道路上遭遇的最大挫折是什么?
徐德龙:创新的一个很大的障碍是,计划经济的惯性依然强大。早年,我曾提出了“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理论,但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业内的认可,花了十多年才慢慢让人接受。而后的技术推广也碰到了类似问题,和厂商合作时,愣是我们自己垫资几百万元先干起来。可见,创造一个东西虽然很有难度,但让人接纳同样很难。
记者:有人说中国人不适合创新,你怎么看?
徐德龙:创新不光需要抽象思维,也需要辨证、形象的思维。在这些方面我们是有传统和优势的。比如汉字的训练,其实就是一种美学的训练,是一种宏观把握能力的训练。
记者:回头看看,你成功的要诀是什么?
徐德龙:第一有韧劲。不管压力多大,总会一鼓作气做下去。创新需要韧劲。因为创新往往是要把过去认为对的东西推翻和修正,这需要勇气。而人们总是习惯于看结果,符合惯常思维模式的容易得到肯定,反之很难得到承认,也很少有人去关注你创新的过程。
第二贴近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上世纪90年代初,我经常到水泥厂搞技术改造,先后完成了100多家企业的技改,有人送我一雅号“骑在马背上的皇帝”,有一次六天六夜坚持在中控室指挥,比工人还苦,所以对生产一线很熟悉,动手能力自然强。这为我做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有创新精神再加上实践能力,不怕结不出创新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