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精彩人生 正文
教育家吴玉章:“一辈子做好事”的人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3-19 14:24:24

  吴老生平

  吴玉章,1878年12月出生,四川荣县人。他早年参加了同盟会和辛亥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党派他到欧洲进行抗日战争的国际宣传。1938年回国后,吴玉章历任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等,和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一起并尊为我党著名的“延安五老”。1948年,吴玉章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华北大学的校长。第二年他来到北京,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被誉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50年,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新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吴玉章出任首任校长。

  思想光辉

  中国人民大学建校之初,大批苏联专家来校任教,吴玉章特别强调联系中国实际学习苏联经验。吴玉章说:“苏联教授都是很有学问的,但他们不甚了解中国的情况,我们要把他们讲授的内容很好地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否则是不可能做好教学工作的。”吴玉章坚持把苏联经验与中国情况相结合,不生搬硬套,不搞教条主义,活学活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吴玉章自己曾经说过:“办学校,是为了振兴中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国家培养人才,这是一个极其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是国家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的大事,它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一生都乐于办学校,愿为国家培养人才作贡献。”

  在吴玉章努力下,大量的普通群众、工农干部进入了大学校园,接受了高等教育,这在解放前是不可想象的。在促进高等教育平民化的过程中,吴玉章的贡献永载史册。1952年,吴玉章遇见全国劳动模范郝建秀,就邀请她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郝建秀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吴玉章亲自关怀她的学习生活,请有经验的教师为她辅导,郝建秀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吴玉章在办学中注意结合实际,认为“学生一经毕业,即服务社会,故在修学期中,宜多予各生以研究之机会。”学校建立了教师进行社会调查、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的制度,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他要求学生刻苦学习业务,牢固地掌握知识,吴玉章提出“希望我们课堂里没有一个害怕艰苦的人的座位”,“更不要有一个人虚度时光而成为使自己和学校都不光彩的废品”。

  1960年5月,八十多岁高龄的吴玉章写下了这样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八十多岁高龄的他还时常登上讲台,声情并茂地给人民大学的师生们讲述共产党光辉的历史。

  学习吴老精神创建一流大学

  今年12月12日,是吴玉章老校长逝世四十周年的日子,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深切缅怀吴玉章老校长。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我们的吴玉章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人。”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评价吴玉章。吴老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吴老担任人民大学校长17年,为中国人民大学的诞生、成长、壮大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吴老主张教育为革命和国家建设服务,主张教育与生产实践相联系。他面向工农开门办学,首倡并创办了函授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成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平民化之第一人。他重视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重视科学研究。他关心师生,爱护师生,在非常时期不畏压力,挺身而出保护了大批干部师生。吴老为人民大学奠定的坚实基础,留下的光荣传统,形成的优良校风,塑造的办学风格,潜移默化地陶冶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大师生不断奋进,吴老可谓是“人大之魂”。

  现在,吴老亲手创办的中国人民大学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重镇,成为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并已进入到一个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决心以吴玉章老校长为永远的学习榜样和楷模,以吴老的精神、思想、品德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兴旺发达,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