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杨浦有线电视中心记者顾新民黄宝妹年近古稀,可她那风风火火的样子,却像是四十出头的中年人,整天在为她的事业奔忙。
“为了‘劳模之家’能组织更多的活动,也为了接济那些生活有困难的老劳模,1994年我们20多位离退休劳模集资办起了英豪科技实业公司。”黄宝妹说,“现在生意难做,我天生就不是生意人,只有自己多磨嘴皮多跑腿。幸亏社会各方面对我们这些老劳模都很关照,大家忙得也很开心。一辈子忙惯了,真要我坐在家里享清福还真不惯。”
黄宝妹是新中国成立后涌现的第一批全国劳模,两度被评为全国青年积极分子,8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如今,黄宝妹的儿媳妇都已经退休在家了,但是作为婆婆的黄宝妹似乎还有使不完的工作热情。现在,她身兼上海市劳模之家中区主任、上海英豪科技实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职。
“今天约好老劳模开座谈会。瓜子、水果都还没买,得早点赶过去。”黄宝妹家住上海市杨浦区最大的棚户区之一的海州路,入梅后连日大雨,家门前积水盈尺。6月10日上午,黄宝妹带上午餐饭盒,趟水上路,急急赶往离家十来公里的“劳模之家”。
“没想到会当上劳模”
与无数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纺织女工一样,黄宝妹说是共产党把她从“牢监”般的生活中解放出来的。她心中有了当家的自豪,更有了作主人的责任。
黄宝妹出生在上海浦东高桥农村,家境十分贫寒。“为了养家糊口,才13岁时父亲就把我送进了日本人开的裕丰纱厂。那个厂1945年日本投降后改名为中纺十七厂,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上海国棉十七厂。当年在日本人的管制下,大家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工作环境像监牢一样。”黄宝妹讲述的细节,现在只能在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中见到了。她甚至还能说出那些凶残的“拿摩温”的名字。黄宝妹从13岁进厂到55岁退休,没离开十七厂。
“上海解放后,工厂开办了工人夜校,教我们读书学文化,工人的生活真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当时是怀着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去拼命工作的,一心要多纺纱、纺好纱,报答共产党。”黄宝妹想起壮丽的青春岁月,仍有不尽的向往。
凭着出色的成绩,1952年5月黄宝妹入了团,同年11月加入了共产党。第二年被评为上海市劳模和纺织工业部首届18位全国劳模之一,应邀去北京开会。那时,她刚满22岁,从没有出过远门,也不知祖国有多大,坐上火车走了7天7夜。“那时京沪铁路是单轨,也没有南京长江大桥,光过长江就花了6个小时。”今年4月,全国老龄委邀请100位离退休劳模进京,黄宝妹是其中一员。“现在上北京真是方便,真是又换人间。”
也就是1953年那次北上,使黄宝妹体会到纺织工人的责任。“在田里劳作的大部分农民仍然光着膀子干活,孩子们衣衫褴褛。当时我暗下决心,多纺纱,让全国人民早点穿上好衣服。”黄宝妹说。1955年,在上海视察的毛泽东主席点名要接见她。“毛主席让人搬来一张椅子,让我在他身边坐下,笑着对我说,纺织工人很光荣,让全国人民有衣穿,责任很重大。”黄宝妹说此后她对实现“让全国人民穿好衣”的愿望充满信心。
她被批评“成了报告员”
从1953年到1959年,黄宝妹年年被评为上海市劳模,两次被评为全国劳模,并当选为上海市第一届至第四届人大代表,1956年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先后参加过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劳动节观礼代表团、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出席了布拉格世界青年联盟扩大会议和世界妇女理事扩大会议。
黄宝妹成了名人,社会活动多了。作为一线生产能手,却成天开会作报告。党报党刊因此批评“黄宝妹成了报告员”。为了能在以后的劳模评选中拿出更好的成绩,黄宝妹主动提出从脱产干部回到生产岗位。1958年,34岁的导演谢晋以《黄宝妹》为片名为这位年仅28岁的纺织女工拍电影。一时,黄宝妹的名字家喻户晓。
1960年,黄宝妹、吴文英等全国纺织系统的劳模被选入华东纺织工学院(即现在的中国纺织大学)脱产学习。
第一批“下海”的劳模
从华东纺织工学院毕业后,黄宝妹还没来得及“学以致用”,“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她受到批判,上大学也被说成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使她成了“红的进去、黑的出来”的典型。说来颇具讽刺意味,厂里批判她的人当中,有一位是后来成为“四人帮”之一的王洪文。结束“文化大革命”以后,年近50的黄宝妹恢复了干部身份。1984年,见全国劳模杨新富停薪留职“下海”开公司了,黄宝妹也萌发了新的创业希望,几次向厂领导申请停薪留职。
1986年6月,在离退休只有半年的时候,黄宝妹终于被允许“借调”到江苏启东聚南棉纺厂当副厂长。那时,正值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的时候,棉纺原料和机器设备异常紧俏。利用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社会关系,黄宝妹上北京、去青岛,没日没夜地为企业奔走。两年后,当黄宝妹离开时,这个乡办小厂已经非常红火了。“我个人在启东每个月只拿100元津贴,没有向厂里和启东方面多要过一分钱。”黄宝妹说。
“我是个思想比较活跃的人,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想不失时机地干一番事业。”她说。1987年,她办了退休手续后,新疆某建设兵团慕名请她到新疆石河子市协助建棉纺厂。从厂房设计到选址施工,黄宝妹数次深入新疆。
1991年,上海市总工会对全市7000多位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劳模称号的离退休劳模进行调查发现,一些退休早的劳模经济情况不好,家庭负担重,心里也感到失落。了解到这样的情况,黄宝妹在上海市劳模协会的帮助下,牵头成立了英豪科技实业公司,“目的是希望通过创收来对老劳模扶助一把,为他们的集体活动积累一点资金。”
黄宝妹说,办公司赚钱并不容易。而让她感到欣慰的是,社会各方面没有忘记老劳模们,还记着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贡献,所以,许多部门和单位对他们的工作很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